朝拜

07

朝拜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教主儀式。在我國藏族地區又稱為磕長頭。

信徒們遵循這樣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勢,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復前,該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念之聲連續不斷。

還有一種為原地磕長頭,於殿堂之內或外圍。教徒們與信徒們身前鋪一氈或毯,原地不斷磕長頭,只是不行步,余者與行進中的磕長頭一樣,或還願,或祈求保佑,賜福免災因不同心理意願,而猶入無人之境;教徒們認為在修行中,一個人至少要磕一萬次。叩頭時赤腳,這樣才表示虔誠。

還有一種是圍繞著寺廟,依順時針方向自寺院正門開始,面向寺廟側向行進磕頭,亦是三步一磕,繞寺而行;或側向寺廟,向前叩進,亦為三步一磕,儀式中誦唱佛經,以六字真言為多。

一般教徒或信徒們會在手、膝蓋上佩著護具,前身掛一毛皮衣物,不懼千辛萬苦,從家鄉出發,三步一叩地向聖地拉薩進發。

據說,磕長頭的每一動作都是有其含意的。雙手合十,象徵領受了佛的旨意和教誨;雙手合十舉過頭頂和移至面前、移至胸前,表示心、口、意與佛和合為一。磕拜時,心發所願,口訴祈求,這樣才能實現心中的願望。

為了表示對佛的極端虔誠,朝拜者一路上不得參加任何娛樂活動,有些更嚴厲些的,甚至一行人在路上不准互相講話,如果非講不可了,要先默誦經文以求贖罪後,才能開口。而且在叩拜的路上,絕對不允許有一絲的取巧的。據說,有一群朝拜者從青海到拉薩,在翻越一處雪山時,因雪深過膝蓋,無法叩拜,他們就拿繩子丈量過去,在拉薩每人補叩了同等長度的等身長頭。遇到河流等無法叩拜的地方,都要在拉薩補叩同等長度的距離,以示虔誠。

磕長頭當與藏傳佛教有關,更與漢族的磕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跪拜禮是中國封建社會中使用年代最長、最繁縟的一種基本禮節。《周禮·春官·大祝》中記載了九種拜禮:“一日稽首,二日頓首,三日空首……”,說明瞭遠在周代這種禮節已成熟而被廣泛推廣。“神腰及股而勢成危者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頭著地為拜。”跪從字面上講是足之勢成危狀,對於被行禮之人,行禮者處於人身不安全之狀,首先以態證明自己對被行禮之人無傷害而無需防範;拜,則從其意而觀之,是說明行禮者對被行禮者表示謙恭,口服心服,甘於受制於人,俯者低視,雙手下垂及地,臣服於君之狀不言而喻。只有到1912年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才宣佈取消君臣之間膜拜之禮。

唐與吐蕃相通,揭示了兩優秀民族之間更大規模的相互學習。磕長頭,應當是“稽首,服之甚也”之沿續,在佛教的威召下,信徒們為表明其信仰之虔誠度,而將跪拜禮更加繁縟化,加上全身俯地,益示之臣服。慢慢地,這種儀式不但在宗教領域被推廣,而且社會各階層普遍接受並加以採用。

Read 643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