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朝遺址

Published in 紮達縣

景點簡介:

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於阿裏紮達縣紮布讓區境內托林鎮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縣城19公里。為曾經擁有百萬之眾的金戈鐵馬的吐蕃王室後裔所建,偏居此地700餘年,傳承20余代國王,距今有1300年的歷史,於十七世紀滅亡,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位於阿裏地區的一座土山上。西元10世紀前半期建立,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

王宮城堡是從10-16世紀不斷擴建的。古格王國遺址占地約18萬平方米,從山麓到山頂高300余米,房屋建築、佛塔和洞窟密佈全山,達600余座,形成一座龐大的古建築群。

現存較好的有寺廟、殿堂5座。寺內殘留有泥塑佛像和彩色壁畫。該遺址是研究西藏歷史和西元10世紀以來藏族建築史的珍貴資料。

古格王朝遺址西距紮達縣城18公里的紮布讓區象泉河畔,被眾土林遠遠近近地環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圍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築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斷壁殘垣與腳下的土林渾然一體,使人難以分辨究竟何為城堡、何為土林。每當朝霞初起或夜幕降臨之時,古格遺址便會在土林的映襯下透射出一種殘缺美、悲壯美。

古格王朝整座城堡建築在一座300多米高的黃土坡上,地勢險峻,洞穴、佛塔、碉樓、廟宇、王宮有序佈局,自下而上,依山迭砌,直逼長空,氣勢恢弘壯觀。這些洞穴多為居室,密密麻麻遍佈山坡。

古格的住宿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山坡上是達官貴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隸居住,有的洞窟則是僧侶的修行地。有這樣陡峭的山壁作為屏障,要爬上山頂比登天還難。那麼古格人自己又是如何上山的呢?原來聰明的古格人在山體內修築了許多暗道,暗道中某些類似窗戶的洞,既為了採光又可以用來防禦。這些暗道迂回曲折,拾階而上可直達山頂王宮。

王宮總是高高在上,這一方面是為了防禦,另一方面也象徵著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力。然而,戰火摧毀了城堡,黃沙淹沒了豪傑。望眼前滿目淒涼,千古滄桑,一個興起於十世紀,演出了七百年燦爛歷史政劇,經歷過十六位世襲國王,擁有過十萬人之眾的龐然大國竟然在1635年拉達克人入侵的戰爭中瞬間灰飛煙滅。它為什麼會消失得這樣突然?當年的十萬之眾為什麼會無影無蹤?這對我們確實是一個充滿誘惑的千古之謎。

藝術文化在這片備受摧殘的土地上,唯有寺廟保存完好。山腰中部的幾座寺廟分別為渡母殿、紅殿、白殿和輪回殿。這些寺廟都帶有濃郁的西藏建築風格,寺廟飛簷上雕飾的圖案多為獅、象、馬、孔雀等動物,這種雕飾大概與從岡底斯山脈分流的四條神水:同時也是印度河上游的主要河流——獅泉河、象泉河、馬泉河、孔雀河的傳說有一定關係吧。

古格壁畫是古格藝術的精品,雖然他們已經沉睡了幾個世紀,如今依然光彩照人。這些壁畫包括佛教故事、神話傳說以及當時古格人的生產、生活場面等等,內容十分豐富。透過這些絢麗斑斕的圖畫,人們不難窺視到昔日古格王朝的政治經濟活動以及文化風情,從中去追尋古格興盛與消亡的歷史。

近十數年間于古格遺址周圍不斷發掘出的雕刻、造像及壁畫等揭開了古格王朝的神秘面紗。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稱為古格銀眼的雕像。而遺存數量最多、最為完整的是它的壁畫。占格壁畫氣勢宏大,風格獨特,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繪人物性格突出,用筆洗練,豐滿動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於所處地理位置及受多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古格的藝術風格帶有明顯的喀什米爾及犍陀羅藝術特點。

