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數量居全國第一位

西藏有脊椎動物798種,其中兩棲類45種,爬行類55種,鳥類488種,獸類142種,魚類68種。昆蟲近4,000種。大中型野生動物數量居全國第一 位。特別是藏羚羊數量佔世界上整個種群數量的70%以上;黑頸鶴越冬數量佔世界上整個種群數量的80%;野牛數量佔世界上整個種群數量的78%。現有野 生動物中被列為國家和自治區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147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滇金絲猴、虎、野牛、藏羚羊、赤斑羚、羚牛、黑頸鶴、棕尾虹 雉、蟒等41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盤羊、岩羊、麝類、馬鹿、藏雪雞、藏馬雞、墨脫缺翅蟲等84種;西藏自治區增加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狐狸、斑頭 雁、赤麻鴨等16種。

家畜、家禽主要有綿羊、山羊、牛、黃牛、牛、豬、馬、驢、騾、兔、雞、鴨等。這些家畜家禽長期以來適應高原環境,具有較高的經濟價

西藏明的魚類中,鯉科的裂腹魚及其亞科的魚類佔多數。羊卓雍錯的高原裸鯉、雅魯藏布江的齒裂腹魚、班公錯的裂腹魚、朗欽藏布和森格藏布的裸裂尻魚以及亞東魚較為著名。

藏 

00

(藏文:དོ་ཁྱི,威利:do khyi,意思是系的犬,英語:Tibetan Mastiff),又稱西藏犬、蕃、松藩狗、蒼猊犬、雪山獅子。

產自於青藏高原,六千年前被人類馴化和人類相伴至今。藏獨有的神威外形,一流的品質,出色的表現,高貴的王者氣質,是舉世公認的最古老、最稀有、最凶 猛的大型犬種,被譽為“東方神犬”。藏忠義勇猛,像獅非獅,似虎非虎,是犬而非其它犬能達到的神威睿智。在西藏農奴主社會裡,只有那些國王和寺廟主持才 有權利有資格飼養, 被藏民視為神犬、天狗、活佛的坐騎。純種藏是犬中之王,是強者的標誌,是人們最可信賴的忠實夥伴和朋友,能牧駿馬牛羊,能驅豺狼虎豹,能招財進寶,能鎮 宅護院。在當今社會能有一條忠實的藏陪伴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身高體大,威猛善鬥,具有昂首挺立、 永不低頭的典型特性。不論是站立、行走、還是臥地,首先給人的一種感染力是威猛、昂首、傲慢、不可一世的外形氣質特徵,警覺但對於不侵犯領地的動物卻置之 不理。正是這種高傲的先天素質,古代漢語造字者可能以“”命名的理由是以人之“傲”去掉“人”,加“犬”而得,與人可比的地位。

歷史

其祖先血緣來自中亞的犬,與高加索犬親緣很近,是世界級珍稀犬種之一,喜愛藏的人稱之為“東方神犬”,而尼泊爾政府在1958年更是贈與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一對藏作為“外交使者”,也是尼泊爾的“國禮”。

性格剛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小說作家筆下的藏有孤獨、冷傲、威猛、忠誠、勇敢、獻身、耐飢、耐寒、耐一切磨礪的品格,偉岸又健壯、凜凜逼人、疾惡如仇、捨己為人,是雪域高原藏民們的保護神。

01

最早的文獻記載來自於馬可波羅的遊記。公元1257年他在今四川省第一次遇到藏人,在遊記中描述藏人有如此巨大的犬只,如此凶猛、大膽,其特徵“大如驢,奔馳如虎,吼聲如獅,儀表堂堂。”1744年,英國特使喬治·波格爾(George Bogle)到西藏。他在回憶中記錄:西藏狗體型巨大,似雄獅般而且勇敢。1847年印度總督哈丁爵士,送了一隻藏給維多利亞女王。1873年英國犬協會(Kennel Club)正式稱“來自西藏的大狗”為西藏馬士提夫(Tibetan mastiff)。是年威爾士王子又帶入兩只藏,直到1928年只有少數藏被進口到英國和歐洲等地。

飼養

近年來中國寵物業發展快速,藏由於外形出色得到很多中國人士的喜愛。藏在寵物交易市場上價很高,特別是用於配種的純種犬,動輒數十萬甚至上千萬人民幣,部份名人富豪飼養藏的目的只為炫富[1]。大部分被遷往中國內地的藏,由於生活環境上的改變,使得藏容易出現許多毛病,嚴重者可能會因血管破裂而死亡(尤其是氣壓高的平地地區)。

體型

內地雄性藏身高約75~85(最少70)釐米、雌性65~80(最少60)釐米,體重約50~90公斤;高原雄性藏的身高約為60~80(最少 55)釐米、雌性55~75(最少50)釐米,體重約為40~80公斤。純種藏十分強壯,全身肌肉飽滿,肚子為水平提起而非鬆弛下垂。

