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敏珠林寺是西藏寧瑪派(紅教)的三大寺之一,位於拉薩市山南紮囊縣,是寧瑪派(紅教)在前藏的一個主寺,該寺建於清康熙十五年(西元1676年),由寧瑪派的一位伏藏大師德達嶺巴·吉美多傑創建。
敏珠林寺是前藏寧瑪派兩座著名寺院(另一座為多吉紮寺)之一。因這兩座寺院所傳的伏藏不同而形成了寧瑪派的兩個小支派。敏珠林寺以傳授“南藏”為主,附帶也傳授“三素”(即:大素爾·釋迦迥乃、小素爾·喜饒紮巴、卓浦巴)以來所傳承的佛教經典。在寺主的繼承上以父子或血統關係上。這對研究藏傳佛教中的甯瑪派的興盛、發展、衰落及其傳承教義,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建築佈局:敏珠林位於山南地區紮囊縣敏竹鄉敏珠林村一群山峰環抱的山谷裏。東面為米友山,西面為哲布山,南面是卻丹山,北面是丹瑪山。敏珠林座西朝東,北靠山麓,正前方有一片開闊的山谷,山清水秀,地勢優越。
寺院坐西朝東,四面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面積約10萬餘平方米,圍牆為多邊形。寺內主要建築為祖拉康佛殿,坐西向東,高三層。底層為大經堂,面闊5間,進深6間,內有20根方柱,其中有兩根高5.5米的林柱通向二層。
敏珠林寺在歷史上曾遭三次大破壞,“文革時期”簡直已成為廢墟,修復後的主要佛殿為祖拉康,坐西朝東,殿前臺階兩邊各有小龕,內供“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的祖師。門廊繪有四大天王、輪回圖、世界模式圖,並在南北壁上寫著寺史。
大經堂有二十柱,進深六間,面寬五間,四壁繪有無量壽佛、綠度母、蓮花生大士像。經堂右前方是白欽拉康,神殿內供有神像,供品殿則存放供品;北偏殿為護法神殿,門框、門楣上繪單線勾勒畫像,有許多人頭,護法神面目猙獰兇惡、多頭多臂;南偏殿為寫耶拉康,供有德欽卻珠的銀制靈塔;西邊是鍍金釋迦獅子(蓮師八種化身之一)的塑像和泥塑的其他七種化身(蓮花生、日光、獅子吼、忿怒金剛、蓮花金剛、蓮花王、愛慧)的塑像、德達林巴的塑像。正中供有《甘珠爾藏》經書一套。
經堂西面的佛殿高六公尺,有四柱。主供釋迦牟尼佛塑像,像高近四公尺,佛頭上為高髮髻,著袒右肩的袈裟,雙手捧缽,結跏趺坐於蓮座上;背光華麗,有大鵬展翅、鵬螺閉門、海龍翻滾,還有羊、獅等像。佛前兩旁相對所站左是阿難,雙手捧缽、右是迦葉,雙手合掌,兩尊者皆為著通肩袈裟的塑像;佛之兩手側站有八大弟子(即舍利弗、目犍蓮、羅怙羅、迦旃延、阿那律、富樓那、須菩提、優婆離)的塑像,均高3.6公尺,每位尊者頭光是升雲紋,頭戴五花寶冠,垂發雙披肩,袒露上身,下著緊腿長短裙,飾耳環、項鏈瓔珞、手鐲、臂釧、腳釧、帔帛,左手持蓮花,右手自然下垂,其體態俊美,顯然藏傳佛教已將諸比丘提升為菩薩。佛殿大門兩旁各有泥塑護法神像,囓牙咧嘴,長蛇纏身。
主要建築:
