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頓節藏戲展演記

08/09/2014
Published in 藝術藏品
Rate this item
(0 votes)

BOLD BLUE SPIRIT
奔放的藍色靈魂
——雪頓節藏戲展演記

文/陰海燕  圖/王松平 張鷹 《 西藏旅遊 》圖庫


藏戲的起源,是因為湯東傑布為了造橋而進行的一種集資性質的表演,帶著大批男女到處表演藏戲,後人回憶起來覺得藏戲美妙動聽,遂保留了這個節目。當時為湯東傑布造橋的民工、漁夫和獵人等因勞作而臉被曬黑,被湖水映藍了,故而湯東傑布在白面具基礎上加工發展成為藍面具,進行了精緻繁複的裝飾,整個面部裝飾象徵八吉祥徽。藍色靈魂由此誕生。
The origin of Tibetan opera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show of fund-raising nature. In order to build bridges, thang stong rgyal po took a large number of Tibetan men and women to give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places. Later, people recalled the wonderful sounds of the Tibetan operas and then retained the performance. As the face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fishermen, hunters and other craftsmen who worked for thang stong rgyal po to build bridges were suntanned and reflected blue by the lake, thang stong rgyal po turned white masks into blue ones and added exquisite and complex decorations on them so that the whole facial decoration symbolizes eight auspicious emblems. Thus, Blue Spirit was born.

      “雪頓節”始於西元11世紀,當時僅是一種宗教活動。自五世達賴以後,藏戲展演才逐漸演變為雪頓節的主要內容之一。在雪頓節期間,藏戲藝術家們各顯神通,盡顯拿手絕活,意義非凡:一是將戲藝敬獻大喇嘛及各大活佛,表達無上之崇敬;二是將表演獻給眾生百相,祈福幸福、吉祥、長壽、豐收。因為每年的“雪頓節”正是各地的藏戲班子紛紛演出的日子,所以雪頓節又有“藏戲節”之稱。

00

 
藏戲、雪頓節的結緣與由來
 
      雪頓是西藏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每逢雪頓,千千萬萬的佛教徒從全世界湧向拉薩,以最虔誠之心、一步一個頂禮膜拜,朝聖趨往聖城。每年的雪頓節,正好藏曆七八月間,是藏民們一年中最為農忙的季節。藏曆六月二十九日,來自藏區各地的藏戲藝術家們會聚拉薩。對於他們來說,離開家庭妻兒老小和待收的莊稼,跋山涉水,並不是什麼好事。但又於他們來說,能以自己的歌舞敬獻於僧眾,甚至是大喇嘛、大活佛,將是人生一件極大的幸事。每年,參加雪頓節的藏戲團,不僅來自西藏本區,西藏周邊青、川、滇、甘等省藏區的藏戲班子也踴躍參與,使得雪頓節期間的藏戲展演活動陣容龐大、異彩紛呈。
       為了能如期參加拉薩雪頓節期間的藏戲展演活動,早在藏曆五月底六月初,各地的藏戲班子就做好了節目排練和服裝、面具、道具等“行頭”方面的修補、製作等準備工作。6月15日前後,他們通過各種方式長途跋涉,分別從幾十裡或幾百里路以外,日夜兼程地趕赴拉薩。到雪頓節前一天(藏曆六月二十九日),各地藏劇團都已經做好了藏戲展演前的最後準備。要是在民主改革前,各劇團在這天一大早要到布達拉宮前西藏地方政府的藏戲管理機構“孜洽列空”報到,進行資格的審查;然後,趕到羅布林卡向活佛致意;當晚,還要趕回哲蚌寺準備參加第二天的哲蚌雪頓節。