血統

02

《爾雅》《釋畜》曾雲:狗四尺為。實際上現在所謂的藏狗都超過古代四尺,但藏更大。

的血統能保存下來,主要是藏的發情期和一般的狗兩樣;其二是因為藏的體型巨大,和一般的狗很難交配,不是配不上就是母狗經不起重壓。而現在市場上的很多藏都是雜交的,像大獅子頭的藏,大吊嘴、大長毛,都是雜交的,真正的藏是虎頭藏品。

對於藏的血統定義,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國際上AKC(美國犬捨俱樂部和美國養犬俱樂部)和FCI(世界畜犬聯盟)對於犬種的分類標準中,也未對中國藏的身份有過明確的說明,這也意味著中國藏並不能被國際犬業所承認。其實中國的藏根本不存在“純種”與“雜種”,因為對這一犬種的物種穩定性工作實際上根本沒有進行。

特色

為凶猛的犬種,極具攻擊性。一些中國城市已經立法禁止飼養包括藏在內的大型猛犬。不過,藏是一種稱職的工作犬、護衛犬和牧羊犬,體型高大,有犬類共同的優點:忠心。藏智商較低,故需要較長的訓練時間,訓練難度也比較大。

 
 
 
藏羚羊

03

藏羚羊(學名:Pantholops hodgsonii;藏文:གཙོད་,威利:gtsod),學名藏羚,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屬動物。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西藏、青海和新疆),有少量分布在印度拉達克地區。被稱為"可可西裡的驕傲",我國特有物種,群居。藏羚羊背部呈紅褐色,腹部 為淺褐色或灰白色。 成年雄性藏羚羊臉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標記,頭上長有竪琴形狀的角用於禦敵。 雌性藏羚羊沒有角。 藏羚羊的底絨非常柔軟。 成年雌性藏羚羊身高約75釐米、體重約25~30公斤。 雄性身高約80~85釐米、體重約35~40公斤。藏羚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嚴禁貿易的瀕危動物。

特徵

背部呈紅褐色,腹部為淺褐色或灰白色。形體健壯,頭形長,吻部粗壯。雄性角長而直,烏黑發亮;雌性無角。鼻部闊略隆起,尾短,四肢強健而稱;全身除臉頰、 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餘各處皮毛豐厚絨密,通體淡褐色。 成年雄性藏羚羊臉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標記,頭上長有竪琴形狀的角用於禦敵。 雌性藏羚羊沒有角。 藏羚羊的底絨非常柔軟。 成年雌性藏羚羊身高約75釐米(30英寸)、體重約25~30公斤(55~66磅)。 雄性身高約80~85釐米(32~33英寸)、體重約35~40公斤(77~88磅)。

藏羚羊一般體長135cm,肩高80cm,體重達45~60kg。

形態:四肢稱、強健。尾短小、端尖。通體被毛豐厚絨密,毛形直。

04

特殊性:每個鼻孔內還有1個小囊,其作用是為了幫助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進行呼吸。

毛色:雄羊頭、頸、上部淡棕褐色,夏深而冬淺,腹部白色,額面和四條腿有醒目黑斑記,雌羊純黃褐,腹部白色。

角長:成年雄性角長筆直,角尖微內彎,50~60釐米(雌性無角)

壽命:雄性一般不超過8歲,雌性一般不超過12歲。人工飼養可達將近10年。

肩高:80~85釐米(雄) 70~75釐米(雌)

體重:35~45公斤(雄) 24~35公斤(雌)

習性

06

藏羚羊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西藏、青海和新疆),有少量分布在印度拉達克地區。 藏羚羊的棲息地海拔3,250~5,500米(10,662~18,045英尺),更適應海拔4,000米左右的平坦地形。這些地區年平均溫度低於零度,生長季節短。

在青藏高原,以羌塘為中心,南至拉薩以北,北至昆侖山,東至西藏昌都地區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邊界,偶爾有少數由此流入印度境內拉達克。

藏羚羊的活動很複雜,某些藏羚羊會長期居住一地,還有一些有遷徙習慣。 雌性和雄性藏羚羊活動模式不同。 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們的雌性後代每年從冬季交配地到夏季產羔地遷徙行程300公里。年輕雄性藏羚羊會離開群落,同其它年輕或成年雄性藏羚羊聚到一起,直至 最終形成一個混合的群落。

藏羚羊群的構成和數量根據性別和時期不同會有所變化。 雌性藏羚羊在1.5~2.5歲之間達到性成熟,經過7~8個月的懷孕期後一般在2~3歲之間產下第一胎。 幼仔在6月中下旬或7月末出生,每胎一仔。 交配期一般在11月末到12月之間,雄性藏羚羊一般需要保護10~20只雌性藏羚羊。 藏羚羊善於奔,最高時速可達110公里,壽命最長13年左右。

