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夏寺

Published in 貢覺縣

景點簡介:

通夏寺始建於西元705年,屬於藏傳佛教花教派別,是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建築結構彙集藏、漢、印三種不同的建築風格,整體構造氣勢宏偉,加之小溪潺潺、綠樹蔭蔭構成了一處極佳的旅遊勝地。

貢覺縣相皮鄉附近的通夏寺是昌都地區薩迦派的早期寺廟。通夏寺早期培養的高僧,先後成為達壟噶舉派的創建人,如達壟墉巴·紮西貝、桑吉雅君、桑吉溫等高僧,早年均就讀于通夏寺。據史料記載,通夏寺是由後弘期高僧噶頓·普布瓦於1096年創建的。噶頓·普布瓦生於1011年,貢覺人。先後到衛藏和印度學經,曾拜阿底峽為師。後至阿裏、衛藏傳法。53歲時返回老家,創建通夏寺。此地原有造型獨特的三層殿堂,稱為瑪堆殿。第一層為藏式,第二層為印度式,第三層為漢式建築,屋頂為單簷歇山式,上蓋琉璃瓦。據說,此即文成公主為鎮壓女魔四肢關節而修建的鎮女魔掌心寺。民間還傳說此殿為文成公主所建。

通夏寺初奉噶舉派,不久改奉薩迦派。八思巴至大都時曾路經貢覺通夏寺,並且出資維修了文成公主時所建的四大鎮翼寺之中的瑪堆殿。還另建了一座面積為30根柱子的殿堂,該寺隨之改奉薩迦派。

如今寺內珍藏有許多珍貴文物。有國師八思巴饋贈的神像、大明永樂年間的宗教法具、用羊毛絲編織的唐卡,相傳還有格薩爾王使用過的寶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