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戶外旅行的老羅說,他現在去哪裡都不用訂酒店了,因為他有了一個花花綠綠的“移動城堡”。自從有了戶外旅行的帳篷,他走到哪裡都要誇一番,甚至堅持這絕對不比哈爾邦的城堡差。
Lao Luo, who likes outdoor travels, said that wherever he went, he did not need to book a hotel room because he had a multicolored “mobile castle”. Ever since he got the outdoor traveling tent, he likes to brag about it wherever he goes and insists that even the Hall's castle is no better than his tent.
犛牛毛編成的繩用以支撐帳篷;犛牛角是帳篷樁,用以固定帳篷,也有用羚羊角或木樁來固定的;牛、羊毛用以織帳篷料。在搭建固定帳篷時,牧民們會按照傳統習俗將帳門朝東。帳房中央放上火爐子,用以取暖做飯;正中帳篷壁上供上神龕、佛經、酥油燈等;南側擺放著食品等日常用品,還兼作廚房;北側則主要擺放藏被、藏毯等家居用品,是家中的“廳堂”。
這個被老羅稱為旅途中的“愛人”的帳篷輕巧、便利,不住酒店可以節約下大量的電、水以及人力等資源,因此是一種非常環保的方式。在戶外搭個帳篷,利用大自然的光、熱和水,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他也鼓勵身邊喜愛戶外探險的朋友們不去入住酒店。而在青藏高原那片驢友們最熱愛的土地上,也有無數古老的帳篷,那是西藏牧民們賴以生存的家,牧民們臨水而居逐漸演化成了今日低碳旅行者的出行方式,這些走到哪裡就帶到哪裡、被反復使用的帳篷簡直就是身擔低碳責任的“輕騎兵”。
黑帳:牧人最樸實的家
納木錯湖邊有一個帳篷城,黑色間或白色的帳篷密密地安紮在湖的一側,當最後一顆流星劃過那寂靜的夜空,黎明驅走了最後一道黑暗,遠處山崗上的霞光就將朵朵雲彩染紅了,陽光衝破那雲層,初照在碧綠的草地上,晶瑩的露珠閃閃發亮,山谷開滿的格桑花芬芳四溢,潔白的羊群似乎像一顆顆從藍天拋灑的珍珠,牧人的帳篷在藍天與悠悠白雲間流動。
眼前的景象簡直讓人震驚,數不清有多少頂帳篷,樣式又五花八門,到處都彌漫著炊煙。我們打聽了一下,三天前這裡還是一片空曠的草場呢!三天,居然就建立起來了一座帳篷城!達娃多吉熱情地接待了我。一路上,他指著湖邊的帳篷給我做了詳細的介紹。這裡的帳篷大多為黑色,偶爾在巨大黑色帳篷旁邊安紮了小而潔的白色帳篷。黑色牛毛帳篷通稱“黑帳”,平面呈不規則的方形或長方形,是用犛牛的長毛織成的。犛牛毛編成的繩用以支撐帳篷;犛牛角是帳篷樁,用以固定帳篷,也有用羚羊角或木樁來固定的;牛、羊毛用以織粗氆氌,藏語叫做“日雅”,而帳篷由粗氆氌縫製而成。粗氆氌每幅寬約30釐米,長短由帳篷的大小而定。將若干幅“日雅”拼接縫合成兩大片,然後圍成帳篷。帳篷的大小根據人們經濟條件和家庭人口狀況而定,一般縫製一頂帳篷需“日雅”20、30幅,也有的需要40、50幅。帳篷越大,需要的“日雅”數量越多。由於牛毛帳篷呈黑色,故稱“黑帳”。也有的人家為了美觀,用羊毛從帳篷門到篷頂,一直延伸到後壁,形成一條白色的寬頻,叫做“白尾巴”。