05

藏羚羊生存的地區東西相跨1600公里,季節性遷徙是它們重要的生態特徵。因為母羚羊的產羔地主要在 烏蘭烏拉湖、 卓乃湖、 可可西裡湖, 太陽湖等地,每年四月底,公母羚羊開始分群而居,未滿一歲的公仔也會和母羚羊分開,到五、六月,母羊與它的雌仔遷徙前往產羔地產子,然後母羚又率幼子原路 返回,完成一次遷徙過程。

集成十幾到上千隻不等的種群,生活在海拔4300~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早晚覓食,善奔。 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線向北遷徙,6~7月產仔之後返回越冬地與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每胎1仔。有少數種群不遷徙。

藏羚羊喜歡群居。

主要分布在中國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區,現存種群數量約在7—10萬只。

黑頸鶴

07

黑頸鶴(學名:Grus nigricollis)別名青莊、衝蟲(藏語)、別稱高原鶴、藏鶴、雁鵝等,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種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1876年,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第一次在中國青海湖發現黑頸鶴,這是全球發現得最晚的一種鶴類,使世界鶴類總數達到15種。黑頸鶴名列中國98種特有鳥類中的第26號,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和國際鳥類紅皮書把黑頸鶴定為全球急需拯救的鳥類。

分布

黑頸鶴分布區域狹窄,除中國外,僅有極少數在不丹棲息,原來在印度和越南曾有過少量黑頸鶴,但現已絕跡。在中國,黑頸鶴也只生存在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包括青海、西藏、新疆、四川、甘肅、雲南和貴州7個省區。黑頸鶴分布範圍北起新疆的阿爾金山,延伸到甘肅的祁連山,南至西藏的喜馬拉雅山北坡和雲南的橫斷山,西起喀喇昆侖山,東至青藏高原東北緣的甘肅,青海和四川交界的松潘草地及雲南與貴州交界的烏蒙山。其中,雲南昭通市大山包被譽為 中國黑頸鶴之[1]

形態

黑頸鶴為大型飛行涉禽,具有足長、喙長、頸長的典型涉禽類特徵。成年黑鶴頸體重在5至7公斤之間,體長1.14到1.5米。

體色

黑頸鶴的體羽為灰白色,頭頂皮膚血紅色,並布有稀疏發狀羽。除眼後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頭的其餘部分和頸的上部約2/3為黑色,故稱黑 頸鶴。它的初級飛羽和最內側延長的次級飛羽呈黑色,後者被覆於尾羽上面。外側次級飛羽內和尾羽黑色,尾上覆羽灰色。虹膜黃色。嘴角橄欖綠到角灰色,端部 黃。附蹠和趾黑色,雌雄相似。幼鳥棕黃色,頸、背、翅部略深,腹部顏色較淡,其嘴、腿為肉紅色。

在中國烏蒙山區一帶,根據黑頸鶴的棲息地不同,灰白色覆蓋的程度也不同,貴州草海四周有多小型鉛礦、冶煉廠,空氣染嚴重,黑色粉塵多,故當地黑頸鶴體羽偏黑色。昭通大山包海拔高,空氣清新,有兩個較大的水庫,沼澤面積大,黑頸鶴經常洗澡,故體羽偏白。而會澤縣長海子水庫四周的山坡坡度大,形成的沼澤地少,黑頸鶴洗澡不方便,紅土地的灰塵就給黑頸鶴羽毛添上一些土黃色。

習性

09

黑頸鶴棲息於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通常生活在沼澤地、湖泊及河灘等濕地環境。黑頸鶴為候鳥,每年早春3月集群離開越冬地雲貴高原北上遷至青藏高原東北部,在高寒草甸沼澤地或湖泊河流沼澤地中選擇適應的地區,於4月下旬開始繁殖育幼。到了10月下旬則飛到青藏高原東南部、雲貴高原及中印、中巴邊境過冬。

黑頸鶴越冬時集群較大,一般都有十幾只至幾百隻在一起,長途飛行時多排成“一”字縱隊或“V”字隊形前。剛飛到越冬地時黑頸鶴膽很小,特別警惕,一直要在空中盤旋,直到它們認為安全了才會慢慢降落下來。

繁殖

黑頸鶴在繁殖地主要以家族集群為主,築巢於沼澤地帶地勢較高的草墩或泥墩上,佔地範圍比較大,每一對鶴大約佔地2—4平方公里。

黑頸鶴的繁殖期從5月初開始,經常在早晨到中午時間交配,5月底開始產卵。沒有明顯的築巢期,而是在開始產卵及以後整個卵化過程中不斷完善巢穴,巢 結構簡單,大小不定,巢材無特殊需求,因生長的草被而定。剛產不久的卵淡青色,布滿不規則的棕褪色斑點,特別是鈍端十分密集,經孵化一般時間後,淡青色變 為土褐色。