祖拉康:祖拉康二樓中間為天井,周圍有五間小佛殿和僧舍。德薩拉康供有嘎傑德西曲頂的八佛塔(即堆蓮塔、大菩提塔、吉祥門塔、敗外道塔、神降塔、分合塔、殊勝塔、涅盤塔)和第九代赤巴滾桑旺傑的銀制靈塔,還有《甘珠爾藏》經書一套;民久白珍拉康供德達林巴之女民久白珍的銀制靈塔,有兩層樓高,靈塔上鑲有紅、綠寶石,還有鍍金佛像及手抄本《十萬般若頌》佛經一部和德達林巴的著作;寫耶拉康主供泥塑十八羅漢,壁上繪有歷代喇嘛像;白馬旺傑拉康內供第五代赤巴白馬旺傑的銀制靈塔,有兩層樓高,還有許多鍍金佛像;衛朗傑拉康供有鍍金佛像,銀制靈塔和手抄本《十萬般若頌》佛經一部。祖拉康三樓有兩個佛殿,其中德欽拉康內供泥塑洛欽‧達瑪西日像;喇嘛拉康內供泥塑滾卻桑布﹙常善﹚與歷代喇嘛、歷代達賴的塑像,牆上繪有歷代紅教著名喇嘛像。祖拉康的屋頂有鍍金法輪、公母鹿、金頂等,顯得雄偉壯觀。
祖拉康第二層共有5座小拉康,即:德薩拉康、民久白珍拉康、寫熱拉康、衛朗給拉康、白瑪旺傑拉康。其中德薩拉康:供有嘎傑德西曲頂的八種塔和第九代赤巴滾桑旺夥的銀制靈塔,還供有一部《甘珠爾》;民久白珍拉康:面積有4柱,供有民久白珍的銀制靈塔,高兩層樓,塔上鑲有許多珍貴的紅、綠寶石。民久白珍是德達林巴的女兒。殿內還有許多鍍金佛像胩手抄本《十萬般若》一部和德達林巴的著作;寫熱拉康:面積有6住,內供十六羅漢泥塑像,壁上繪有歷代喇嘛祖師像。北邊神殿內僅供有護法神;白瑪旺傑拉康:面積有4柱,內供第五代赤巴白瑪旺傑的銀制靈塔(兩層樓高),還供有許多鍍金佛像;衛郎給拉康:面積6柱,供有銀塔和一些鍍金佛像,還有手抄本《十萬般若》一部。
祖拉康第三層有德欽和喇嘛拉康。其中德欽拉康:面積4柱,內供有洛欽·達瑪西日泥塑像;喇嘛拉康:供有滾卻桑布(常善)與受大圓滿戒的歷代喇嘛及歷代達賴的泥塑像。牆壁上繪聲繪色有歷代寧瑪派著名的喇像,房頂有鍍金法輪和金鹿、金頂等裝飾。
敏珠林寺除了祖拉康外,還有其他的拉康,如曲果倫布拉康、卓瑪拉康、德欽拉康、朗傑拉康(又名南傑拉康,朗色林宗祠,朗系法要藏經處)等等。皆是供奉佛像、護法,或作為歷代赤巴的金或銀制靈塔供奉處,當然也藏有經書。山城般挺立的敏珠林寺,珍藏有“紅教”的知識寶庫。
曲果侖布拉康:曲果侖布拉康的北面,是石砌的三層樓。大經堂內面積為10柱(4根長柱,6根短柱),後部為佛殿,面積4柱。殿內供有德達林巴的鍍金銅像,壁上繪有十方佛(即:東方寶生佛、南方無憂吉祥佛、西方寶光佛、北方帝釋佛、東南蓮花妙吉祥佛、西南日現妙吉祥佛、西北凶妙佛、東北禪定象妙吉祥佛、上方喜吉祥佛、下方蓮花吉祥佛)像。曲果侖布拉康的周圍是倉庫和其他附屬建築。
曲果侖布拉康第二層是森瓊朗追陽子,內有邦傑康(木板室)、騫陽廣(闊見),廚房建在最頂部。陽子下麵供有鍍金十一面觀音像及喇嘛泥塑像。房頂鑲有鍍金勝利幢等裝飾。
曲果侖布拉康第三層是林瓊滾賽(常望臥室),面積為2柱,供有各種小佛像及各種經書;滾桑頗章:面積為6柱,供有德達林巴的塑像;神殿:內供護法神像;旺康:供有德達林巴的寶座和他兒子珍久的塑像;卓瑪拉康:內供鍍金十二度母像,壁上繪有觀世音菩薩像。
