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磧丘陵

Published in 波密縣

景點簡介:

又叫冰川基磧丘陵。它是一種古冰川堆積地貌組合。這種地貌形態出現在西藏波密縣波堆藏布流域的玉仁鄉和許木鄉一帶,而且愈向上個體愈大,高度可達40—60米,其中形態最典型,構造最完整,規模最壯觀,數量最多的冰磧丘陵就在波密縣許木鄉熱西村瑪玉塘境內,屬全國罕見。此地面積約50萬平方米,丘陵約有幾百座,距林芝地區八一鎮270多公里,離波密縣城70多公里、離川藏線卡達橋處50餘公里,海拔3200米。

早在20世紀30年代,一位英國探險者目睹大量的冰磧丘陵堆積時就曾懷疑是古戰場遺留下來的墓地荒漠,足見其形成的陰森與神秘。

傳說

以這種地貌形態的形成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據說,曾在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修建桑耶寺時,蓮花生以贊普的名義向藏東區各地土地神發佈命令,讓他們為桑耶寺的修建捐贈土、木石等建築材料,波密和工布地方的眾神決定捐贈土。他們連日把土堆起來就開始向米拉山方向運過去,運到波密熱西瑪玉塘時,從米拉山方向飛來一隻烏鴉,到眾神面前說:桑耶寺已建成,你們運的土用不上了。眾神信已為真,把運來的土都倒在瑪玉塘這個地方,因而形成了此地的無數小土山(科學上稱為冰磧丘陵)。其實那只烏鴉是信口胡說的,當時桑耶寺並沒有竣工,急需建築材料。因波密和工布地方的眾神未為修建桑耶寺出力,其他地方的眾神都懲罰波密和工布地方,這兩個地方果然遭到了報應:波密和工布居民的房頂原來和其他藏區一樣是平面的,但自此以後每逢下雨屋頂就漏水,不得已房屋只好改土為木,便成了現在的木制三角架斜面木版房頂;同時烏鴉也遭到了禁罰:讓他們永遠不能飛過米拉山,不能生活在聖地拉薩。說來也怪,在拉薩根本看不到烏鴉。

科學解釋傳說歸於傳說,科學揭開了其奧秘。早20世紀80年代被中國科學考察隊發現後有這樣的解釋:波堆藏布流域內的冰磧丘陵形成於末次冰期晚期,當冰川前進到冰盛期位置後,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停滯階段。之後,其消融區的面積在厚表覆蓋之下變成幾乎無運動狀態的死冰,隨著冰後期全球氣溫大幅度的上升,當死冰迅速消亡時,集中在凹穴中的冰川或冰面湖相沉積,由原先的負地形一躍而成為正地形,即所謂的冰磧丘陵。在冰體消亡時,大量的冰融水帶來的沙礫石使這些冰磧丘陵呈部分被埋狀態。在波堆藏布河谷地發現的大量冰磧丘陵,這在中國第四紀冰川作用地區當屬罕見。

波堆瑪玉塘,既是觀賞自然風光冰磧丘陵的好去處,也是科學考察的理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