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室

       簡稱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連四川省,東北緊靠青海省,東南連接雲南省,南與緬甸、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毗鄰,西與喀什米爾地區接壤。

[面積]約123萬平方千米,全國排名第2位

[人口]戶籍274萬,全國排名第31位。常住人口287萬

[首府]拉薩市

[行政區劃]現轄1個地級市,6個地區、1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71個縣

[主要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唐古喇山、念青唐古喇山、岡底斯山

[主要水系]雅魯藏布江、怒江

[重要地理區]青藏高原

[最高點]珠穆朗瑪峰(8844.43米)

[最低點]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巴昔卡(約155米)

[世界遺產]布達拉宮(布達拉宮、大昭市、羅布林卡)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雅礱河風景名勝區、納木錯-念青唐古喇山風景名勝區、唐古喇山-怒江源風景名勝區

廣角
       西藏自治區地處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境內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多座,其中8000米以上的有5座,被稱為除南極、北極以外的“地球第三極”。全區 為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和唐古喇山脈所環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分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東高山峽穀、喜馬拉雅山地四個地帶。最設點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最低點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巴昔卡,海拔約155米。


       西藏自治區氣候總的特點為:日照時間長,輻射強烈;氣溫較低,溫差大;幹溫分明,多夜雨;冬春乾燥,多大風;氣壓低,氧氣含量少。區內平均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遞減,西北嚴寒、東南溫暖濕潤。雨季分明,雨量集中在6-9月,地區分佈極為不均。受高原獨特天氣氣候條件和複雜地形的影響,西藏自治區乾旱、雪災、霜凍、雷擊等氣象災害頻繁發生,是各類氣象災害的重災區。


       西藏自治區土地面積約123 萬平方千米,全國排名第2位。人均佔有耕地1.35畝,草地占土地面積的一半稍多。西藏自治區目前已發現101種礦產資源,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有41種, 已開發利用的礦種有22種。區內生物資源豐富,大中型野生動物數量居全國第一位。水資源蘊藏量豐富,年平均天然水能蘊藏量約2億千瓦,約占全國總量的 30%。地熱蘊藏量居全國第一位,拉薩市當雄縣轄區內的羊八井地熱田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高溫濕蒸汽熱田,也是世界已獲開發利用的大型地熱田之一。


       西藏自治區旅遊資源豐富,現已形成特色鮮明的4個旅遊區――拉薩、藏西、藏西南、藏南。全區現有國家優秀旅遊城市1座:拉薩市;世界文化遺產1處:布達拉 宮歷史區(包括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3座:拉薩、日喀則。江孜。名勝古跡16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自治 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9處。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兼收並蓄。

 
青藏高原

        中國第一大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西起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脈;南緣為喜馬拉雅山脈;東南經橫斷山脈連接緬甸和雲南高原,東部瀕臨四川盆地;東北部與秦 嶺山脈西段與黃土高原相銜接;北部與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與塔里木盆地及河西走廊相連。海拔4000千米以上,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

喜馬拉雅山脈  
        世界上最雄偉高大的山脈。位於我國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和不丹等國境內,主脈大喜馬拉雅山大部分在中國境內。主脈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

唐古喇山
        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北部與青海省邊境處。西段分藏北內陸水系與外流水系的分水嶺,東段則是印度洋水系與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嶺。山體寬150千米,山峰一般海拔5500-6000米。

岡底斯山
        青藏高原南北重要地理界線。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北,與喜馬拉雅山大致平行。海拔一般5500-6000米,主峰岡仁波齊峰海拔6656米。

雅魯藏布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西藏自治區仲巴縣境內的傑馬央宗冰川。全長2057千米,流域面積240480平方千米,流域平均海拔 4000米左右。在全國各大河流中,雅魯藏布江的長度居第5位,流域面積居第6位,流量居第3位,水能蘊藏量居第2位元,單位面積的水能蘊藏量居第1位。

怒江
        西藏自治區第二大河。發源于唐古喇山南麓安多縣境內,流經那曲等九縣後,經察瓦龍進入雲南。在西藏境內長1393千米,流域面積103330平方千米。

納木錯
        湖面海拔4718米,面積1920平方千米。西藏自治區第一大湖,全國第二大鹹水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西藏自治區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

Read 927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