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恩達遺址

Published in 昌都縣

景點簡介:

小恩達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昌都縣北5公里處的昂曲河東岸,東距小恩達鄉800米。遺址分佈在小恩達小學一帶的第一、二級臺地上,海拔3263米。小恩達遺址的年代從打制石器、細石器、磨制石器三者並存,而且以打制石器為主的情況來看,處於新石器時代。根據出土物的特徵及碳十四測定和樹輪校正,年代距今30004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小恩達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1986年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普查隊首次對遺[1]址進行了調查、試掘。試掘面積60平方米。遺存分為早晚兩期,年代距今約3000-4000年。發現房屋遺址3座、灰坑1處、窯穴5處,出土了大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細石器和陶片等。早期房屋以草拌泥牆建築為代表,並在210米的探溝中清理出一處近4000年的古墓葬。小恩達遺址1996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小恩達遺址所反映的文化內涵,屬於卡若文化的範疇,但又比卡若文化有明顯的進步。從遺址中出頭的石器、獸骨等物來看,小恩達遺址已進入了以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階段。從文化面貌來看,小恩達遺址還與西藏林芝、墨脫、拉薩北郊曲貢村幾處遺址原始文化,與黃河中上游地區的原始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繫。

價值小恩達遺址是藏東地區繼卡若遺址之後科學發掘的第二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它的發現對於探討藏民族的起源,西藏地區早期和黃河流域等地的文化聯繫,以及建立和完善卡若文化的類型和序列提供了十分珍貴的材料。小恩達石棺墓葬所代表的考古文化在西藏尚屬首次發現。發現雖少,不能代表其文化全貌,但僅此一點發現亦為研究小恩達石棺墓葬所代表的古代文化與西北齊家文化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同時也為西藏以及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青海等發現石棺葬文化起源提供了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