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介紹
在西藏,節日眾多。不過說起全民皆「嗨」的節日,藏歷新年毫無疑問是當地的「節日之王」。 藏歷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與漢族的農歷新年大致相同。每年的藏歷年都是根據藏歷推算出來的。從藏歷元月一日開始,到十五日結束,持續十五天。因為全民信仰佛教,節日活動洋溢著濃厚的宗教氣氛,是一個娛樂、慶祝和祈禱兼具的民族節日。節日從前奏到正式開始,都是那麼熱鬧紅火。為迎接新年而舉行各類大小民俗活動十分繁多,這個機會正好是瞭解西藏民間迎民俗的好時機。
在這個隆重的節日里,都有哪些極具特色的事物和習俗呢?我們不妨來一一盤點。
迎接:全民購物季,堪比「雙十一」
「雙十一」已經成了網購族「敗家」的一個年度盛典。在全民皆瘋狂的購物節日,甚至出現了各種「防老婆敗家的怪招攻略」。而在西藏,藏歷年前夕,也是當地群眾的購物季。在街頭巷尾,經常會看到人們拎著大包小包。與其他地區不同,在這個購物季里,添置新物是理直氣壯地,是全民全家齊行動的「大活動」。
新年的準備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開始了。除了酥油、奶渣、哈達外,很多過年必備的民族特色家當是一定一定要購置的。
切瑪盒:這是一個家家戶戶必備的一五穀鬥,在繪有彩色花紋的木盒里左右分別盛放炒麥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
孜卓:用酥油製作的彩花板,被插在切瑪盒里。
青苗:把青稞種子放在小花盆里用水浸泡,使其在新年時節長出一、二寸長的青苗。在新年伊始,「切瑪盒」和「青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禱來年五穀豐登。
香布:是藏式建築的一種特殊裝飾,一年更換一次。而這種五彩綢布懸掛在門窗上部,顏色大氣而鮮艷,風吹來時,「香布」飄然撩起,讓建築變得更加靈動。一般藏歷新年三十當天,家家戶戶就會將自家藏式房屋的門、窗上都換上嶄新的「香布」。
塔覺:就是俗稱的「經幡樹」。 顧名思義就是將五彩經幡縫在樹枝上。依照習俗,把這樣的「經幡樹」插在屋頂上,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穀豐登、吉祥如意,每年藏歷新年時要更換一次。經幡樹的製作工藝需要將長方形的布、麻紗或絲綢上印以「風馬旗」圖案,由製作「經幡樹」的師傅按照從上至下藍、白、紅、綠、黃五種顏色的順序縫製在樹枝上。這樣的順序不能隨意調換,因為各種顏色的經幡有著天地自然的象徵,分別代表了藍天、白雲、火焰、綠水和黃土,是人們將美好願望寄託自然,敬畏天地的一種表現。
卡賽:一種用白麵、酥油炸成的麵食,是藏族家庭過藏歷年期間招待客人、供奉神案的必需品。分為耳朵形、蝴蝶形、條形、方形、圓形等各種形狀,塗以顏料,裹以砂糖。既是裝飾神案的藝術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餚。
除了必備的特色年貨之外,當藏歷新年日益臨近時,不少市民忙著打掃房間,裝飾房子,購置新家居。羅布大哥在夏天的時候買了新房並裝修好:「我們和長輩一起住,所以還是選擇了藏式裝修。過年之前,我們還要再買些藏式傢具。我計劃著,新年前我們就可以入住了。等過年的時候,會請親友來家裡做客,相信大家都會喜歡我的新房子的!」
當然,除了傢具,當地群眾還會為自己購置新衣。特別具有節日效應的購物活動就是去金銀首飾店加工或購買心儀的金銀首飾。
在珠寶店購買或加工珠寶的大部分顧客是農牧民。這些年農牧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手頭的現金也在逐年增加,他們過年前都要到拉薩購買年貨,珠寶首飾是必不可少的購置物品。
在八廓街附近的一家首飾加工店內,來自那曲的牧民德清說她今年賣蟲草和氂牛乳製品掙了不少錢,所以打算把一對小耳環再添加點金子和紅珊瑚,重新打成一枚戒指。店裡的老闆也高興地說:「藏歷年快到了,這段時間的生意很旺,不少客人都來店裡訂做首飾,現在每天的收入都是平時的幾倍。」
除了金飾大賣以外,紅珊瑚、綠松石、象牙等「藏飾三大件」也同樣熱銷。來自四川甘孜州的珠寶商人大羅布特地在藏歷新年之前又進了一批新貨,雖然現在紅珊瑚和象牙都漲價了,可以還是有不少人過來購買。
整個十二月的西藏,都沈浸在一片「買買買」的歡樂中。
藏歷二十九:點起火把驅百鬼
每年正值藏歷的二十九,盛況空前的「節日之王」——藏歷新年正式拉開了序幕!按照藏族習俗,二十九晚上全家人要歡聚在一起,吃「古突」,舉行驅鬼儀式。
在西藏拉薩市北郊奪底鄉里,旦增大哥全家人正忙著為晚飯前的「驅鬼」儀式做著準備。在「驅鬼」儀式前,人們都會將晚飯要吃的「古突」準備好。「古突」就是一種特殊的面疙瘩湯。添加了肉、蘿蔔絲、青稞、蔬菜等食物,還會將8種代表不同意義的物品包進去。
在等待「古突」煮熟的一段時間里,旦增大哥的愛人卓瑪大姐發給每人一個糌粑團。大家把糌粑團放在手臂、後背、前胸、腰腿等各處擦一擦,搓一搓,滾一滾,寓意是除去晦氣,帶走疾病。搓完糌粑團後,大家用手使勁捏,在糌粑團上留下手指印。再將留有手指印的糌粑和早已用糌粑做好的魔鬼一起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盆子里。