       藏曆六月二十九日,在哲蚌寺舉行一年一度的“哲蚌雪頓節”。這天,既是五世達賴喇嘛的剃度日,又是新舊鐵棒喇嘛的交接日。按照慣例,早先安排好的藏戲團要在展佛和紮西康莎兩地表演“諧潑”(相當於一種開場戲),之後到噶丹頗章院子裡表演一整天的正戲。這天中午,寺院要招待演員們吃優酪乳白糖米飯。當天晚上,各團體也都住在哲蚌寺有關康村裡。康村裡喇嘛也要招待自己的藏戲團體。
       民主改革前,每逢雪頓節,各地的藏戲班子都要到拉薩來支差,為噶廈地方政府的官員獻戲。這些來支差的藏戲班子,均是各地業餘戲班的骨幹力量。長期以來,由於歷史、地理、語言、風格、造詣的差別,各地的戲班就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的流派。在這些流派中,有屬於舊派的白面具,屬於藍面具的新派,也有獨腳戲。

藍色精魂,現代藏戲的主角02
 
       白面具藏戲是藏族最早的戲曲藝術形式。據相關研究和考證,它大概產生於西元七八世紀。白面具藏戲,人們稱之為“舊派”。因舊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藏戲。屬於這一流派的,主要有窮結的賓頓巴、堆龍德慶的朗則娃、乃東的紮西雪巴等藏戲班子。從表演的特點上看,白面具藏戲的動作和唱腔都比較簡單,因此影響也較小。
       如今,我們在拉薩雪頓節上看到的藏戲一般都屬於藍面具藏戲。藏語稱藍面具藏戲為“拔溫布”,主要以演出時演員佩戴藍面具出場而得名。藍面具藏戲由白面具藏戲衍變而來,相傳為藏戲鼻祖湯東傑布(1361~1455)所開創。傳說,湯東傑布在母腹中懷孕60年之久,生出來就是一個白鬍子、白眉毛、白頭發的老頭嬰孩。為解除人們過河的苦難(等待、涉水、翻船、死亡等),湯東傑布邀請山南瓊結的七姐妹,組成劇團演出,以籌資建橋。在當時的演出中,二人扮溫巴(意為獵人或漁夫),二人扮甲魯(意為王子),二人扮拉姆(意為仙女),一人擊鈸。由於演出人員均為女性,且飾演仙女等角色,故百姓稱之為“阿佳拉姆”(仙女姐姐)。
       藍面具藏戲產生後,人們稱之為“新派”。藍面具藏戲擁有獨特的唱腔唱調和綺麗多變的優美舞姿,因此從其產生之日起就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接受。隨著新派的發展,藍面具藏戲形成了以四個藍面具戲班為中心的四大藝術流派,即迥巴、江嘎爾、覺木隆、香巴四大劇團。由此,藍面具藏戲的“新派”也就逐步取代了白面具藏戲的“舊派”。西藏和平解放以後,自治區政府在原藍面具藏戲四大劇團之一的覺木隆藏戲班的基礎上組建了西藏自治區藏劇團,不僅整理演出傳統藏戲,還創作演出了一些現代題材劇碼,使民族優秀文化藝術得到了繼承、保護和發展。

