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藏寺

Published in 謝通門縣

  

景點簡介:

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全稱查藏旗磨熱嘎曲丁寺。位於日喀則地區謝通門縣境內。15世紀中葉由宗喀巴的弟子貢欽紮巴桑布創建。四世班禪洛桑確吉堅贊(1567~1662)時期,成為紮什倫布寺分寺。主要建築由大殿和拉章組成。

查藏寺結構

大殿。由前廊、經堂、佛殿組成。前廊高一層,無柱,面闊4.6,進深3,左右分別隔有明廊和密室,廊前彩繪四大天王。經堂高一層,面闊15,進深11.4,面積171平方米,內20柱。兩側經書架上供德格、納塘版《甘珠爾》經兩套,《般若經》64部及達賴、班禪、宗喀巴的典籍等。東壁繪有佛本生故事,西壁繪有千尊佛像,南壁繪有六臂依怙、四臂依怙、吉祥天女諸護法神等壁畫。經堂北端為一字長條供台,主供釋迦牟尼佛及宗喀巴,均為泥質,高約2.8,另供千尊宗喀巴像,泥質,高約0.5。佛殿高二層,面闊6.25,進深3.6,面積22.5平方米,主供合金度母像,高1.7,另供三世佛鎏金銅牆鐵壁等身像。門內兩側為馬頭明王和金剛力士忿怒立像,環目忿口,面相猙獰。四壁繪製八大藥師佛壁畫。佛殿西側有護法神殿,東向,一間,主供吉祥天女面具及財神、六臂依怙泥塑等身像,壁柱懸掛盔甲、弓、劍等兵器。壁畫白描牛、羊、虎、豹、烏鴉等禽獸。拉章。位於大殿西,門向東,高三層,內24柱,面闊5間,進深7間。底層為倉庫。第二層設機蘇辦公室,面積4柱,餘為倉庫。第三層為創始人貢欽紮巴桑布臥室,佛龕內供40余尊鎏金銅佛像,高約0.45,紮巴桑布卒後,法體供此。第三層另設有堪布臥室。

查藏寺歷史查藏寺,全稱查藏旗摩熱嘎曲丁林寺。建於15世紀中葉,由貢欽·紮巴桑布創建。貢欽·紮巴桑布,清海地方人,系宗喀巴弟子,尊遵師意他與第一世達賴喇根敦珠巴(13911474)分別在後藏建寺。根敦珠巴建紮什倫布寺,貢欽·紮巴桑布建查藏寺。該寺始建於青龍山,後因遭火災遷徙至此。寺內原設印經院,藏經版頗多。寺廟管理實行堪布制,其歷任堪布有:貢欽·紮巴桑布、俄日巴·囊卡索朗、卻堆·索朗益西、溫根·仲巴曲迥堅贊、娘巴·羅追嘉措、播絨·日那巴紮、瓊卡·西饒羅布、瓊卡·索朗白桑、強巴·阿旺仁欽、卓卓闊·紮確巴、強巴·哲乾巴、強巴·龍曲嘉措、娘巴·索朗班覺,熱桑·夏嘉卻丹、娘巴·阿旺克柔、卓闊·阿旺梅卓、瓊卡·班覺倫珠等。第十九任堪布(瓊卡·班覺倫珠)以後,第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15671662)時期,該寺成為紮仁倫布寺的分寺,堪布皆由紮仁倫布寺季派,每屆任期7年。

大殿門向南偏東5度,由前廊、經堂、佛殿組成,前廊、經堂高一層,佛殿高二層。前廊面積13.8平方米(長4.6米,寬3米),左右手分別有明廊和密室;廊前彩繪四大天王像。經堂面闊5間進深6間,面積171平方米(長15米,寬11.4米),有柱20根,排列;兩側經架供存德格、納塘版《甘珠爾》二套,《般若經》64部及達賴、班禪、宗喀巴的典籍;堂內北端主供釋迦牟尼佛和宗喀巴祖師泥塑像,高約2.8米,還供有千尊宗喀巴泥塑像,高約0.5米;堂內遍繪壁畫:東壁繪有釋迦牟尼傳記,西壁繪有千佛像,南壁繪有六臂依怙、四臂依怙、吉祥天女諸護法神等。佛殿面積共22.5平方米(長6.25,寬3.6米),內有2長柱,殿頂前方置明窗;殿門內兩側為馬頭明王和金剛為士忿怒神之像,環目忿口,面目猙獰;殿內主供合金度母像,高達1.7米,不供有一世佛鎏金銅等身像;四壁繪製藥師八如來壁畫。佛殿西側為護法神殿,殿內主供吉祥天女面具和財神、六臂依怙泥塑等身像;壁柱懸掛盔甲、弓、劍等兵器、殿內壁畫白描牛、羊、虎、豹、烏鴉等禽獸。

拉章位於大殿西側15米處。門向東,高三層,有柱24根,6×4排列,面闊5間進深7間。第一層為庫房;第二層設機蘇辦公室,面積4柱,餘為庫房;第三層為貢欽·紮巴桑布臥室,佛龕內供四十余尊鎏金銅佛像,高約0.45米。還有歷任堪布臥室。

查藏寺在十年浩劫中被毀。1983年國家撥款重建,已能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