「古」即九,這裡指二十九,「突」即突巴,是一種面粥。藏族臘月二十九吃古突以示除舊迎新。旦增大哥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古突」。突巴團里分別包有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硬幣,代表「心腸硬」、「刀子嘴」、「心腸軟」、「黑心腸」、「發大財」。吃到這些東西的人要即時吐出,引得眾人大笑,增添除夕歡樂氣氛。在這一天,「古突」不能全部吃光,一定要在碗里留一點。
晚上八點,「驅鬼」儀式正式開始!男主人旦增大哥把驅鬼用的火把——「律」點燃,然後圍著屋子轉一圈,用藏語大聲喊著:「出來吧,出來」;另一人捧著裝有糌粑團和「古突」的盆子緊跟其後,最後面跟著一人放鞭炮,大家進進出出,走來走去,齊聲喊著:「驅鬼喲,驅鬼喲……」。然後全家人走到村裡的十字路口,把盆放在地上,將火把扔在盆里。這樣,就完成了「驅鬼」儀式,預示著來年平平安安。
「要在村中的十字路口燒,就是為了讓‘鬼’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旦增大哥說。
在此起彼伏的震耳爆竹聲中,火焰越燒越旺,越燒越高,抬頭望去,煙花綻放,火樹銀花。當火堆燃盡,送鬼儀式結束,人們紛紛返家。按照藏族習俗,回家的路上不能回頭看,否則會把剛送走的鬼又引回家。
回到家門前的「驅鬼勇士」們唱起了歌:
大門就是黃金的門,
潔白的「香布」是天上的雲;
松兒石的門檻多美麗,
如意樹的門極亮堂。
吉祥的大門朝向東,
日月的光輝照滿家;
招財引福全滿堂,
福氣上升高又高。
我們趕走家中的鬼,
邪氣晦氣全滅亡;
乾乾淨淨回來了,
請給我們開大門。
伴隨著古樸而快樂的歌聲,藏歷新年重要的驅鬼儀式就在這種極其獨特的節日氛圍中結束了,孩子們放起鞭炮,歡快地迎來吉祥的新年!
大年初一:吃美食,搶「金水」
藏歷大年初一,有人在凌晨時分起床,到河邊冒著刺骨的寒風爭挑第一桶水,第一桶水被稱為金水,第二桶水稱為「飲水」,這水被人們認為是人畜食用的吉祥之水。
在拉薩地區,當太陽升起時,盛裝的人們按長幼次序已吃完幾道節日食品。比如「夏毛毛」——一種肉餡的藏式水餃。還有特色的甜食「楚瑪」,這是一種用人參果和紅糖熬制的果醬。吃的時候,把果醬澆在醇香的酸奶上,冷熱的交融,酸甜的碰撞,吃起來讓人感覺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剛剛吃過早餐,鄰居間就要挨戶端切瑪盒、敬青稞酒,獻哈達,高聲念頌:「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此後,全家會閉門歡聚,鄰里之間不再相互串門。大年初一,許多信仰佛教的農牧民還到拉薩的大昭寺進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大年初二:穿起盛裝去拜年
到了大年初二,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走親訪友的人們。 「洛薩扎西德勒(新年快樂)!」滿滿的祝福溫暖著每個人的心。大家都會捧起五穀鬥互送新年祝福:
「扎西德勒彭松措!」(願吉祥如意美滿!)
「阿媽巴珠工康桑!」(願女主人健康長壽!)
「頂多德瓦吐巴秀!」(願歲歲平安吉利!)
「朗央總久擁巴秀!」(願年年這樣歡聚!)
拜年時,男主人雙手捧著「切瑪」向客人祝福,客人用手捏取「切瑪盒」里的一點糌粑、青稞向天空拋灑,然後在嘴裡嘗一點,祝賀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接著,女主人提著披掛哈達的銅壺,頻頻向客人敬酒。節日期間,到處都在祝福,到處都在敬酒,到處都在歌舞狂歡,不管認識不認識,不喝三碗不准通過。香醇的青稞酒,伴著熱情,美醉了眾人……
在這一天,人們都身著盛裝。許多藏族同胞都會把平日里珍藏的、祖傳的水獺皮鑲邊的藏袍穿起來,把閃耀的金銀珠寶全都佩戴上。這時是一個「最炫民族風」服飾的大展示。歡聲笑語圍繞著整個城市,美麗的藏家姑娘羞澀的笑容與早春的時節的暖意融融相得益彰。
大年初三:全民娛樂嗨翻天
在藏歷的大年初三,人們都要很恭敬地敬奉「屋脊神」。這天,人們都登上各家的屋頂,把嶄新的經幡插在屋頂上,然後煨燃柏枝,向空中拋灑糌粑。經幡飄動,「桑煙」裊裊,傳達著人們的美好祈願……
依照習俗,這一天,拉薩一般都會舉行賽馬比賽,羅布林卡、宗角祿康公園還會有藏戲歌舞表演。在廣大農牧區,還將舉行新馬馱鞍儀式、賽馬、拔河、投擲、唱歌、跳舞、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人們盡情玩樂,盡情狂歡……新年的歡樂活動將一直持續到藏歷正月十五。
TIPS
拉薩邀你到藏家過藏歷新年
藏歷新年,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佈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申報的「藏歷年」入選,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的藏歷新年,剛好和春節一天,都是在2月19日,這樣的民族節日,你們不想趁著春節假期親自過來體驗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