堆對曲登塔:堆對曲登塔位於祖拉康東北50米處。由德巴林巴持修建。塔高13層:第一層為強巴殿,殿內供有二層樓高的強巴佛塑像,兩邊塑有八大隨佛弟子(八大菩薩)及度母像;頂層有鍍金十三法輪。塔的周圍還有8座德西曲登小塔。
桑俄頗章:桑俄頗章位於祖拉康的北邊。由大殿和佛殿兩部分組成。大殿有柱36根,其中4根長柱直通上層,形成天井;供有德達林巴泥塑像,壁上繪有千佛、藥王、文殊菩薩、度母等像。佛殿內供有四臂觀音菩薩鍍金像(兩層樓高)、釋迦牟尼、不動金剛、馬頭明王和其他護法神等泥塑像;壁上繪有釋迦牟尼像等。
桑俄頗章第三層是思輪拉康,面積6柱,主供堪欽·桑俄丹增的銀制靈塔,檀香木、鍍金、泥塑等各種佛像。在此拉康周圍還有5座小拉康、1座銀塔殿和1座陽子。東古拉康:亦稱“千尊佛殿”,殿內供有泥塑三世佛像和千佛像,還有《十萬般若》一部;德欽拉康:主要供有尊者赤列白珍的銀制靈塔和泥塑的喇嘛像等;秋久拉康:面積4柱,主供供銀制的四臂觀音像、鍍金的無量壽佛像、泥塑的堪欽·歐堅丹增像,還有手抄本的《甘珠爾》一部;丹瑪拉康:亦稱“地神殿”,殿內主要繪有地神方面的故事壁畫;傑梆尼俄拉康:是蓮花生與他的二十五名弟子殿。主要供有合金制的古如朗思思倫、泥塑的傑梆尼俄像。這座拉康是僧人們平時習經的地方,門樓的牆壁上繪有釋迦牟尼傳和蓮花生傳記等;銀塔殿:面積有4柱,主供第二代亦巴珍欽仁朗傑、第四代赤巴赤列朗傑、迥滾嘎楚臣三人的銀制靈塔,還有鍍金滾卻桑布的塑像及八種蓮花生、八大弟子等塑像,另有手抄的《甘珠爾》和印刷的《甘珠爾》各一部;德欽陽子:面積4柱,主要供有第三代赤巴白瑪丹增的銀制靈塔,兩邊有迥·益西列珠和洛巴嘉措的銀制靈塔。前面供有洛欽·達瑪西日的金制靈塔,還供有寧瑪派方面的《十萬般若》一部。
朗傑頗章:朗傑頗章位於桑俄頗章西北。由第四代赤巴赤列朗傑主持修建。高三層,用石塊砌成。坐西朝東。第一層有桑巴倫珠拉康,亦稱“原成就殿”,主供桑巴倫珠泥塑像;其旁邊為瑪尼拉康。第二層是曲巴桑,為一座供品殿,面積4柱,壁上繪有《白瑪嘎唐》史事;中間的拉康面積4柱,供有鍍金堪洛(堪欽·西瓦措、洛本·平布欽)、曲松(曲傑·墀松德贊)及鍍金八種蓮花的畫像。第三層有喇嘛拉康,面積4柱,供有無量壽佛;還有《甘珠爾》殿,內供(甘珠爾)經典。
歷史沿革:大約在十二世紀開始寧瑪派出現不少“伏藏”的掘藏人(Treasure revealer,The master who reveals a terma teaching),著名的有娘尼瑪沃,他掘出來的被稱為“上部伏藏”;古如‧卻旺秋掘出來的被稱為“下部伏藏”。約十六世紀時,有一位掘藏人叫徳達林巴,他把上、下部“伏藏”和他自己挖出來的“伏藏”彙集刻印出來,這就是“南藏”。
相傳西元十世紀未有個名叫盧梅·楚臣西繞的僧人,在敏珠林村這個地方修建了一座規模不大的佛教寺廟。盧梅·楚臣西繞是佛教後宏時期人,西元970年從衛藏到康區學習佛教的十人之一。盧梅是這十人中影響最大、門徒最多的一位,他的門徒有四柱、八梁、三十二椽的說法。四柱之一的尚那囊·多吉旺秋於西元1012年在林周修建了傑拉康寺,寺成之後,盧梅曾經住持過這個寺院。當時盧梅所傳的是喇欽的教法,這種教是從朵康傳進來的。