一對繁殖鶴一年只產一至兩枚卵,經過31至33天,大約6月上旬,孵化的幼鶴就出殻了。出殻後的幼鶴經常打鬥,有時體弱的幼鶴就會在打鬥中死亡。幸 存下來的幼鶴生長非常快,它必須在10月上旬以前學會飛行,否則當成鳥南遷時,幼鶴留在繁殖地,就會遭遇氣候、食物和天敵帶來的災難,往往只有死路一條。

食物

黑頸鶴以綠色植物的根、芽為主食,兼食軟體動物、昆蟲、蛙類、魚類等。在越冬地則主要吃當地的農作物,如土豆、玉米、蕎麥、燕麥、蘿蔔等。

形態環境威脅

08

由於高原生活條件嚴酷,氣候變化大,冬天積雪多,食物短缺,加之幼鶴成活率低,因此,黑頸鶴的種群數量十分稀少。隨著人類活動的範圍增大,黑頸鶴被 迫向更高海拔地區轉移,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食物的種類和數量也越來越少。20世紀50年代,印度、越南還有數百隻黑頸鶴生活,雲南很多海拔較低的地區也有 不少黑頸鶴出沒,但現在這些地區黑頸鶴都已絕跡。

黑頸鶴離不開濕地。濕地面積減少和部分濕地沙化現象嚴重,造成黑頸鶴食物短缺,在越冬地主要依賴農民秋收後散落在地裡的農作物和春播種子為生,這就引生出“人鳥爭食”的矛盾,農民為阻止黑頸鶴到農地裡覓食,傷害黑頸鶴的事時有發生。

雲貴高原的沼澤,大多是泥炭型沼澤,當地農民在沼澤濕地“海”作燃料,不但破壞了濕地生態,還直接威脅到黑頸鶴的生存環境,因而“人鳥爭地”的矛盾在一些地方也開始突顯出來。

在黑頸鶴繁殖地,牧民有拾蛋的習慣。每年5月,牧民把鶴巢裡的蛋拿走,這也是黑頸鶴繁殖率低的一個原因。

保護

1983年在印度召開的國際鶴類保護會議公,全球只有200只黑頸鶴。20年來由於保護工作加強和新越冬地及新越冬種群的發現,使黑頸鶴野生種群總數上升到7000只左右,這是2002年在北京召開的“國際鶴類學術研討會”上公的。但是如果不繼續加以保護,7000只左右的黑頸鶴仍是一個相當危險的數目。

截止到2002年,中國西寧、北京動物園和國際鶴類基金會合作已成功地進行了黑頸鶴的人工繁殖。目前中國以保護黑頸鶴為主的各級自然保護區共有15個,其中有3個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野牦牛

10

牛又叫野牛,藏名音譯亞歸。偶蹄目,牛科,牛亞科、牛屬。是家牛的野生同類,典型的高寒動物,性極耐寒。青藏高原特有牛種,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分布於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肅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棲息於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帶,人跡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間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種環境中。

外形特徵

牛體形笨重、粗壯,但比印度野牛略小,體長為200~260釐米,尾長約80~100釐米,肩高160~180釐米,體重500~600千克,雄性個體還明顯大於雌性個體。肩部中央有顯著凸起的隆肉,故站立時顯得前高後低[1]。

頭形稍狹長,臉面平直,鼻唇面小,耳相對小,頸下無垂肉,四肢粗 壯,蹄大而圓,雌體有2對乳頭。野牛頭臉、上體和四肢下部的被毛短而致密,體側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被長毛,其長可達400毫米,尤其是頸部、 胸部和腹部的毛,幾乎下垂到地面,形成一個圍簾,如同懸掛在身上的蓑衣一般,可以遮風雨,更適於爬冰臥雪,尾部長毛形成簇狀,顯得蓬松肥大,下垂到踵 部,在牛類 中十分特殊。野牛雌、雄個體均有角,角形相似。但雄體的角明顯比雌性的角大而粗壯。有14對肋骨,較其他牛類多一對;額下沒有肉垂,肩部中央有凸起的隆 肉,四肢短矮,腹部大;頭上的角為圓錐形,表面光滑,先向頭的兩側伸出,然後向上、向後彎曲,角尖略向後彎曲,如同月牙一般。角的長度通常為40~50 釐米,最長的角將近1米,兩角之間的距離較。毛色絕大多數呈通體褐黑色,僅吻周、嘴唇、臉面及脊背一帶顯霜狀的灰白色,老年雄體的脊背往往有微紅色。尾色純黑,也有個別褐色的個體。雌雄有角,通體呈褐黑色。

牛的四肢強壯,蹄大而圓,但蹄甲小而尖,似羊蹄,特別強硬,穩健有力,蹄側及前面有堅實而突出的邊緣圍繞;足掌上有柔軟的角質,這種蹄可以減緩其身體向下滑動的速度和衝力,使它在峻的高山上行走自如。野牛的胸部發育良好,氣管粗短,軟骨環間的距離大,與狗的氣管相類似,能適應頻速呼吸,因此可以適應海拔高、氣壓低、含量少的高山草原大氣條件。