帳篷由篷頂、四壁、橫杆、撐杆、橛子等部分構成。篷頂正中是天窗,天窗是用兩塊較大的“日雅”縫合而成,中間部分留一塊長寬大約都為60釐米的空隙,搭在蓬頂上形成的。天窗起通風、採光的作用,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充當這個移動居室裡的煙囪。藏族同胞們會準備一塊蓋布,白天打開,夜晚蓋上,可防雨和冷風進入帳篷內。篷頂與四壁交接處的四角和四邊的中部各縫有一根長繩,通常有8根,稱為“瓊塔”,繩長7至10多米,一般是由結實的牛毛繩或牛皮繩製成。帳篷四壁的底部還有若干小繩扣,用來固定橛子,一般隔30、40釐米一個。帳篷的“門”大多是左右帳“壁”重疊合攏來充當(其中一端晚上用橛子固定,白天可撩起,另一端則始終固定);有時是一道可掀開的簾子,平時合上,進出掀開。 藏民族歷來不喜歡黑色,即使製作帳篷也不例外。他們忌諱黑色與黑色對接,因而在兩片黑色帳篷料之間必鑲上白色的帳篷料。有些地區的藏族同胞喜歡在黑色的帳篷外部、頂部貼上一些白色的花紋,以裝點單調的黑色帳篷。
每當搭建起一頂帳篷時,藏族同胞就要在帳前掛起祈願的經幡,祈佑水草豐美、眾生安樂。在炎熱的氣候下,牛毛帳篷會變得鬆軟,草原的風就可以很輕鬆地穿過帳隙,給帳內帶來清涼。而在寒冷的天氣裡,帳篷又會變得緊縮,利於遮風擋雨,這就是它最大的特點。
就在我們到達的第二天下午,天空下起了大雨,而且還夾雜著冰雹。我有意要看看黑帳篷的漏水情況,專程來到最大的黑帳篷裡看了看,真的很意外,並不是像我想像的那樣帳篷裡到處都是水,僅僅在帳篷的邊緣有些水窪——雨水是順著牛毛帳篷外側纖細的牛毛流下來的,而帳篷裡側是乾燥的。
由於它是天然材料織成,十分耐用,據說一頂黑帳篷要用上幾十年,是一代人的住所。牧民們搭帳篷的技藝堪稱一絕。我想看看他們是怎麼搭起帳篷的,達娃多吉找來幾個人一起幫忙,隨便找到一塊平坦的草坪,周圍打上八個木樁,粗粗的繩子在木樁上一拴一拉,黑帳篷就乖乖地豎了起來。這之間大概只有十來分鐘。
白帳:可以居住的藝術品
除了常見的黑帳篷外,藏式帳篷裡還有樣式更美觀的白帳篷。白帳篷一般為羊毛織的,也有布料的,因為在牧區,羊毛很容易得到,因而布做的白帳篷更珍貴些。富裕牧民在小範圍內機動遊牧時經常使用。到了春夏之秋產羔時當作羔圈,防止羊羔被凍;還有到鹽湖馱鹽時攜帶,既保暖又輕便。白布帳篷是用棉布縫製,牛毛花繩壓線,並留有繩扣,以便連接撐開帳篷的繩子。上乘的布帳篷都有頂蓋來防雨,裝飾如華蓋。如果天氣悶熱,帳壁可以卷起,這樣一來帳篷就在四周繩子的牽引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太陽傘。讓帳內的人充分享受陰涼。布帳分為大母帳、小母帳、官帳、花帳、灶帳、修行帳等等。
白帳篷不僅僅是用於居住,接待客人,許多帳篷還可以說是藝術品,就式樣而言,有方形的、三角形的、圓形的,更精美的在於圖案,在白布上以堆繡的製作方式,將各種圖案縫製在帳篷上,大多數為吉祥八寶圖,帳面縫有八瑞圖、摩尼寶、花卉、鵬或雪獅等圖案。隨著新材料的發展和製作手段的改進,帳篷的式樣、款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寬敞明亮,每年的香浪節、賽馬會等節慶活動是藏族人展示自己白帳篷的好機會,大家逛林卡時在地上紮一個白色的美麗帳篷,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讚賞。 