古格盛產黃金白銀,在托林寺、劄不讓、皮央東嘎都發現過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而且出土的數量極大。這種經書以文書寫在一種略呈青藍色的黑色紙面上,一排用金汁、排用銀汁書寫,奢華程度無以復加。

考察發現最早對這座古城遺址進行考察的是英國人麥克活斯·揚。1912年,他從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來到這裏進行考察。此後便有探險家、旅行者、攝影家和藝術家們源源不斷地來探奇訪幽。但真正的科學考察是從1985年西藏自治區文管會組織的考察隊開始的。以他們實地測量,遺址總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調查登記房屋遺跡445間,窯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條,各類佛塔28座,洞葬l處:發現武器庫l座,石鍋庫1座,大小糧倉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處,木棺土葬1處。

古格王國遺址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地之一。遺址從山麓到山頂高300多米,到處都是和泥土顏色一樣的建築群和洞窟,幾間寺廟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頂,只剩下一道道土牆。遺址的週邊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整個遺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築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紅廟、白廟及輪回廟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不乏精品。圍繞古格都城周圍的重要遺址還有東嘎、達巴、皮央、香孜等,都有大量文物遺存。

歷史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國,王朝的建立大概從9世紀開始,在統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後建立的,到17世紀結束,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它是吐蕃王室後裔在吐蕃西部阿裏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治範圍最盛時遍及阿裏全境。不僅是吐蕃世系的延續,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後重新找到立足點,並由此逐漸達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吐蕃王朝末代贊普郎達瑪時期,滅佛毀寺,不少避難僧人遠遁阿裏。阿裏地處西部邊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響,加上又是苯教的發源地,所以便成為各種思潮、各種力量彙集之地。西元843年朗達瑪被一位僧人刺殺,內戰紛起,4年後平民起義,吐蕃王朝崩潰。之後先後曾出現大小7個王國,西藏長期處於藩王割據局面。

朗達瑪的兩個兒子奧松與雲丹也為爭奪王室相互鬥爭,奧松之子貝考贊為奴隸起義軍所殺,貝考贊的兒子吉德尼瑪袞見大勢已去,回天無力,便帶著三個人臣和100多人,投奔阿裏,並娶了當地頭人的女兒。後來吉德尼瑪袞將阿裏一分為三,分封給他的3個兒子,古格王國即第三子德祖袞的封地。

17世紀中,古格王朝發生內亂,國王之弟請拉達克軍隊攻打王宮,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後,併入拉達克(今喀什米爾)一段時間,後被以達賴喇嘛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古格王國的統治中心在紮達象泉河(藏語為朗欽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達今喀什米爾境內的斯諾烏山,南界印度,西鄰拉達克(今印占喀什米爾),最東面其勢力範圍一度達到岡底斯山麓。其都城劄不讓位於現紮達縣城西18千米的象泉河南岸。劄不讓北面的香孜、香巴、東嘎、皮央遺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達巴、瑪那、曲龍遺址等,都具有相當的規模。

古格王朝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喀什米爾學經,翻譯佛經108部,得佛教之益,王朝歷數百年不衰。1042年,印度高僧阿峽底到阿裏地區弘法,使阿裏成為佛教復興之地,佛教史稱之為卜路弘法

弘揚佛法古格在西藏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吏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當時古代印度的許多重要佛教教義,就是從這裏傳入西藏腹心地區的,這裏又是古代西藏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古格王國自建立之初就確定要弘揚佛法,以教輔政的政策一直貫穿在王國近800年的歷史中,古格也就因此一直保持著西藏西部阿裏佛教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在都城的建築中,佛殿也凸顯其重要性。

現存的佛教寺廟建築共有6座,4座在山腳,2座在山頂的王室區。在佛教的初創時期,佛塔就成為了這一宗教的標誌性建築。遺址中本有許多佛塔,但現存的只有3座殘破的佛塔了,其中2座是圓形塔基、殘高約為1米和5米;另一座是方形塔基,殘高也有5米。佛塔的建築形式在跟隨佛教的傳播過程中,受地理、民族文化的影響較大,因此在許多地方發生了不少變化,唯有印度、尼泊爾還保留著佛教初期的佛塔特徵。西藏也是如此,所以古格的佛塔就有了這些共同的風格了。