分佈範圍

11

牛原是我國青藏高原一帶的特產動物,是典型的高寒動物,性極耐寒。分布於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肅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棲息於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帶,人跡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間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種環境中,夏季甚至可以到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活動於雪線下緣。野牛具有耐苦、耐寒、耐飢、耐渴的本領,對高山草原環境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所以很多野生有蹄類和家畜難以利用和到達的灌木林地、高山草場,它卻能登臨受用[1]。

生活習性

牛是家牛的祖先,曾經分布很廣泛,現在僅存在青藏高原上。野牛體重可達1000公斤以上,身體呈黑褐色,體側下方和腿部有濃密的長毛,適於嚴寒環境中生活。野牛一年四季住在山坡,喜歡吃柔軟的邦扎草,夏季裡用牙,冬天就用舌頭。野牛多刺的舌頭十分厲害,也是它的武器之一。野牛通常20~30只在草原上遊蕩、覓食,有時也會結成200~300頭結成大群活動,據說為了保護牛犢。有人親眼見到十三頭母野牛一律頭朝外圍成圓圈,保護圈內一群小牛,對抗圈外的四頭惡狼。野牛一般不主動進攻人,它碩大的體格、從容不迫的風度,顯示一副端莊、憨厚的模樣。

牛因為叫聲似豬,所以在產地又被稱為“豬聲牛”,藏語中稱為“吉雅克”。野牛的消化器官比黃牛粗大,牙齒質地堅硬,鼻鏡小,嘴唇薄,採食能力很強。主要在夜間和清晨出來覓食,食物以針茅、苔草、莎草、蒿草等高山寒漠植物為主,白天則進入荒山的峭壁上,站立反芻,或者臥休息、睡眠。野牛的嗅覺十分敏銳,有危險時,雄獸必首當其衝,護衛群體,而將幼仔安置在群體中間。一旦天敵接近,野牛會頭向下、尾朝空,馬上狂奔亂,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該物種常喜群居生活,除個別雄性個體常單獨生活外,一般總是雌雄老幼活動在一起,少則數頭,多則數百頭甚至上千頭。但年老的雄獸則性情孤獨,夏季常離群而居,僅三四頭在一起。成群的野牛會主動逃避敵害,遇到人或汽車也會走。而性情凶狠暴戾的孤牛則恰恰相反,常會主動攻擊在它面前經過的各種對象,能將行駛中的吉普車頂翻,受到傷害的野牛不論雌雄,都會拼命攻擊敵害,直到力竭死亡,野牛發起攻擊時首先會竪起尾巴示警,因此在野外工作中必須掌握野牛這一特點。年老的野牛一旦離開群體,會單身生活終身。

牛在高寒草原或荒涼的寒漠地區,每天大部分時間均在進行攝食,邊食邊漫遊,無十分固定的棲居地,只有大致的分布區。在嚴寒的冬季,由於植物被冰雪覆蓋,因而常在較大範圍內做短距離的遷移。善奔,時速可達40公里以上。禾本科及莎草科植物是野牛食物的主要組成部分,由於野牛舌構造特殊,可以長期以狀植物為食,因而成為特別耐粗食的物種。野牛的主要天敵是狼群,後者常在冬季以圍攻的方式將老齡、幼齡和體弱的野牛追遂到冰上,待其滑倒後群起撕食。

生長繁殖

12

牛的發情期為9~11月,雄獸變得異常凶猛,經常發出求偶叫聲,爭偶現象十分激烈。野牛雌獸的懷孕期為8~9個月,翌年6~7月份產仔,每胎產1仔。幼仔出生後半個月便可以隨群體活動,第二年夏季斷,3歲時達到性成熟。壽命為23~25年。

雄牛3歲性成熟,發情期為9~11月。此時,雄獸變得異常凶猛,經常發出求偶叫聲,爭偶現象十分激烈。勝者率領數只 到20多只雌牛一起活動,敗者往往尾隨群體伺機交配,或離開群體另覓新歡。有些鬥敗的雄獸會下山闖入家牛群中,與雌性家牛交配,甚至把雌性家牛拐上 山去。這對保持這一地區家牛體格,耐寒耐粗等優良性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有野牛分布地區的家牛體格和產肉量要比沒有野牛分布地區的家牛明 顯優越。懷胎雌牛每年6~7月份產仔,妊娠期約240~250天,每胎1仔。幼仔出生後半個月便可以隨群體活動,第二年夏季斷,壽命為23~25年。野牛與家牛交配後,其第一代雜種性情凶猛暴烈,野性難馴,第二代雜種體重比野牛高42%(曲麻萊縣種畜場,1983),在畜牧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狀

