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隆寺

Published in 林周縣

    

景點簡介:

位於天祝縣城東北,毛毛山南麓的松山灘。該寺亦是明代建造石門寺的國師羅桑丹巴·曲吉尼瑪所建,建寺者是西藏噶舉派達隆系僧人,故稱為達隆寺,後改宗為格魯派寺院。清康熙時,達隆華丹土登嘉措應召赴京,為康熙皇帝做法事,倍受寵信,被封為大喇嘛,授權讓其管理天祝等地的10餘座寺院和18個部落,該寺被御賜為護國寺。康熙皇帝還賜給土登嘉措馬鞍韉1副、黑金官印、白檀香木官印各1枚,另有文書、聖旨等。由於受到皇帝的恩賜,該寺建築宏大,富麗堂皇,興勝時僧人數量超過1000多人。清同治年間,因河州馬占鼇率兵進入天祝地區,原寺毀於兵燹,剩餘僧人10O多人遷到松山城(今松山鄉)暫居,民國十六年(1928)重新搬回達隆至今。

達隆寺由達隆塘巴·紮西華於1180年(南宋淳熙七年)創建,弘傳噶舉教法。他的教授雖出自帕竹噶舉系而又有獨特之處,因之從此寺傳出的法門遂稱達隆噶舉派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又派僧人桑傑溫都類烏齊地方建類烏齊寺,為該派在康區的主寺,稱為下塘,稱母寺達隆寺為上塘。規模宏大,據《衛藏道場勝跡志》記載:吉祥達隆塘寺內的佛教的聖跡遺物多至不可勝計。其中最主要的是在達隆塘巴大師的茅篷內有曾經開口顯過聖的神像。大殿上層有仲敦巴在師像。大殿上層有仲敦巴大師像,像上的頭髮還在生長。如是等等非常神奇之物難以細數。

達隆巴·紮西華(11421210)出生在羊學崩熱登,屬紮斯征波家族的魯格支系。他18歲時出家,由嘎登·喇崗巴·喜饒多傑給他做親教師,察敦·閣芒哇為他做軌范師,後依格西紮貢巴聞習《入行論》、《集學論》等噶當派教法,到塘嘉、黨賽、覺木塘等地廣聞教法。24歲時到山南拜帕木竹巴為師,聆習噶舉派教法達六年。1170年帕木竹巴去世後,他又到墨竹工卡跟隨噶當派的恰喀巴學法。他請求香雪瑪巴做新教師、瑪巴仲塘巴做軌范師、香敦閣彌巴做屏教師而受比丘戒,對噶當、噶舉派教法有較深綿造詣。1180年(藏曆之金雞年),他由達、哲、絨頭人迎請到達隆修建了達隆寺,被尊稱為達隆塘巴。達隆封建成後,達隆塘巴就一直住在該寺弘揚佛法達三十年;聚集僧眾無數,示寂時還有僧眾三千人。他曾多次把財物和經書送到他的老師帕木竹巴建立的丹薩提寺去,但這些財物都被他的師弟枳貢巴奪去了。從此心情積郁,於1210年(藏曆第四饒迥之金馬年)圓寂,享年69歲。

到明代時,達隆寺的第九任堪布為達隆·紮西貝孜(13591424)。第八任堪布熱達納嘎惹初次見到他,即以手杖對他作加持。紮西貝孜6歲時由軌范師貢巴仁迅教法書法和誦讀;11歲時依軌師仁欽華學習三種續部的教授等;17歲時由仁波且南喀華桑波做親教師、勒敦仁欽峨做軌范師受了比丘戒,命名為紮西貝孜·尼瑪旺布松貝果恰(意為吉祥枳王護鎧);18歲時任達隆寺寺主而轉廣大法輪。上師仁波且南喀華桑波(虛空吉祥賢)逝世後,他造了一肘高的銀質靈塔、大佛像和許多經卷。他曾被明成祖封為國師,接受過銀印和誥命。後患心疾,於1424年(藏曆第七繞迥之木龍年)圓寂。他逝世後,由高僧索南堅贊(13861434)擔任達隆寺第十任堪布。索南堅贊46歲時用珍寶建造了一座佛塔,其中的佛像也較其他更為美妙。達隆噶舉的傳承一直延續到了近代,但在格魯派的強大壓力下,它的勢力已是很微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