關於白帳篷,達娃多吉還給我說了當地的一個習俗。女孩到18歲,家裡就給她支上用白犛牛毛織的白帳篷,女孩單獨住在白帳篷裡,有心意的男子每逢夜晚,就可以在這白帳篷與女孩幽會。女孩的婚事確定之後,男子就得在女孩家放牧三年。三年之後,女孩的父母贈送女兒女婿100頭犛牛,分家另過。所以我們來的時候看到一些黑帳篷旁紮有很多的白帳篷,原來就是這個意思。
“人合倫理,帳門朝東”
達娃多吉帶我們看了所有的帳篷,都是臨水而建,這是我們在戶外旅行都知道的。除此之外,遊牧民族搭建帳篷還要選擇水草茂盛、易於放牧和生活的地方。牧民對選址的標準有形象的說明,要選“東如開放、南像堆積、西如屏障、北像垂簾”的地方,或者要選“靠山高低適中,正前或左右有一股清泉流淌”的地方。位址選好後,帳門朝東,這是遵循祖先傳下來的習俗慣制。有諺雲:“人合倫理,帳門朝東”。搭建時,將帳篷頂部四角的“瓊塔”繩拉向遠處,系於釘好的木橛(也有用鐵樁或較直的羊角作橛)上,然後在帳篷中架一根木杆作橫樑頂住篷頂,用兩根立柱支撐橫樑兩端,接著調整四周拉繩的鬆緊即可將帳篷固定。最後用橛子釘住帳篷四壁底部的小繩扣,使帳篷四壁繃緊、固定。帳篷搭建好後,為擋寒風,有的人家在帳篷內用草皮砌一圈高約一尺的矮牆,有的則在帳篷外用草皮或牛糞圍一圈一米高的矮牆擋風。牛毛帳篷防雨防雪,經久耐用,一頂好的帳篷可用幾十年。牛毛帳篷還可自如地加大或變小。如家庭人口增多,可將“瓊塔”繩下移,在帳篷底邊接上一截,帳篷內的使用面積便增加,反之則變小。
搭好之後,女子們會在帳房中央放上火爐子,用以取暖做飯;正中帳篷壁上供上神龕、佛經、酥油燈等;南側擺放著食品等日常用品,還兼作廚房;北側則主要擺放藏被、藏毯等家居用品,是家中的“廳堂”。這都是有藏族同胞世世代代延續下來的規矩的。
傍晚在帳篷內,大夥兒圍在灶旁,喝上一碗飄香的淨奶,吃點優酪乳,是最美不過的享受。天色漸漸暗下來,外面的喧囂聲慢慢停下來,偶爾能聽見幾聲犬叫,從帳窗看去那遙遠的星際,繁星點點,想數也數不清。第二天醒來,只見陽光依然照在頭頂上,帳房內外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這個被老羅稱為旅途中的“愛人”的帳篷輕巧、便利,不住酒店可以節約下大量的電、水以及人力等資源,因此是一種非常環保的方式。在戶外搭個帳篷,利用大自然的光、熱和水,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他也鼓勵身邊喜愛戶外探險的朋友們不去入住酒店。而在青藏高原那片驢友們最熱愛的土地上,也有無數古老的帳篷,那是西藏牧民們賴以生存的家,牧民們臨水而居逐漸演化成了今日低碳旅行者的出行方式,這些走到哪裡就帶到哪裡、被反復使用的帳篷簡直就是身擔低碳責任的“輕騎兵”。
黑帳:牧人最樸實的家
納木錯湖邊有一個帳篷城,黑色間或白色的帳篷密密地安紮在湖的一側,當最後一顆流星劃過那寂靜的夜空,黎明驅走了最後一道黑暗,遠處山崗上的霞光就將朵朵雲彩染紅了,陽光衝破那雲層,初照在碧綠的草地上,晶瑩的露珠閃閃發亮,山谷開滿的格桑花芬芳四溢,潔白的羊群似乎像一顆顆從藍天拋灑的珍珠,牧人的帳篷在藍天與悠悠白雲間流動。