據記載,百年前野牛分布範圍較廣,佔據了喜馬拉雅山北坡,昆侖山及其鄰的山脈。近幾十年的野外調則表明,由於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野牛分布範圍已縮小至海拔4000~5000米的雅魯藏布江上游、昆侖山脈、阿爾金山脈和祁連山兩端環繞的約140萬平方公里的聳山寒漠中。據估計,到2012年底,中國野牛數量在3~5萬頭左右。

以往野牛在本省的分布區較為廣泛,但由於無計劃的亂獵,至使分布區日漸縮小。據調以往在柴達木盆地以南,青藏公路以東的範圍內,野牛的活動也是相當普遍,但至今為數已經不多。目前只在青藏公路以西,柴達木盆地南部和北部還較豐富的野牛資源。另外在天峻縣西北陽康地區(與烏蘭縣交界一帶)還分布著少量的野牛。

高原之舟

在於它驚人的負重能力。野牛與家牛相比,耐力和耐寒性及力氣還要大得多。在蕪塘三大動物家族中,它是體格最大的一種,模樣和家牛沒兩樣,但個頭更魁偉壯實,可以長到家牛的兩倍以上,體重達1200斤。野牛不僅身高體壯,力大無比,且有一對宛如尖刀的角,這樣強大的武力做後盾,野牛便桀不馴,牛氣沖天。幸好,它一般不主動攻擊人和其他動物,只是在受到侵犯才奮起自衛。

野牦牛的皮

13

牛的皮極厚.最厚處可達2寸,性極強.一般的手槍或步槍子彈打在它的皮上,根本穿不透,頂多穿一個小眼了事。若有人要把它當成捕獵的對象,八成會落個‘雞不成反蝕米’的下場。藏北無人區附近的牧民們,常把偶爾捕獲到的野牛皮切下來,乾後,堅硬厚實的皮可以當菜板用,即使是用來肉,用上個三五十年也毫無問題。

野牦牛的舌頭

牛的舌頭上長有一層肉齒,可以輕鬆地食很硬的植物。牧人便把野牛的舌頭割下來割下來曬乾,當梳子使用,女人從一頭青絲梳到滿頭銀發,“肉梳”既不變形也不斷齒。不過,隨著野牛進入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名單,要想再得到這樣一柄肉梳已經是不容易的事了。

白唇鹿

14

白唇鹿也叫黃鹿、紅鹿、黃臀鹿、扁角鹿、岩鹿、白鼻鹿、、“哈馬”(藏語),是鹿類中體形較大的一種,體型大小與水鹿、馬鹿相似。唇的周圍和下為白色,它們僅分布在青藏高原,為中國特產動物。白唇鹿是一種典型的高寒地區的山地動物,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加以保護,藥用價傳遍天下,不僅它的肉可食,皮能制革,而且它的鹿茸、鹿胎、鹿筋、鹿鞭、鹿尾、鹿心和鹿血都是名貴的藥材。白唇鹿在青藏高原特有的條件下演化而來,由於它的棲息地人煙稀少,直到19世紀才被研究人員所認識。由於白唇鹿對生存環境高度適應,使它們的分布十分狹窄,距1990年代中後期的統計估計有15800頭。

分佈

白唇鹿僅在中國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邊緣地帶的高山草原地區,包括了青海、甘肅、四川西部、西藏、雲南北部五個省,是現今分布海拔最高的鹿科動物。目前白唇鹿的實際分布地區比過去已經大大減少,而且呈島狀分散的分布。島狀分布對物種的血緣交換、取食範圍等都有不利的影響,是物種臨近最後生存的表現。

起源與進化

第四紀更新世,青藏高原逐步抬升,至晚更新世,高原的特有種類已基本形成。上新世動物的繼承者鹿科中的代表種是黑鹿(Epirusa wilzheimeri)和斑鹿,在特殊的地理條件下,黑鹿的一部分分化為特殊的種屬,白唇鹿就是從黑鹿系統中分化出來的。白唇鹿的化石種和現生種都發現在青藏高原地區,世界上唯一的白唇鹿化石發現於西藏聶拉木縣全新世地層中,此地處於青藏高原腹地,說明整個物種的演化都發生在這一地區。

特徵

雌性白唇鹿

16

白唇鹿體形高大,體長約2米,通體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無絨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別。鼻端兩側、下唇記下白色。在臀部尾巴周圍有黃色斑塊,因此當地人也稱它為“黃臀鹿”。雄性白唇鹿具角,角的主幹扁平,故也稱其“扁角鹿”。

白唇鹿的心肌細胞線粒體密集,功能活躍,還可見到肥大的線粒體,和是機體對低環境代償的結果。

習性

白唇鹿是一種典型的高寒動物,它們的棲息地海拔在3000~5000米,植被主要是高山針葉林和高山草甸。它們的食物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

白唇鹿以集群方式活動,群體的規模因季節和棲息環境的差異而不同,這與鹿科的其他種類十分相似,即一般在植被較密集的生境中通常分散活動或結小群,而在開闊地帶通常借大群。它們的社會群體中有等級序位,群體具有較強的內聚力來應付天敵和其他威脅。

