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卡瑪當寺,建於西元11世紀,最初為噶當派寺院。西元11世紀中期,因為莫吉卓瑪在這裏獨創了莫吉派,寺廟改屬於莫吉派。莫吉洛吉卓瑪是一位創立一派門風的獨特女性,對提高當時的婦女形象起了積極的歷史作用。西元17世紀,卡瑪當寺逐漸演變成了格魯派寺院。
卡瑪當寺位於西藏山南桑日縣城東約2.5公里的一處山腰上。最初建於西元11世紀,為嘎當派寺,11世紀中後期改宗希解派(莫吉派),大約在西元17世紀,又成為格魯派寺院,但仍保留了希解派的某些儀軌。卡瑪當寺在文革中被毀,1986年重建。主供莫吉洛吉卓瑪塑像。莫吉洛吉卓瑪,是藏傳佛教史上開創一派門風的一位獨特女性。她在佛學上根據希解派的教義,吸收嘎當派的一些長處,傳下了以法鼓唱教區別於其他教派儀式的莫吉派。當時莫吉派在西藏得到了廣泛傳播。在佛歷來輕視婦女的情況下,這無疑是在提高婦女地位上起到了積極作用。
相關人物:藏傳佛教第一個女活佛莫吉·洛吉卓瑪修行並獨創喜界派之地——卡瑪當寺。大約西元十一世紀後期,卡瑪當寺來了一名鼎鼎大名的尼姑,名字叫瑪姬拉珍,她曾在西藏各地修煉和講經傳道,後來成了印度高僧帕·當巴桑傑的明妃,獨創了她自己的教派,擊鼓唱經,弘揚教義。她可以說是西藏第一個女活佛,第一個獨創教派的婦女,她活到九十多歲,坐化在卡瑪當古寺。寺廟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徹底破壞,已經初步修復。
瑪姬拉珍生活在西元11世紀,她是一位繼西藏著名女宗教大師意西措傑之後,在西藏佛教史上享有崇高威望而且頗有影響的女密宗師。她依止參拜當時印度著名的瑜伽行者帕當巴桑傑,研習參修般若經,對般若性空獲得不同尋常的內證與體驗,首創了在藏傳佛教中獨具一格的能斷教派的先河,成為能斷派的開創人。能斷教派是以般若性空義為顯密特法的哲學思想基礎的。旨在斷除人生苦惱與生死總根源——我執。藏傳佛教尼姑制也是由瑪姬拉珍沿傳而來。此承傳被稱作“摩覺”意為“女能斷派行者”。毫無疑問,瑪姬拉珍在藏傳佛教史上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她被認為是智慧空行母的化身。不僅如此,瑪姬拉珍的宗教理論與實踐活動還成為整個藏傳佛教信仰復蘇的先聲,她的信徒遍佈衛藏、朵康、朵麥、阿裏等廣大礦藏族地區,在蒙古、尼泊爾、印度亦有眾多的信徒。瑪姬拉珍的宗教思想,對於繼她之後產生的諸如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等宗派的教義思想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更值得一提的是瑪姬拉珍所創立的能斷派是唯一傳到印度的西藏佛教宗派,它獨具西藏特色,在印度、尼泊爾等國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本文試對瑪姬拉珍的生平,能斷派的主要思想內容以及其他一些問題作一探源述評,以就教於這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