眼前的景象簡直讓人震驚,數不清有多少頂帳篷,樣式又五花八門,到處都彌漫著炊煙。我們打聽了一下,三天前這裡還是一片空曠的草場呢!三天,居然就建立起來了一座帳篷城!達娃多吉熱情地接待了我。一路上,他指著湖邊的帳篷給我做了詳細的介紹。這裡的帳篷大多為黑色,偶爾在巨大黑色帳篷旁邊安紮了小而潔的白色帳篷。黑色牛毛帳篷通稱“黑帳”,平面呈不規則的方形或長方形,是用犛牛的長毛織成的。犛牛毛編成的繩用以支撐帳篷;犛牛角是帳篷樁,用以固定帳篷,也有用羚羊角或木樁來固定的;牛、羊毛用以織粗氆氌,藏語叫做“日雅”,而帳篷由粗氆氌縫製而成。粗氆氌每幅寬約30釐米,長短由帳篷的大小而定。將若干幅“日雅”拼接縫合成兩大片,然後圍成帳篷。帳篷的大小根據人們經濟條件和家庭人口狀況而定,一般縫製一頂帳篷需“日雅”20、30幅,也有的需要40、50幅。帳篷越大,需要的“日雅”數量越多。由於牛毛帳篷呈黑色,故稱“黑帳”。也有的人家為了美觀,用羊毛從帳篷門到篷頂,一直延伸到後壁,形成一條白色的寬頻,叫做“白尾巴”。
帳篷由篷頂、四壁、橫杆、撐杆、橛子等部分構成。篷頂正中是天窗,天窗是用兩塊較大的“日雅”縫合而成,中間部分留一塊長寬大約都為60釐米的空隙,搭在蓬頂上形成的。天窗起通風、採光的作用,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充當這個移動居室裡的煙囪。藏族同胞們會準備一塊蓋布,白天打開,夜晚蓋上,可防雨和冷風進入帳篷內。篷頂與四壁交接處的四角和四邊的中部各縫有一根長繩,通常有8根,稱為“瓊塔”,繩長7至10多米,一般是由結實的牛毛繩或牛皮繩製成。帳篷四壁的底部還有若干小繩扣,用來固定橛子,一般隔30、40釐米一個。帳篷的“門”大多是左右帳“壁”重疊合攏來充當(其中一端晚上用橛子固定,白天可撩起,另一端則始終固定);有時是一道可掀開的簾子,平時合上,進出掀開。 藏民族歷來不喜歡黑色,即使製作帳篷也不例外。他們忌諱黑色與黑色對接,因而在兩片黑色帳篷料之間必鑲上白色的帳篷料。有些地區的藏族同胞喜歡在黑色的帳篷外部、頂部貼上一些白色的花紋,以裝點單調的黑色帳篷。
每當搭建起一頂帳篷時,藏族同胞就要在帳前掛起祈願的經幡,祈佑水草豐美、眾生安樂。在炎熱的氣候下,牛毛帳篷會變得鬆軟,草原的風就可以很輕鬆地穿過帳隙,給帳內帶來清涼。而在寒冷的天氣裡,帳篷又會變得緊縮,利於遮風擋雨,這就是它最大的特點。
就在我們到達的第二天下午,天空下起了大雨,而且還夾雜著冰雹。我有意要看看黑帳篷的漏水情況,專程來到最大的黑帳篷裡看了看,真的很意外,並不是像我想像的那樣帳篷裡到處都是水,僅僅在帳篷的邊緣有些水窪——雨水是順著牛毛帳篷外側纖細的牛毛流下來的,而帳篷裡側是乾燥的。
由於它是天然材料織成,十分耐用,據說一頂黑帳篷要用上幾十年,是一代人的住所。牧民們搭帳篷的技藝堪稱一絕。我想看看他們是怎麼搭起帳篷的,達娃多吉找來幾個人一起幫忙,隨便找到一塊平坦的草坪,周圍打上八個木樁,粗粗的繩子在木樁上一拴一拉,黑帳篷就乖乖地豎了起來。這之間大概只有十來分鐘。
白帳:可以居住的藝術品
