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東嘎尼姑廟,亦稱“次仁炯寺”,在山南地區之瓊結縣境內,位於縣駐地以東的瓊果鄉嘎(洞嘎)村。
東嘎尼如廟始建於18世紀,創建人為貢欽·晉美林巴。時奉紅教(寧瑪派)。貢欽·晉美林巴(1729~1791),本名“晉美旺布”,又名“迪頓”,即掘藏人的意思。他曾將寧瑪派第五個代表人物隆欽·繞絳巴(1308~1363)所埋藏的佛教經典《隆尼》挖掘出來進行傳授,故稱“迪頓”。貢欽·晉美林巴是白日洛沙人(今瓊結白日鄉境內),幼年出家,入白日寺為僧,受沙彌戒。成年後,前往後藏、康區以及不丹等地學經,拜訪了很多宗教著名人物。期間,曾在康區的德格、國外的不丹都建有寺廟,對當地佛教影響很很大。晚年返回白日著書立說,主要以傳記的形式編寫了佛教經典《當木措》。為了弘揚佛法,他籌資擬建一座寺廟,見東嘎地方幽雅僻靜,便確定在這裏建寺。修建中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有一位名叫蘭巴次仁的老人,不但誇讚他的志向而且將東嘎地方說成是“佛門福地”,兩人變得志趣相投,加上老人名字非常吉祥,所以寺修成後取名“次仁炯”,即吉祥長壽之意。
東嘎尼姑建時規模不大,僅有一座殿堂,主要供奉無量壽佛、強巴佛、蓮花生泥塑像。隨著黃教(格魯派)的發展。尼姑廟不但陳破,而且其規模日漸縮小,後來在晉美·曲結思格(第三代活佛)的主持下,進行了修處長和擴修,將原殿堂擴建為12柱(10根短柱,2根長柱),高至二層;增修了伙房、僧舍和拉讓(高三層),主供佛像僧添了格夏日和寧瑪派著名人物隆欽饒絳·次臣羅哲(著名佛學家)塑像;建有該寺第一至三代活佛靈塔,高1.5米,還有高1.6米的蓮花生鎏金銅像(胸部飾物系純金鑄造)。
東嘎尼姑廟共有四代活佛轉世傳承。第一代活佛是貢欽·晉美林巴,第二代活佛是堪欽·益西多吉,第三代活佛是晉美·曲結思格,第四代活佛是單佛(第三代活佛的弟子)。另外,原此廟活佛轉世的還有甲央堪孜、左欽·白瑪仁增、都旺土拉,但都未在此寺。
1959年,東嘎尼姑廟有尼姑47人。該廟“文革”時被毀。1982年,國家撥款修復了此廟,現有尼姑25人。由於該廟在區內外聲譽較高,前往朝佛觀光的信徒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