白唇鹿一般3歲性成熟,發情期在每年的9月至11月,它們是多次發情動物(polyestrous)。孕期一般在8個月左右,每年的5~6月份產仔。新生的幼仔有本能的藏匿行為,除吃時間外,均在隱蔽的地方臥下睡覺。一個月大的幼鹿開始吃草,有反芻行為。

在野外環境,白唇鹿和馬鹿的生態地理分布和發情期有重疊較差,偶爾會有二者的雜交後代。人工飼養條件下,有用白唇鹿作母本,馬鹿作父本,繁殖出可育後代的案例。

研究歷史

1883年,俄國的Przewalski在甘肅北部首次獲得白唇鹿的標本,這一物種才進入生物學家的視野。1893年,英國的Blanford在西藏考察時又見到白唇鹿,隨之命名為“Thorold's deer”。此後,德國和美國的考察在1938年~1939年期間分別報道了白唇鹿在四川等地的分布。這些早期的考察結果提供了白唇鹿地理分布的零散信息。

1960年代,中國政府開始對自然資源進行本地調,開展了幾次重大的動物資源普,對各地的物種給出了普遍性的描述。但對於白唇鹿給出的物種信息還不全面,對其保護與管理還不能給出有效的科學資料。1985年起,中科院西北瀕危動物研究所開始對白唇鹿進行生態學及保護的調研究,這期間日本北海道大學的大泰司紀之(Noriyaki Ohtaishi)組成聯合調隊也參與了5年的聯合調。這次調,對瞭解白唇鹿的情況給出了全面的信息。

保護狀況

15

目前,白唇鹿的整體數量處於下降的趨勢。在青藏高原的自然條件下,白唇鹿的天敵有豹、狼等食肉動物,但由於數量有限對其威脅不大。威脅它們生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分布孤島化。島狀的分布主要是由於其生殖力低,家畜競爭草場以及獵所致。島狀分布讓物種的基因交流不足,取食範圍縮小,隱蔽所缺乏,從而使物種的衰退,甚至絕滅。

青藏高原的牧民受宗教文化的影響,對鹿類有崇拜的情結,不進行捕殺,起到了保護的作用。獵殺者主要來自內地。由於鹿茸和其他器官在市場上有很高的需求,這種消費造成了對鹿類動物的獵殺,雖然在中國白唇鹿是一級保護動物,但從1958年開始對鹿類進行了大量捕殺,白唇鹿也不能幸免,直至當前非法的獵殺活動依然存在。對於分布密度很低且成島狀的白唇鹿,獵取少量雄性個體對整個種群的危害很大。

白唇鹿的飼養始於1958年,1961年北京動物園成功地進行了繁殖。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西部許多省份曾建立過許多鹿場,初衷是希望用飼養代替非法捕殺野生動物,飼養活捕的鹿類來滿足市場需求,其中也包括白唇鹿。由於鹿場片面追求短期的鹿茸產量,對繁殖的管理十分混亂,造成雜交和近親繁殖嚴重,白唇鹿的繁殖成功率很低,為了維系鹿場生存,有大量捕捉野生白唇鹿進行飼養,對野生種群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雖然在1980年代末許多鹿場由於經營不善紛紛倒閉,但人工飼養的鹿類依然有7000只左右,其中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養鹿場飼養有數百隻白唇鹿[2]。現在牧場多採用放牧的形式,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提高繁殖力,但這種人為方式對環境和種群的影響還有待評估。

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使白唇鹿種群的下降與家畜數量的增長呈相關趨勢,野外調表明,白唇鹿從不與家畜在同一快草地上同時吃草。此外,在脆弱的高寒生態系統,家畜的急劇增長對草場的過度消耗是很難恢復的,這使白唇鹿的生境發生,直接加重了島狀分布的狀況。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皮書從1994年對白唇鹿定為易危,此前一直認為信息缺乏而沒有定級。

滇金絲猴

17

滇金絲猴又名黑金絲猴、黑仰鼻猴、雪猴、大青猴、白猴、花猴、飛猴,藏語中稱其為“知解”,傈僳族語稱為“扎密普扎”,白語稱為“擺藥”(按:白文baip hhod,白猴之意)。它不同於人們熟悉的川金絲猴,它的體色是灰黑色的。滇金絲猴僅在中國的雲南和西藏高山針葉林有分布,是世界上棲息海拔高度最高的靈長類動物,也因此它們很晚才被人們認識。長期以來滇金絲猴一直是人們狩獵的對象,現在由於人類活動,它們正受到棲息地縮小和分割的影響。滇金絲猴現存3000只。