從山頂的王室區向下望,可以看到在山下那布溝的緩坡上,有一種在西藏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佛塔牆。這是佛塔的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它由108座小塔緊密相逢而成一排牆體,保存得基本完好。在紮達其他地方,也還比較完整地保存著這類古格時期的佛塔牆。

壁畫近十數年間于古格遺址周圍不斷發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畫等是這個神秘王朝留給今人的寶貴財富。

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其中被稱為古格銀眼的雕像代表其最高成就。遺存最為完整、數量最多的是它的壁畫。古格壁畫風格獨特、氣勢宏大,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層面。所繪人物用筆簡練,性格突出,其豐滿動感的女體人物尤具代表性。由於古格年處地理位置及受多種外來文化影響,在藝術表現風格上帶有明顯的喀什米爾及犍陀羅藝術痕跡。

考古學家又在阿裏普蘭縣境內發現了一處與古格遺址極相似的古城遺址,相信也是古格王朝時代的遺址之一。

吐蕃王朝的投影古格王國是在西元十世紀前後,由吐蕃王朝末代贊普朗達瑪的重孫吉德尼瑪袞在王朝崩潰後,率領親隨逃往阿裏建立起來的。從它的建立就嗅得出悲情的色彩。這個王朝投影,變成了阿裏紮達劄不讓區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占地約18萬平方米,共有屋洞窟300餘處、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廟4座、殿堂2間、地下暗道2條的遺跡。

古格王朝的遺址週邊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整個遺址建在小土山上,建築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在其紅廟、白廟及輪回廟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中不乏精品。圍繞古格都城劄不讓的重要遺址還有東嘎、皮央等,均有大量文物遺存。

古格滅亡古格王國最神秘的地方在於,擁有如此成熟、燦爛文化的王國是如何在一夜之間突然、徹底消失的。在其後的幾個世紀,人類幾乎不知其存在,沒有人類活動去破壞它的建築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畫和藝術風格。它甚至保留著遭到毀滅的現場,唯一不能夠瞭解的,就是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17世紀的時候,古格裏面已經有了西方來的傳教士,當時的古格王和古格的宗教領袖——其實是國王的弟弟矛盾比較深,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古格國王開始借助西方傳教士的力量削弱佛教的影響。1633年,僧侶們發動叛亂,古格王的弟弟勾結了與古格同宗的拉達克王室利用拉達克的軍隊攻打古格都城,企圖推翻古格王朝,於是一場殘酷的攻堅戰就在這裏打響。

而建在一座山上的古格王宮是西藏防守能力最強的建築,整個王宮只有一條隧道可以通到山上,從這裏絕對沒有可能攻打上去,而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懸崖。戰鬥持續了很長時間之後,拉達克開始驅趕古格的老百姓在古格的半山腰修建一座石頭樓,他們的想法是等這座建築的和山頂一樣高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最終拿下古格了。

沒有修完的原因是因為在修的時候,上面的古格王出了變故。據說,由於拉達克人強迫古格的老百姓日以繼夜的修石樓,老百姓在下面非常淒苦地唱歌,被國王聽到了,國王非常難過,於是做出了決定。

古格王朝遺址一說國王最後從懸崖上跳了下去,國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種說法是為了挽救百姓古格投降了。

從歷史記載上來看,似乎後一種情況更可靠。楊公素在《中國反對外國侵略干涉西藏地方鬥爭史》及伍昆明《早期傳教士進藏活動史》的記載是,古格的最後一個國王及全家被拉達克人拉回拉達克都城列城關進了監獄。

不管國王最後的下場怎麼樣,古格老百姓的結局卻都很慘,古格下面的無頭藏屍洞就是證明。但是藏屍洞裏的屍體遠沒有十萬之多,又找不到古格人的後裔,那麼當日十萬之眾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呢?

