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縣

Published in 阿壩景點

38理縣位於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東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緣,屬典型的中高山峽谷地形,川西北交通要塞和商貿集散市場之一。

理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邛萊山脈東部邊緣,。境內群山連綿,峰巒重疊,海拔1422~5922米,高差懸殊,溝谷縱橫。米亞羅景區最負盛名,其距成都153公里,米亞羅藏語意為“好耍的壩子”。省級名泉古爾溝是含有20多種的微量元素。畢棚溝仙鏡是是景區最精華部分,融高原、山地、峽谷風光於一體,背靠著名景區四姑娘山。桃坪羌寨素有“東方古堡”之稱,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完整的村寨古堡建築之一。

歷史

理縣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雜谷腦河畔就有人類生息繁衍。《禹貢》為梁州之域,秦屬湔氐道,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汶山郡,始入中央版圖。西漢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設廣柔縣,屬蜀郡。東漢靈帝光和七年(178年)屬漢山郁。隋開皇六年(587年)置金川縣(治所今通化鄉卡子村)。仁壽元年(601年)改為通化縣。唐武德八年(625年)置維州和薛城縣,後陸續設小封縣、維州和定廉縣。宋、元設為霸州和保寧縣。明永樂五年(1407年)置雜谷安撫司。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土歸流,廢雜谷土司,設雜谷廳(治所今薛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升為直隸廳;嘉慶八年(1803年)改為理番直隸廳,轄域遼闊,有“四土、五屯、九枯、十家、三番、六里”之稱。

環境

土壤、氣候、植被乃至農牧業生產都具有明顯的山地區域垂直分布差異,呈高山主體的多層次分布結構特點。氣候受西北利亞西風氣流、印度洋暖流和太平洋東南季風三個環流的影響,形成季風氣候。因海拔高差懸殊,地形複雜,氣候差異顯著,具有山地立體型氣候特徵。冬季受青藏高原的北方冷氣流的影響降水稀少,日照強烈,晴朗多大風;五、六月份西南季風加強,氣溫暖濕,降水增多,形成雨季;七、八月份青藏高壓穩定,副熱帶高壓西伸,降水減少,形成伏旱;九、十月份雨量增加,形成低溫降雨季節。

民族

喜事鍋莊——羌族人民在歡度年節、舉行婚禮或親朋聚會時最愛跳喜事鍋莊。大家邊唱邊舞,通宵達旦,非常熱鬧。喜事鍋莊包括在傳統婚禮儀式上跳的“儀禮舞”、“祝賀舞”以及“農節舞”、 “遊戲鍋莊”等。

在舉行傳統的羌族婚禮時,首先由村寨的歌舞能手各組成十二人的“迎親客”(男方)和“伴 娘”(女方)。娶親這天,不論酷暑還是寒冬,當迎親客臨近寨門時,伴娘們將早已準備好的清水,毫不留情地向迎親客們潑灑,阻繞他們進寨,待迎親客交出“進門禮”方能通過。進寨後便舉行“恰午米”(羌語)儀式,由迎親客演說人類來源以及新人的戀愛經過等內容。演說畢,宴席開始,調皮的伴娘將席上的筷子換成麥桿,使迎親客眼見佳餚美酒卻無法用餐。口齒靈俐的伴娘還以迎親客的相貌等為題,即興編詞,邊唱邊舞,妙趣橫生,並向火塘內加旺柴火,使他們大汗淋灕狼狽不堪。在眾人開心捧腹大笑中,女方的親友們(必須是已婚婦女)跳起抒情優美的“儀禮舞”。這些婦女身穿紅裙,腰拴紅皮帶,在火塘前站成半圓隊形,高唱喜歌“日西熱啦”,祝願人丁興旺、和睦相處。舞者二人一對,互抓舞伴的紅皮腰帶,做碎步並抖動上身,然後依次舞蹈。其動作特點是上身不動,髦腰轉胯。“儀禮舞”至今仍保留在茂汶縣赤不蘇區的維城(古代的“南水”羌部中心地帶)和理縣姚坪羌寨(這裡曾是古代“白狗羌”部的中心地帶)。相傳“儀禮舞”在古代由巫主持儀禮時表演,後演變成婦女唱跳,但仍保留有碎步、頂胯轉臀等特色。迎親的第二天早晨,伴娘為新娘梳妝打扮,唱起了“穿戴歌”,然後由一同齡青年把新娘背出寨門,新娘身著紅衣,手舉紅傘,騎上駿馬,在伴娘和迎親客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前往新郎家。儀式和宴會結束後又開始歌舞。“祝賀舞”就是在宴會上由親友們跳的舞蹈,歌詞簡樸,內容緊密結合婚事,舞蹈動作開始大多是右腳向左腳前方踏一次或兩次,稱“一步踏” 或“二步踏”。   

婚禮離不開酒,其中有以酒為題的酒舞,舞蹈模擬孔雀形態,動作生動活潑。一年四季在不同的農事季節,羌族人民也喜跳鍋莊舞,又稱“農節舞”。在金秋時(十月初一)舉行的“日沒兒者”節,流傳在“南水”等部分羌族中。當日男性均穿婦女的紅裙,手執羽毛到山上唱、跳整日,迎接歌仙,祈福滅災。“俄約糾”節在五月初一舉行,祈求山神不降冰雹,不鬧洪水,含有祈年和還願之意。節日中要跳“神前忙”鍋莊,有低身繞腳拍手的動作。五月初五端陽節,是理縣一帶羌寨的重要節日,以祭祀山神為主,當日要跳“瓦沙瓦足貼” 舞,跳時雙腳交替向左、右邁步,雙臂平伸隨腳步上下舞動,如雄鷹飛翔。浦溪一帶的羌寨,在臘月三十夜晚要跳“米全米全”鍋莊舞。當客人來到寨樓前,主人便敬以青稞美酒,然後男女相對,手持擀麵棍而舞,情緒極為歡快。   