藏戲展演成為雪頓節最為中心的內容03
 
       每年自藏曆七月一日起,一連好幾天,各藏戲團體相繼到羅布林卡和宗角祿康公園的露天戲臺上進行聯合演出。往往藏戲的演出,會把雪頓節推向意想不到的高潮。雪頓節前幾天,國內外遊人慕名而來者數不勝數,通往拉薩的機票和火車票甚是緊張,拉薩各大賓館的入住率幾乎達到100%,許多遊客深感來藏旅遊“一票難求”、“一床難求”。商人們也是很看好雪頓節期間的商機,在節日之前早就做好了物資和商品的儲備。藏戲展演期間,商家們把琳琅滿目的商品搬到了露天舞臺的旁邊,甚是惹人眼球。
       一年一度的藏戲展演活動,吸引了拉薩市方圓幾十裡的藏族群眾前來觀看。他們三五成群,老少相攜,或是肩背各色的包袱,或是手提青稞酒桶、板凳、卡墊等各種用品,稀稀拉拉、浩浩蕩蕩地競相奔赴戲場。僧俗群眾圍繞露天戲臺各自尋找著利便之地,人們有的乾脆搭起了帳篷,支起了圍幔,擺放地毯、卡墊和娛樂用具,親朋好友閒適地圍坐在一起,擺上一路背來的青稞酒、酥油茶,還有自己做的各種藏式點心,準備看戲、玩樂。前來觀光旅遊的國內外遊客,手握相機也擠在其中。展演還沒開始,他們就開始鎂光燈閃閃地拍個不停。總之,整個露天的舞臺被前來觀看的群眾圍得嚴嚴實實的,可以說是水泄不通。
       雪頓節期間,每天大概有十四五支藏戲班子參與演出,有專業的,也有業餘的,有政府的,也有民間的,從上午11點到暮色降臨,舞歌不停,異常熱鬧。演出時,很多藏民一邊聽著藏戲,一邊還有其他娛樂,或是搖動手中的轉經筒,或是撥撚著佛珠,又或是其他的種種行為。在戲劇結束時,有人會給演員們送東西,照例是成袋的青稞、酥油、茶葉等。前來看戲的商人、百姓,會用哈達包裹錢幣,當戲劇演到預定的時間,群眾們會將哈達拋向舞臺,錢幣就會如雨點般的落在演員頭上身上。
       因為劇碼豐富,戲團較多,時間有限,展演只能是選取一部分精品劇碼和精品片段。要是完整地唱下來,一齣戲真還能唱上好幾天呢!這完全取決於演唱者對演出快慢和詳略的掌握。同一劇碼,根據多方情況,既可延伸,演上四五天;亦可收縮,演一二天。要演長,則細唱細作;要演短,則用後臺快板道白,敘述劇情,一下子跳過去。
       在西藏,特別是全藏的農區和半農半牧區,旦凡在藏族群眾集結聚居的較大城鎮、鄉村和寺院中,都有自己的藏戲團體。在拉薩雪頓舉行藏戲展演活動的同時,西藏各地的藏戲團體,甚至是帶有一點表演性質的藝術團體,都會因此而活躍起來。
       在參加完拉薩的雪頓節後,外地劇團都要回到本地區去獻藝。有的,還要到各地做巡迴演出。各地群眾把每年來參加拉薩雪頓獻演的團體演出,當作“吉祥之兆”,預示著一年的豐收興旺和萬事如意,所以人們都歡天喜地去爭著邀請和迎接。人們背著糌粑口袋、青稞酒壺和燒茶用的“漢陽鍋”等,傾家、傾村、傾城地出動,扶老攜幼,近的徒步翻山,遠的騎馬涉河,熙熙攘攘,絡繹不絕,有的還自吟自唱,邊走邊舞,紛紛趕來觀看演出。