除了常見的黑帳篷外,藏式帳篷裡還有樣式更美觀的白帳篷。白帳篷一般為羊毛織的,也有布料的,因為在牧區,羊毛很容易得到,因而布做的白帳篷更珍貴些。富裕牧民在小範圍內機動遊牧時經常使用。到了春夏之秋產羔時當作羔圈,防止羊羔被凍;還有到鹽湖馱鹽時攜帶,既保暖又輕便。白布帳篷是用棉布縫製,牛毛花繩壓線,並留有繩扣,以便連接撐開帳篷的繩子。上乘的布帳篷都有頂蓋來防雨,裝飾如華蓋。如果天氣悶熱,帳壁可以卷起,這樣一來帳篷就在四周繩子的牽引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太陽傘。讓帳內的人充分享受陰涼。布帳分為大母帳、小母帳、官帳、花帳、灶帳、修行帳等等。
白帳篷不僅僅是用於居住,接待客人,許多帳篷還可以說是藝術品,就式樣而言,有方形的、三角形的、圓形的,更精美的在於圖案,在白布上以堆繡的製作方式,將各種圖案縫製在帳篷上,大多數為吉祥八寶圖,帳面縫有八瑞圖、摩尼寶、花卉、鵬或雪獅等圖案。隨著新材料的發展和製作手段的改進,帳篷的式樣、款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寬敞明亮,每年的香浪節、賽馬會等節慶活動是藏族人展示自己白帳篷的好機會,大家逛林卡時在地上紮一個白色的美麗帳篷,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讚賞。 關於白帳篷,達娃多吉還給我說了當地的一個習俗。女孩到18歲,家裡就給她支上用白犛牛毛織的白帳篷,女孩單獨住在白帳篷裡,有心意的男子每逢夜晚,就可以在這白帳篷與女孩幽會。女孩的婚事確定之後,男子就得在女孩家放牧三年。三年之後,女孩的父母贈送女兒女婿100頭犛牛,分家另過。所以我們來的時候看到一些黑帳篷旁紮有很多的白帳篷,原來就是這個意思。
“人合倫理,帳門朝東”
達娃多吉帶我們看了所有的帳篷,都是臨水而建,這是我們在戶外旅行都知道的。除此之外,遊牧民族搭建帳篷還要選擇水草茂盛、易於放牧和生活的地方。牧民對選址的標準有形象的說明,要選“東如開放、南像堆積、西如屏障、北像垂簾”的地方,或者要選“靠山高低適中,正前或左右有一股清泉流淌”的地方。位址選好後,帳門朝東,這是遵循祖先傳下來的習俗慣制。有諺雲:“人合倫理,帳門朝東”。搭建時,將帳篷頂部四角的“瓊塔”繩拉向遠處,系於釘好的木橛(也有用鐵樁或較直的羊角作橛)上,然後在帳篷中架一根木杆作橫樑頂住篷頂,用兩根立柱支撐橫樑兩端,接著調整四周拉繩的鬆緊即可將帳篷固定。最後用橛子釘住帳篷四壁底部的小繩扣,使帳篷四壁繃緊、固定。帳篷搭建好後,為擋寒風,有的人家在帳篷內用草皮砌一圈高約一尺的矮牆,有的則在帳篷外用草皮或牛糞圍一圈一米高的矮牆擋風。牛毛帳篷防雨防雪,經久耐用,一頂好的帳篷可用幾十年。牛毛帳篷還可自如地加大或變小。如家庭人口增多,可將“瓊塔”繩下移,在帳篷底邊接上一截,帳篷內的使用面積便增加,反之則變小。
搭好之後,女子們會在帳房中央放上火爐子,用以取暖做飯;正中帳篷壁上供上神龕、佛經、酥油燈等;南側擺放著食品等日常用品,還兼作廚房;北側則主要擺放藏被、藏毯等家居用品,是家中的“廳堂”。這都是有藏族同胞世世代代延續下來的規矩的。
數千年來,藏北牧人擇草而牧、擇水落帳,沒有固定的居所。家,就是一頂牛毛帳篷。
傍晚在帳篷內,大夥兒圍在灶旁,喝上一碗飄香的淨奶,吃點優酪乳,是最美不過的享受。天色漸漸暗下來,外面的喧囂聲慢慢停下來,偶爾能聽見幾聲犬叫,從帳窗看去那遙遠的星際,繁星點點,想數也數不清。第二天醒來,只見陽光依然照在頭頂上,帳房內外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