帶有遊戲色彩的鍋莊舞又稱“遊戲鍋莊”,如卡子羌寨的遊戲鍋莊,舞者拉手站一橫排,領頭人帶著大家走一圈後,眾人依次從第二、三名的腋下鑽過去,將自己的手背在右肩上,又接著走一圈,從第三、四名腋下鑽過,一直到把所有人的手都背在肩上,就像一根扣環鍊子,然後又從最後三名的腋下鑽出,直到解脫。跳時踏步而行,歡笑之聲不絕。

由於流傳地區不同,喜事鍋莊的風格特點也各具特色。茂汶縣常見的鍋莊舞有25種,在內容上歌頌母親的頗多,頌揚愛情的較少。舞蹈在室外舉行,場面很大,全村的人均可參加。由於舞蹈內容和形式的不同,隊形變化較多。舞時,站成兩排,兩人相對而跳。動作有“兩邊翻”,又叫“強多強”,即向左右兩邊翻跳;“四角翻”又叫“惹英波”,即向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翻跳;“跳三方”又叫“西來瓦夏”,即向左右和前方翻跳。從這些動作的名稱中,可以看出該舞的特點。此外以歡樂的呼聲來定舞名的也頗多,如“山山裡”、“來來索”、 “北北索”,都是舞蹈時所出現的歡樂疊句。茂汶縣赤不蘇區的“柒朵納依瑪瑪卡”在整個鍋莊舞中,出現了左腳在較低位置上蹁腿的獨特動作,舞時拉手站成橫排,當右腳踏下時,左腳在低位蹁腿,由於連繼踏腳蹁腿而出現臀部的擺動。汶川縣、理縣地區常跳的鍋莊舞有:“青菜花”、“白菜花”、’優西衣”、“木西”、“周周來”等二十餘種,其內容多與生產勞動、農業豐收緊密相連。如理縣薛城鍋莊“篩篩”,表現在打穀場上,人們在篩麥揚灰時想到豐衣足食,彷彿聽到鏟子鍋在里“叮叮噹噹響”個不停的聲音。佳山鍋莊“玉米轉轉”也與收穫有關。總之汶川縣、理縣一帶的鍋莊,步伐帶顫,喜扇翅或步行拍手,情緒開朗歡快;卡子鍋莊含有特殊的柔韌性;還有的鍋莊詼諧幽默,富有特色的動作是逗腳,如膝向內拐,左手側伸於左腳的上方,手掌向上翅時,左腳微抬起。   

憂事鍋莊——羌族極為重視喪禮,喪葬儀式古風甚濃,明代《維州志》記載:“人死則座於木架上置之倉捨,衣帽弓俱如生佩服,端公咒一獻以豬羊,用火燒之。”羌族舉行葬禮的當天夜晚跳憂事鍋莊,各地羌寨跳憂事鍋莊的動作和名稱均不相同。龍溪的“南坎索”,步伐以單腿跳步為主,即在左腳向前踢出時,右腳在原地輕輕小跳一次,然後換腳。跳時兩手由下划向胸前拍掌。汶川雁門鄉的“加灑加灑”,有一整套很規格化的舞步。對憂事鍋莊的音樂和舞蹈,不能以漢族習慣上的莊嚴肅穆去理解,如“加灑加灑”的旋律跳躍活潑,動作輕快。憂事鍋莊的歌詞內容簡樸,或抒發悼念之情,或追述死者生前愛護兒女的感情。   

信仰——解放前,除一部分鄰近藏族地區的羌族信仰喇嘛教外,其餘普遍相信萬物有靈,在屋頂上供奉白石以為天神。相傳羌人的祖先因一次戰爭失利,由北遷入岷山一帶,與當地土著氏族戈基人發生大戰,戈基人是狩獵氏族,身強善戰,屢敗羌人。當羌人準備轉移時,有神向首領托夢,讓他們以堅硬的白石和木棍為武器,頸上懸羊毛作標誌,於是羌人照此辦理,經過血戰,大敗戈基人,從此定居下來。為了感謝神恩,白石就成了羌人的最高神靈。羌族稱釋比為“許”,稱白石為“俄許”,“釋比”是勾通羌人與神靈的媒介。

釋比,在羌族中世代相傳,大多數還要參加勞動。節日中村民請釋比朗誦史詩、為村民祈福驅鬼(如“還氂牛願”)、以及天旱求雨等都屬釋比的職能範圍。釋比作法事都是通過舞蹈來體現的。“氂牛願”多在農歷七月舉行三至五天,相傳在明、清兩代,理縣的薛城一帶頗為盛行。解放初期仍有這種古老的習俗。屆時領頭的釋比身穿法衣,頭戴猴皮帽,左手執羊皮鼓,有節奏地敲打著,時而聳身跳躍,時而蹲身竄撲;高舉戈矛、刀、明火槍和棍棒的人群,在釋比的帶領下,踩著皮鼓的節奏,圍著寨子繞一圈之後,匯集在羌寨廣場,殺牛祭祀神,人群隨之擊鼓起舞。解放以來,羌族人民逐步擺脫了宗教迷信思想的束縛,舉行“氂牛願”的活動已經消失。

風俗習慣

喜事鍋莊——羌族人民在歡度年節、舉行婚禮或親朋聚會時最愛跳喜事鍋莊。大家邊唱邊舞,通宵達旦,非常熱鬧。喜事鍋莊包括在傳統婚禮儀式上跳的“儀禮舞”、“祝賀舞”以及“農節舞”、 “遊戲鍋莊”等。

 


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