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措巴寺

Published in 乃東縣

景點簡介:

孜措巴寺,在山南地區乃東縣境內,位於原乃東宗宗山後邊的南麓山凹中。六百多年前,帕竹噶舉大師、司徒菩提幢推翻了薩迦地方政權,在乃東建立了帕竹地方政權,後於1356年建立了孜措巴寺,後改宗格魯派。

孜措巴寺的前身為孜措巴紮倉,建在宗山西側,名為白加棍巴。規模很小,只有大殿及僧房;還有門廓3間,中設4柱,壁畫為四大天王及輪回圖等內容。大殿共28間,中有18根明柱,中間有6間為天井,左右兩壁繪釋迦說法,南壁繪護法神諸神像,左壁後側設有經櫥。殿內本尊為釋迦牟尼佛,左塑達賴喇嘛像,右塑宗喀巴等神像。殿的西南面有2座佛殿:西佛殿供有喇嘛塑像,東佛殿供有護法神塑像。

孜措巴寺從外觀看似為五六層高,但實際主體建築只有三層,三層正與後坡山麓相齊,平坡上又建僧房等三層,因此頗為高大壯觀。大殿前部有石階數級,上階後為殿前廓,一進9間。殿門前兩側繪四大天王像,屬清代作品。大殿有房54間,明柱40根,中間14間為天井。殿內四周皆置經架,藏有經卷1090函。後殿門左側有釋迦牟尼佛塑像,右側為度母塑像,再右為第五世達賴像,塑造不甚精美。在塑像之間有佛像櫥,中有小型銅像多尊和本寺第一任堪布的塑像。後殿26間,後壁為三世佛塑像。後壁為三世佛塑像,兩側為八大菩薩塑像,淳樸厚重。殿南壁兩側塑有2尊護法神像。後左殿中供有宗喀巴大師塑像,左為賈曹傑,右為克珠傑;此兩塑像之側還有兩尊噶當喇嘛像:左為阿底峽,右為班古爾。殿左壁為三世佛塑像,右壁為道節深巴、多吉布及白傘蓋三尊塑像。後右殿則為護法神殿。據說強巴拉康中所藏外裹皮套的金汁經卷,是第三世班禪(恩薩·羅桑頓珠)從印度運來的,甚為珍貴。

孜措巴寺除藏有許多精美的手工藝術品外,最著名的是釋迦牟尼緙絲唐卡觀音唐卡。釋迦牟尼緙絲唐卡:傳說為文成公主親繡佛像,被視為鎮寺之寶。緙絲釋迦牟尼像,像高2.92米、寬1.72米,釋迦牟尼著紅色袈裟,袒右肩,袈裟上飾八珍寶(即法輪、白海螺、白傘,幢、蓮花、水罐、金魚、吉祥結);肌膚為金色,藍色高肉髻,背光中遍飾蓮花,結跏趺坐於覆蓮座上;右手結觸地印,左手結禪定印。像左上為太陽,正中為三足金烏,右為月亮,其中有玉兔在桂樹下搗藥。像上端有梵文兩行。整幅唐卡織法平整、緊密,極為精美絢麗,屬明代緙絲像中的精品。觀音唐卡:長79釐米、寬23.5釐米。唐卡主體為站立的觀音菩薩像,造型系印度風格,戴摩尼玉珠冠,面相圓滿,兩耳飾環;上身裸露,胸佩珠串,右臂下垂,左臂屈於胸前,手持單莖荷花;兩臂飾釧,戴手鐲;下身著短褲,身後有吊裙,帶系於腰前,赤腳,腳腕亦有鐲,立於仰覆蓮花座上。唐卡下部為兩供養人,居左者席地而坐,合掌胸前;成後者體形較小,站立,亦合掌胸前。唐卡背面為藏文寫音譯的梵文經籍。從唐卡畫像風格分析,屬911世紀作品。此外,還有一尊十一面觀音銅像,屬稀世珍品。銅像通高35釐米,寬18釐米,厚9釐米。頂部頭面殘缺,現存十個面相:自下向上三個一層,最上層為一個,系護法神面相。像有八臂:一對臂合掌胸前;一對臂下垂至膝,左手持寶瓶;其餘四臂向左右手屈上,手持蓮花、寶珠等物。觀鼻高直,唇下突,耳飾大環;臂有釧,每手各帶二聯珠鈕,手心有輪輻;上身裸露,下身著裙,寬肩細腰,結跏趺坐於三角形座墊上。整個造型尤其以面相和腰身有著明顯的印度風格,具有較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

孜措巴寺還有一件歷史珍品頗羅鼐封誥。現存山南地區文管會。封誥寫于黃緞卷軸上,黃緞3.8米,寬0.74米,最上一行為黑體梵文(未釋讀)。封誥為頗羅鼐·索朗多吉(16891747年。後藏人。清代著名愛國將領)于1730年(藏曆第十一繞迥之土蛇年)1030日頒發給乃東孜措巴寺的,字體了藏文手寫體。封誥中規定了孜措巴寺的許可權、喇嘛定員、奴隸人數、莊園範圍等。由噶丹頗章政府簽署,上面一方小印,下面兩方大印,均為蒙文篆收。封誥距今已有270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