力圖從表演程式上看懂藏戲04
 
       藏戲是地方性很強的藝術樣式,由於完全用藏語演繹,非藏語的觀眾往往一邊看熱鬧,一邊猜測著表演的內容,很難有深入地瞭解。但如果知道了大致流程式後,再欣賞時就會有撥雲見日的興奮感。
       在長期演變、發展的歷史過程中,藏戲在演出上逐步形成了一些在任何劇碼中都相對固定的人物角色和演出程式。如,“溫巴”手拿五色彩箭,頭戴畫有噴焰末尼圖的藍面具;“甲魯”手拿弓箭,穿著王子服飾,頭飾國政七寶圖案;“拉姆”著古代婦女之裝束,戴仙女頭飾。這三類人物,基本上在任何劇本中都是如此。在表演的程式上,基本上都包括三大部分:
       首先是開場戲,藏語叫“頓”,有的也叫“阿若娃”。開場戲主要是祈祝吉祥,頌揚為民造福的藏戲鼻祖湯東傑布。在過去西藏的民間藏戲活動中,都把湯東傑布作為戲神來供奉祭祀。藏戲演出場地中心都供有湯東傑布的塑像或唐卡畫像,看戲的觀眾捐贈東西時,也首先要向湯東傑布神像獻哈達。演員們均是拿出自己的絕技巧活,各顯能耐,通過韻白、演唱、舞蹈等形式來表演,王子和溫巴逗趣打諢,藉以吸引觀眾。
       其次,是正戲,藏語叫“雄”。在開場戲之後,先是戲師(團長)講解劇情。之後,劇中人物幾乎傾巢出動,自始至終站都在了露天的舞臺上。有其他角色登臺演出時,他們隨即伴唱、伴舞。期間,各種情形甚是微妙,不禁使人感歎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對於藏戲,先且不論其他,就說其唱腔之動人高亢、獨白之抑揚頓挫、臉譜之神奇瑰麗、服飾之古樸肅穆、舞姿之優美動人,就足以震撼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在演出的過程中,藏戲自始至終貫穿著舞蹈,唱腔也曲折多變,甚是別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演員們身上除了五彩的服飾外幾乎沒有任何化妝,其他表演所需的要素全部以面具來替代。佩戴不同類型的面具,即可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身份和形象,善惡忠奸、老少中青、社會關係等等人物形象的千姿百態、萬種風情盡在其中。比如,藏戲中的“溫巴”,一般指勞動人民,戴藍面具。隱士喇嘛,一般為白鬍子,戴黃面具。扮演的“父親”角色,是黑鬍子,戴紅面具。母親,則戴綠面具。鬼,代表戲劇中的反面人物,則戴黑面具。在藏戲中,一般用白色面具代表純潔,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其他,用半黑半白的面具多形容兩面三刀的性格,用青面獠牙的面具形容妖魔。村民老人的面具則用白布或黃布縫製,眼睛、嘴唇處挖一個窟窿,以示樸實敦厚。
       最後,是吉祥尾聲,藏語叫“紮西”。一般來講,均是以傳統藏戲《諾桑王子》中的達仁長調唱腔,和以鼓鈸伴奏,誦唱吉祥祝福之詞。

藏戲走向何方05
 
       演出的劇碼,最為著名的要屬《文成公主》、《朗薩姑娘》、《蘇吉尼瑪》、《頓月頓珠》、《赤美更登》、等八大藏戲。除此之外,還有《雲乘王子》等。其中,《文成公主》為大家最為熟悉。其餘各劇,有反映現實生活者,有取材於民間故事者,更多的是改編於佛經故事。拿《赤美更登》來說,它講述了赤美更登王子施捨救人,瞞著他的父王將鎮國之寶施捨出去,遭受流放致使妻離子散、雙目失明,最後由於佛神之護佑,又化危為安,眼睛得以複明的故事。實際上,全劇主要宣揚了人生無常、佈施積德的佛教思想。
       其實,在傳統的藏戲中,或多或少地都充斥著佛教的觀念和思想。從藏戲形成、發展的環境來看,它無處不受到藏傳佛教的浸染和影響。在藏戲中,許多劇本反映的時空都是神、人、魔,天上、地上、地下三種並存因素的結合體,由於空間開闊,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的輻射力也就較為強烈。
       隨著時代的變遷,藏戲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樂器的運用上,現代的藏戲表演不僅使用傳統的鼓和鈸,而且還加入了大提琴、小提琴、揚琴等現代音樂元素。在劇本的創作上,很多與現實題材銜接的新作大量湧現。今年,西藏自治區藏劇團為慶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特別新編的藏戲《金色的家園》就是一例。這部劇本,主要講述藏族大學生頓珠紮西頂住各方壓力,克服重重困難為家鄉修建水渠的故事,集中反映了藏族傳統觀念與現代社會的碰撞。隨著西藏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得到了有效的繼承、保護、弘揚和發展,藏戲這種古老的戲曲藝術形式也正在放飛著耀眼的文化光芒。
Read 1175 times Last modified on 週二, 07 七月 2015 16:41
Super User

Sed nec scelerisque sapien. Aenean aliquam et nisl eu efficitur. Nunc lobortis condimentum justo. Proin hendrerit, massa sit amet vehicula blandit, enim eros volutpat mi.

Website: mytracks.hk/
Log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