分佈

滇金絲猴分布地帶狹窄,僅在中國的雲南西北、西藏東南的高山林地有分布。

特徵

滇金絲猴的皮毛並不是金黃色的毛,以灰黑、白色為主。滇金絲猴體形較川金絲猴稍 大,體長740-830毫米,雌性個體較雄性小。它們的頭頂長有尖形黑色冠毛,眼周和吻鼻部青灰色或肉粉色,鼻端上翹呈深藍色。身體背側、手足和尾均為灰 黑色,背後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長毛。身體腹面、頸側、臀部及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尾較粗大基本等於體長,約510-720mm。

習性

18

滇金絲猴是世界上棲息海拔高度最高的靈長類動物。它們活動於海拔2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暗針葉林內。如同其他靈長類動物一樣,滇金絲猴也有社群等級行為,猴群為多雄多雌的混合群體,但種群內數量不大,多為20-60只,以家庭為單位活動。一個家庭常由一隻雄性和2~3個雌性及若干幼仔組成。

由於暗針葉林的特點,它們的主要食物是針葉樹的嫩葉和越冬的花苞及葉芽苞,也食松蘿(一種樹掛地衣,Bryoria nepalensis)和樺樹的嫩枝芽及幼葉,有的月份也吃箭竹的竹筍和嫩竹葉。

滇金絲猴多是在7-8月出生的,由於棲息地高海拔季候晚的原因,要比川金絲猴產仔遲2-3月。

保護

目前,滇金絲猴的保護級別是: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I 生效年代:1997年

IUCN瀕危等級: 瀕危 生效年代:1996年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一級 生效年代:1989年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瀕危 生效年代:1996年

瀕危因素

過渡利用:在滇金絲猴棲息地居住的多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他們傳統上都有狩獵的習慣,對滇金絲猴的皮毛有需求,由於滇金絲猴長期以來沒有被科學界證明存在,所以很晚才被重新認識,才得到國家的保護。據調雲南德欽1970年代數量不超過1000只,但1971年-1981年獵殺統計數達430多只。

棲息地破壞和種群隔離:由於人類活動對高原林地的利用,使原本狹小的滇金絲猴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積壓。許多棲息地都受到了森林採伐、毀林開荒以及放牧的嚴重破壞,並導致社群分割,這使一些小的社群最後蠶食絕滅。

科學研究

19

滇金絲猴的模式標本於1871年採於雲南德欽阿墩子,現收藏在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1897年由米勒·愛德華(Milne-Edwards)定名。

最早對滇金絲猴進行科學紀錄的是法國傳教士彼爾特(Monseigneur Biet),他1890年在中國雲南省西北部的白馬雪山開展狩獵活動,捕獵到了滇金絲猴,並進行瞭解剖。在此後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科學界再也沒有關於這個物種的任何信息,對這個物種的生態習性都沒有任何瞭解。滇金絲猴的模式標本採自於雲南德欽巴美,現收藏於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

時隔70年,在1960年,動物學家彭鴻綬教 授偶然地在雲南德欽的畜產公司看到了滇金絲猴的皮,意外的證實這個神秘物種仍然存在。通過與當地少數民族接觸,發現當地人對滇金絲猴並不陌生,他們把這種 猴子叫做“大青猴”“白猴”或“花猴”,是他們的狩獵獲取皮毛的對象。也就是從1960年起,隨著社會的變革,原始的狩獵方式被大規模的獵殺所替代,人與 猴之間的平衡被打破。1980年代初,還沒有研究人員見過活的滇金絲猴,倒是見到過作為藥材合法收購的猴骨。1985年5月,白馬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鐘泰次裡終於在一次陪同科學家的考察中見到了自己要保護的對象——滇金絲猴。

1992年夏天,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龍勇誠和美國加州大學博士柯瑞戈(Craig Kirkpatrick)在白馬雪山深處一個叫崩熱貢嘎的地方建立了營地,對滇金絲猴進行了3年的野外研究。1993年5月,攝影師奚志農跟隨考察小組以其深入滇金絲猴的活動區域,由於滇金絲猴的活動範圍很大,拍攝活動歷盡艱辛,終於在3個月後等待到機會,在200米的距離內,拍攝到了滇金絲猴,這是最早的滇金絲猴影像資料。

保護措施

20

由於對滇金絲猴的認識很晚,對當地人的教育迫在眉睫。在各種保護措施中,利用影像宣教國家法規和保護野生動物的意義成為重點。另一方面,對其棲息地 的保護以禁止商業伐木為基礎,採取遷地保護的辦法,解決人與猴子爭地的問題。由於保護措施得到落實,據近些年的統計,滇金絲猴的種群數量有所上升。

據中科院昆明動物所調報道,滇金絲猴僅分布於滇西北,北起西藏芒康,南至雲南雲龍一個狹窄的高山深谷地帶,猴群數量較少,一般僅20~60只,很少超過100只大群,估計種群總數在雲南難以逾越1,000只;西藏芒康約1,000只。

2013年8月7日,中法生物學家聯合考察團在經過多天的實地考察和分析研究後對記者透露,中國的滇金絲猴數量已增至3000多只。

Read 1055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