從記載和考察的結果上看,戰爭造成的屠殺和掠奪並不足以毀滅古格文明。可事實上,硝煙散盡的古格王國卻迅速惡化是主要的原因。的確,古格遺址一帶沙漠化程度十分嚴重,當年能養活10萬之眾的綠洲,今天已所剩無幾了。但是問題還是那10萬人去哪里了,如果是遷徙走了話就一定會有後裔知道之後的歷史。另外還有很多猜測,諸如天災、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榮富強的文明突然間完全徹底消失,而且沒有留下任何有說服力的證據。

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幾戶人家守著一座空蕩蕩的城市廢墟,但是這些人也都並不是古格後裔。看樣子古格的秘密短期內是難以解開了。

建築群區王室建築主要集中在山頂,有房屋40餘間,均為土木建築結構,平頂。每間房屋的面積在1218平方米之間,多數是一層建築,但也有兩層或三層的。這一部分的建築物多已殘破,但從格局看,仍透出當年頗具匠心的設計理念。

王室成員居住的宮室在山頂南部的東面,面積雖然不太大,但卻小巧別致。在王宮的西部,有一面積約200平方米的建築殘跡,是王室建築中最大的建築物,估計這是王國用來議事的大廳堂。廳內地面是石子和沙泥夯打處理過的,這也是藏族人常用於處理室內地面及屋頂的建築工藝,在許多藏區依然保存著這一方式。

由於幾百年風沙雨水的侵蝕,地面及牆頭已佈滿溝隙。在山頂的北部,尚存一洞口,深有20來米,洞口狹小,但洞底開闊。一條坡度很陡的隧道向下延伸,這是山體中還沒有完工的地下宮殿,很是令人驚歎。整個王室建築都在山頂上,四周全部是懸崖峭壁,險不可攀,只有一條長約50米的曲折幽暗的登山隧道連接半山腰與山頂王室區。立于山頂,縱覽全城,東西兩側的山溝、北部開闊地帶以及象泉河谷地全都盡收眼底。

宮殿區古格王朝宮殿建築主要集中在山頂東南部,共有房屋56座,多數為一層建築,也有二三層建築。王宮西面,有一處面積約200平方米的建築殘跡,大約有半個籃球場大,系當年王朝集會的議事大廳,為王城中最軒敞的建築,現僅存圍牆。山頂北部有一洞口,通向20米深的國王冬宮,由8個面積20平方米左右的窯洞組成。冬宮為地道式建築,盤旋通往山下,其間有一連串地穴式房屋,有望孔、小窗,室內套室,洞中有洞,頗為複雜。劄達及阿裏都很難見到樹木,建城之初木材的奇缺是可以想見的,何況王宮又建在山頂上,建築困難程度可見一斑。

寺廟區在古格王國建築群遺址中,最為顯眼的建築多數是佛教建築。現存僅有6座:山頂上突兀而出的壇城殿、山坡臺上兩相輝映的紅廟和白廟、高低錯落的大威德殿和度母殿、山坡西北側高聳的佛塔。這些風韻猶存的佛殿建築在山頂上格外醒目。

紅廟與白廟紅廟和白廟是6座寺廟中規模最大的,面積各300多平方米,還遺存有700餘平方米的壁畫。壁畫題材有各類佛、菩薩、度母、護法神、高僧像以及吐蕃贊普世系圖、古格王及臣後禮佛圖、釋迦牟尼傳記圖等。壁畫上的人物極具動感,數千人物絕少雷同。廟內天花板上的圖案多達500多種,大部分為裝飾圖案,少量為飛天、瑞獸題材。這些圖案色彩濃豔,線條流暢,借鑒了印度、尼泊爾藝術的表現手法,充分體現了古格王國獨特的藝術氣質和時代風格。

