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簡介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於中國青海省的西部,是青海省下轄的一個自治州,由於位於青海湖以西而得名。

北鄰甘肅省酒泉市,西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與本省玉樹、果洛藏族自治州相連,東與本省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相毗鄰,是青、甘、新、藏四省區交往的中心地帶。

轄德令哈、格爾木兩個縣級市,天峻、都蘭、烏蘭三個縣以及冷湖、大柴旦、茫崖三個副縣級行政委員會。總面積325785平方千米,人口38萬(2010年)。

東部三縣一市基本為農牧區,西部一市三行委為工礦區。自治州首府位於德令哈市。

中文名稱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325785平方千米

外文名稱

Haixi Mongolian and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38萬(2010年)

行政區類別

自治州

    

蘭銀官話、藏語

所屬地區

中國 西北

氣候條件

高原大陸性氣候

下轄地區

德令哈市,格爾木市,天峻縣等

著名景點

長江源,崑崙山,天峻山,大柴旦溫泉等

政府駐地

德令哈市烏蘭東路16號

    

格爾木機場

地理位置

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北部

火車站

德令哈站,格爾木站

郵政區碼

817000

車牌代碼

E

電話區號

0977

行政區劃代碼

632800

 

海西曆史悠久。古為西羌地,兩漢時今海西東部為先零卑禾等羌人部落活動範圍,西部屬若羌國。漢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置西海郡,今海西東部屬之。王莽末郡廢,復為羌地。

 

東晉後期,今海西西部為吐谷渾屬地,東部為鮮卑乙弗國地(後並於吐谷渾)。吐谷渾首領拾寅在位時(約公元452年),曾在白蘭(今都蘭縣諾木洪一帶)修建城廓,至吐谷渾伏連籌即位期間(公元491—529年)曾建都於今海西境內,後移置伏俟城(今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卜洽古城)。

 

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隋軍擊敗吐谷渾,在其地設置四郡,今海西東部屬西海郡,西部屬鄯善郡。隋末,吐谷渾復據故地。

 

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吐谷渾成為唐屬國。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王國滅吐谷渾據有其地,今海西州曾隸吐蕃臘城節度使。

 

宋代,今海西西部為撒里畏兀爾(即黃頭回紇)地,東部為吐蕃地方政權——角廝囉勢力範圍。

 

元代,今海西州西北地區為甘肅行省沙州路轄區,其餘大部為宣政院所屬吐蕃等處宣慰司轄區。元順帝時,設曲先答林元帥府,封卜煙帖木兒為寧王,鎮守今柴達木西部地區。

 

明初,今海西為安定、阿瑞、曲先、罕東四衛地,由西寧衛兼管。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左右,東蒙古諸部開始進入青海,攻破塞外四衛,至此,成為東蒙古諸部統治地區。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居住在今新疆衛拉特蒙古(即西蒙古)和碩特部,在其首領顧實汗的率領下進入青海,統轄今海西地區。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庭編定青海蒙古左右兩翼盟29旗,今海西州境划定9個蒙古旗,統歸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管轄。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班禪商上喇嘛移住巴彥托輝、岳霍洛依(即今都蘭縣香日德一帶),為班禪香家旗。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藏族汪什代海部落遷入今天峻縣境內駐牧,當地的蒙古北前旗北遷祁連。至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藏族溝裡、日安兩個百戶部落遷入今都蘭縣境內落居。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7月,青海辦事大臣改為青海辦事長官,今海西地區屬之。次年增設蒙番宣慰使,管理蒙藏事務。民國4年(公元1915年),改由甘邊寧海鎮守使兼管。民國6年(公元1917年),歸都蘭理事轄,上隸甘邊寧海鎮守使。民國19年(公元1930年),改都蘭理事為都蘭縣,轄今海西州全境,上隸青海省。民國27年(公元1938年),在今都蘭縣察汗烏蘇鎮設立青海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0年(公元1941年),改稱青海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都蘭縣屬其管轄。此間,從民國24年至民國30年(公元1935—1941年),生活在新疆的部分哈薩克族先後遷入今海西州境內落居。

 

19499月,青海解放。同年11月成立都蘭縣人民政府(駐地察汗烏蘇),轄今海西州全境,直隸青海省。1952926日撤銷都蘭縣,設立縣級都蘭縣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1954125日改建為專區級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駐察汗烏蘇),19551212日更名為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州

 

為開發建設柴達木盆地,1955730日在格爾木設立了柴達木工作委員會,作為青海省人委派出機構,處理開發建設柴達木盆地的日常工作。[1]19562月更名為柴達木盆地工作委員會,同年3月駐地遷至大柴旦。19574月撤銷柴達木盆地工作委員會,改設柴達木盆地行政委員會19581月更名為柴達木行政委員會

 

19591月,海西州人委由察汗烏蘇遷駐大柴旦與柴達木行政委員會合署辦公。1963826日撤銷柴達木行政委員會,全政區稱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1985521日定名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88419日,設立德令哈市(縣級),以德令哈鎮和烏蘭縣的懷他頭拉、戈壁、郭里木、宗務隆、畜集五個鄉為德令哈市的行政區域。

  

1999年海西州轄2市(格爾木,德令哈)、3縣(都蘭、烏蘭、天峻)、3個行政委員會(茫崖,冷湖,大柴旦行政委員會),共43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的31.23萬人。

 

2001221日,撤銷德令哈市懷頭他拉鄉,設立懷頭他拉鎮;撤銷郭里木鄉,設立並命名為尕海鎮。撤銷天峻縣天棚、關角2鄉,合併設立並命名為新源鎮。撤銷都蘭縣夏日哈鄉,設立夏日哈鎮。撤銷烏蘭縣巴音鄉,併入茶卡鎮。

 

2002年底,海西州轄3個街道、14個鎮、27個鄉,263個村(牧)委會、32個居委會。2003年底,海西州轄8個街道、14個鎮、27個鄉,277個村(牧)委會、63個社區居委會。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州於1954年,現轄德令哈、格爾木兩市,都蘭、烏蘭、天峻三縣和大柴旦、冷湖、茫崖三個行政委員會,共有35個鄉鎮、305個行政村海西州。

 

位置境域


查看大图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於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南通西藏,北達甘肅,西出新疆,東鄰本省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地理坐標位於東經90°006'~99°042'、北緯35°001'~39°020'之間,是青甘新疆四省區交匯的中心地帶,也是進出西藏的重要通道。因居青海湖以西,故名海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東西長837公里,南北寬486 公里,總面積32.58萬平方公里,佔青海省總面積45.17%

 

地形水文

海西州的地形主要是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環抱的柴達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北麓高原兩部分。柴達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北部、東部較高,中部、西北部較低,盆地最低點位於格爾木市附近的達布遜和霍布遜湖區,海拔2675米。盆地從邊緣至中央大體依次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及湖沼。盆地內有大小河流100多條,湖泊90多個,其中察爾汗鹽湖最大。州境南緣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是長江發源地,唐古拉山口是出入西藏的重要關隘。

 

氣候特徵

海西位於青海省的西部,大部分地區都在柴達木盆地內,屬於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氣候獨特,四季不分明,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常年乾旱、多風、少雨。年平均氣溫4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77毫米,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降水都集中在5月到9月,其中涼爽濕潤的78月份是前往海西旅遊的最佳時段。

 

文化

海西州截止到1990年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其它文物古蹟66處。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