敏珠林寺的規模是在藏曆第十一繞迥火蛇年(西元1677年),由德達林巴(朗色林旁系族人)和居美多吉進行改建完成的,寺的面積達十萬平方公尺。以傳授“南藏”為主,附帶也傳授“三素爾”以來所傳授的佛教經典。敏珠林寺在寺主的繼承上以父子或翁婿傳承。該寺以文字書法優美著稱,原“嘎廈”(西藏地方政府)僧官學校的校長──“格根欽波”,向來都是從敏珠林寺的喇嘛中委任的。
敏珠林寺作為甯瑪祖庭之一,在“文革時期”簡直已成為廢墟。改革開放之後,在祖古些卓滇津仁波切(敏珠林系裏最博學多聞的祖古仁波切)及寺院僧眾的努力下,將敏珠林寺恢復了原貌,並成立敏珠林佛學院,致力法脈的傳承。敏珠林佛學院已是衛藏地區唯一一座以甯瑪巴為自宗的佛學院。學制九年,初期六年中,前五年開設顯宗五部大論課程,而後是一年密宗續部的學習。學績優異並願繼續留校深造者,可再次學習後期歷時三年的大圓滿課程。
典藏文物:寺內現存文物有以銀、銅、木、泥等雕塑的佛像,如佛祖釋迦牟尼、近佛弟子八大菩薩、馬頭金剛佛、手持金剛佛、色彩和姿態不一的度母佛;甯瑪派著名秘笈法師谷如卻旺,蓮花生八尊:即穀如釋如獅子、穀如蓮花生、穀如日光、穀如獅子吼、穀如忿怒金剛、谷如蓮花金剛、谷如蓮花王和愛慧等;還有鍍金鑲有室石的佛祖靈塔和各種大小不一的精製佛塔、唐喀、大量經典,印有創建本寺的德達林巴大師腳印的大石板等稀世文物。
主要貢獻:敏珠林寺是前藏寧瑪派兩座著名寺院(另一座為多吉紮寺)之一。因這兩座寺院所傳的伏藏不同而形成了寧瑪派的兩個小支派。敏珠林寺以傳授“南藏”為主,附帶也傳授“三素”(即:大素爾·釋迦迥乃、小素爾·喜饒紮巴、卓浦巴)以來所傳承的佛教經典。在寺主的繼承上以父子或血統關係上。這對研究藏傳佛教中的寧瑪派的興盛、發展、衰落及其傳承教義,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敏珠林寺帶有濃厚的佛學院性質,寺中很注重佛教經典、文法修辭、書法、天文曆算、藏醫藏藥等知識的研習,並以文字書法優美而聞名全藏。按以往慣例,由敏珠林寺選派精通歷史、佛學、藏文和醫藥、曆算的高僧,擔任設在布達拉宮內的僧官教師,另一部分人則到門孜康負責研究曆算和編寫修訂《藏曆年表》。
敏珠林寺在研究寧瑪派的歷史、教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歷年《藏曆年表》的推算都是敏珠林寺負責的,所以有“西藏第一所喇嘛學府”之美稱,在西藏歷史上相當於綜合性的高等學府,曾為西藏社會培養了許多人才。
敏珠林寺出品的藏香配方講究,選料精緻,幽香四溢,香味持久,具有多重藥用功效,被視為上乘佳品,享有盛譽。昔日僅提供僧俗貴族享用。
敏珠林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在寺主的繼承上以父子或翁婿傳承,並不完全取定在父子血統關係上。敏珠林寺在研究寧瑪派的歷史、教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