防禦區防禦區主要有3個古代防禦工事,一個扼守在河口,一個雄踞在一座100多米高的小山上,還有一座則屹立於象泉河床附近,三座防禦工事成犄角狀互相呼應。西元1630年古格王國近鄰的拉達克人攻佔了古格都城。西元1680年,清政府派兵收復古格;由於這裏地勢險要,而且是通往古格的必經之路,所以成為了當時的戰略要地。

遺跡考察第一個走進阿裏見到這片遺跡的人,是義大利著名藏學家杜奇教授。上世紀30年代,當他偶然發現了這個秘境中的龐大王國遺址群時,不禁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感慨在生存條件如此惡劣的地方、生命的禁區,居然存在過一個如此輝煌燦爛的文明。杜齊教授徜徉在阿裏先人留下來的文明之中,在宮殿、寺廟、城堡的遺址間流連忘返,三年之中數進阿裏,對古格遺址進行了初步調查,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的調查並沒有深入下去。杜齊最後臨走的時候,曾經這樣預言古格的後來人和古格的未來:雖然他們要經受艱難困苦,但經過他們的努力,古格有一天終會為世界所知,並成為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50年後,考古學家張建林接過他的考古接力棒的。

阿裏的古格遺址在20世紀80年代引起國家的重視,由國家文物局組織了一支考古隊,在年輕考古學家張建林率領下,對古格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當張建林率領著他的考古隊員們長途跋涉,強忍著幾乎難以承受的高原反應,歷盡艱辛來到阿裏,重新找到這片遺址時,他們眼裏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距離古格亡國已有三個半世紀之久,這座依山而建的王宮,任憑西藏乾燥的天氣所蒸發,風化加劇。如果僅僅是乾燥也就罷了,在雨季的夏天裏又時常暴雨如注。就這樣年復一年,曾經緻密的土質材料變得鬆脆,一點一點粉碎,紛紛揚揚化作塵埃,斷壁殘垣一應突顯的部位皆被磨損了棱角,昔日的都城正在悄無聲息地回歸自然。古格遺址的考古和保護工作已到了時不我待的地步。

張建林帶領著他的隊員們,首先進行清理編號工作。編號相對來說簡單,只消搬來一塊大鵝卵石,在上面寫上阿拉伯數字,擺在各處遺址中即可。但這是科學研究的第一步,其意義就在於第一次有人來從事這項工作。古格王宮遺址大大小小的殿堂洞窟遍佈整座山坡,最後大大小小的殿堂洞窟都被張建林和他的隊員們一一走過,並且用工具一一測量過。古格都城遺址總計殘存有各類殿堂房屋445座,各類洞窟879孔,碉樓58座,各類佛塔28座,另有塔牆1道,防衛牆10道,隧道與暗道4條,遺址總面積共達72萬平方米。

1985年首次對古格遺址進行的全面踏勘,取得的成果令人振奮,相應地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問題。但當為解決這些新問題第二年重返古格時,考古隊卻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張建林一行在阿裏的考古活動受到了阻撓。受阻原因是阿裏地方忽然意識到古格遺址的重要性,從而空前珍視它,張建林手持的自治區有關部門介紹信被認為不夠資格,並由劄達縣公安局出面,監視他們的行動。在等待請示自治區政府回電的日子裏,張建林和他的考古隊心急如焚,就這樣困守了7天。

張建林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大家背上了行李,避開大路,繞山間小道潛往古格。考古人員到達古格後,古格看守人旺堆老人前來干預了,老人已奉了上級嚴令,勸阻擅自前來的一應人等。老人用漢話說:我們關係的不錯,你們工作的不行。隨後就是漫山遍野的追趕,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拉薩方面的電文到達為止。

古格考察進行3年後,在北京一招待所36級臺階下的地下室裏,張建林和骨幹隊員仵君魁執筆寫出了上下兩卷本皇皇考古學巨著《古格故城》。這部巨著的問世,在考古學界所引起的震動和讚譽自不待說,就連江澤民總書記出訪美國時,都隨身攜帶了10套該書,作為禮品鄭重地贈送給大洋彼岸的美國朋友。

參觀路線從山腳的入口沿著小徑走,首先要經過4間古殿,即紅廟、白廟、度母殿和輪回廟。山頂有一座壇城殿,要參觀古寺需由工作人員打開門鎖。寺內保存有許多精美的壁畫,一些壁畫上的金漆依然閃亮發光、光彩奪目。幾間寺裏以白廟規模最大,叫拉康嘎波。一些小洞窯內放著盤子大小的泥印佛像擦擦,是喇嘛到此修建時做的。據說除泥土之外,還混合了很多聖物。

白廟和紅廟的面積差不多大,約為300平方米,廟內牆上繪滿了各種不同題材的壁畫。白廟內有一幅吐蕃歷代贊普和古格國王世系的壁畫,非常珍貴。紅廟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1038年阿裏王意希沃迎請古印度佛學大師阿底峽的壁畫,畫中一隊舞女翩翩起舞,旁邊有人擊鼓吹號,形象生動,栩栩如生。這些壁畫雖時隔數百年,色澤仍很鮮豔。

山腰中有兩條隧道連接,直通山頂。北面懸崖邊上的通道,仍堆放著不少鵝卵石,殘留著當年抗敵的痕跡。走過崖邊通道,一再往北行,一個地面墊高,僅餘四壁的院子,便是當年國王議事的宮殿。

山頂的護法神殿壁畫主體部分大多為密宗男女雙修佛,畫風潑辣,用彩強烈。壁畫下方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地獄之苦,各式刑法慘不忍睹。邊飾則是一長排數十位裸空行母、嫵媚優雅,儀態萬方,無一雷同。

古格王國遺址在遺址的頂端,有一個不顯眼的小門,門口有小牌——“冬宮。沿臺階可深入山內。山內的通道很陡,只容一人上下。下行幾十米後山洞擴展開來,有大小幾十間房屋,多數只有1.8米左右高。最外層透氣、透光,類似陽臺,比較開闊。這裏就是當年古格王冬天避寒之地,不過如今裏面已經空無一物了。

折回山腰,三間寺廟的周圍,有十多個洞窯,其中還藏著古代武器諸如盾牌、盔甲和大刀長劍之類。乾燥的天氣,令這些文物得以完整保存。從縣城到古格路上的山上,出現一座一座土牆,這也屬於古格的痕跡。

古格遺址旁邊就是看門人(可讓看門人帶路)的住所往山腳下步行約20分鐘就到了乾屍洞。乾屍洞坐落於一岩壁之下,洞口離地2米左右,毫不起眼。洞內十分寬敞,深幾十米,堆滿無頭乾屍。據傳洞的最盡頭是喇嘛,緊挨著的是兒童,其次是婦女和男人。由於氣候乾燥,屍體沒有完全腐敗,散發著一種怪味。關於乾屍洞的傳說有許多種,最可信的一種說法是:當年古格兵敗,拉達克人將寧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斬去頭顱,而屍骨則棄於洞中。

交通古格遺址位於紮達以西20千米處,交通不便,位置偏僻。假如不是包車而來,嘗試在縣城南面的路口等待偶爾經過的軍車也可。如果車是去紮不讓村的,小村往西1千米就是古格遺址了。

從紮達出來,順著主要道路一直走,只有一個岔路口,有古格的路標指著,不會走錯。走到一個村子,就是紮不讓村。要穿村而過,出來大概在34百米的時候看到一處由碎石做的看似短牆式的河堤,從這裏從左轉(這裏離古格只有幾百米了,但是偏偏看不見古格,所以很容易走過)沿著河床走,很快就可以看見古格遺址。

古格遺址距離紮達縣城18公里,如果本身是包車自然方便,若是搭車進入紮達的,則可在縣場面南路口等經過紮布讓的便車,下車後,再步行幾公里就到了,還可以在幾家招待所打問搭乘旅遊包車,路程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