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介紹

公元13 世紀上半葉,工布地區面臨外地入侵,工布阿傑王積極號令,全面動員工布地區人民參軍參戰。但工布地區離拉薩路途遙遠,且都是羊腸小道,軍隊遠徵,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返回家鄉,阿傑王當即決定把藏歷新年提前到十月初一。將士們在出征前開懷暢飲,與家人團聚,出征後英勇作戰,所向披靡,最終大獲全勝。工布新年由此誕生傳承開來……

文/圖 史衛靜

裊裊桑煙迎新年

冬日的清晨,萬籟俱靜。

陽光如金色地毯般一寸一寸鋪展開來,尼洋河畔的卡斯木村沈浸在一派安詳中。

2014年11月22日,西藏林芝地區工布新年的大年三十,和內地不同,這裡沒有不絕於耳的鞭炮聲響,沒有充斥鼻腔的硝煙味道,沒有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少了令人心煩意亂的喧囂,一切活動都在一種莊重的氛圍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雖也不乏熱鬧,卻更多了幾分令人安心的滋味。

站在山頂俯瞰整個村莊,朝陽有詩情,晨曦有畫意,油畫般的壯闊景致惹人失聲贊嘆。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期盼中家家戶戶忙碌準備早飯,升起陣陣炊煙的景象卻始終沒有出現,心中不免有些悵惘。活動著凍得冰冰涼的手腳,不甘心離去。

終於,視野里飄出一線讓人興奮的朦朧。一縷青煙突兀地橫插進畫面中來,遠處剛剛掛起的經幡和熊熊燃燒的桑火都清晰地表明,這繚繞的煙,不是炊煙,而是桑煙——既現實又虛幻,既濃烈又淡然。隱隱地,香草味在清冷純淨的空氣中瀰漫、擴散。

據說,桑煙會向諸神訴說煨桑者的心願,而煨桑過程中燃燒松柏枝等所產生的香氣,不僅會給人清新、舒適的感覺,對神也是一種敬奉。希望被供奉的神聞到後也會因感覺快樂而降福給敬奉它的人。

此情此景中,桑煙,也立時有了炊煙一般的寧靜與溫暖。

你聽,是誰在輕輕吟誦:

「裊裊桑煙飛向天邊,

桑煙里徬彿有神的容顏。

借這縷飄蕩的桑煙我向神說:

神靈啊——

請保我父母康健,

請保我子女平安,

請保我五穀豐登,

請保我幸福安然,

請保我來世無恙,

請保我萬事遂願……」

你看,那融進桑煙的喃喃祈語,正向遠方神秘的世界飄去。

卡斯木村嶄新的一年,就這樣在如夢如幻的冬晨桑煙中裊裊而來……

新年歡樂小吃多

卡斯木村位於西藏林芝地區林芝縣林芝鎮,光從它的行政屬地來看,就讓人覺得它簡直就是最正統的林芝的血統。這裡的人們每年都在藏歷十月初一,大約在公曆的11月份,過林芝地區工布藏族特有的工布新年。雖然提前了三個月,但工布藏族的新年跟藏歷新年一樣氣氛濃重,節日期間男女老少身著盛裝,載歌載舞,相互拜年。這種習俗沿襲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其實早在藏歷九月二十九這一天,工布新年就已經開始熱鬧起來了。我們在這天走進卡斯木村村主任桑傑措姆的家中。在這座典型工布民居建築內,婦女們早已忙活起來,她們圍在火爐前不時把燒開的鍋里丟進去的麵食叫做「古突」。吃完「古突」,家家戶戶都要把過年用的食物「措」(用糌粑做成的祭品)、卡塞、牛羊肉、酥油、奶渣、水果等食物端端正正地擺在木板上放在院子中央, 請家裡的狗來用餐。桑傑措姆和他的鄉親們都認為,狗吃什麼,不吃什麼都受神的指使。如果狗選擇吃「措」或卡塞,則預示這年糧食豐產;吃了酥油或奶渣,兆示牧業興旺;吃了水果,表示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TIPS

古突:一種藏式面粥。製作手法和北方人包餃子差不多,只是不需要擀皮,直接扯一塊面來在裡麵包上東西。「古突」的餡料比內地常見的餃子花哨、古怪很多。「古突」里有時會包桃子、白瓷、辣椒、棉線、木炭等物品,這些分別代表「幸福平安」、「心地善良」、「刀子嘴」、「招財進寶」、「黑心腸」等寓意。據說,「古突」里包的東西是用來測試家人在新的一年里運氣好壞的。

在工布新年的年三十兒晚上,同樣是一家人吃團圓年飯的時候。我們在桑傑措姆家中,烤著暖烘烘的炭火,喝著清醇的青稞酒和噴香的酥油茶,吃著一種叫「結達」的食物。只見桑傑措姆將奶酪用手捏成面疙瘩形狀,一個個串在木棍上, 然後放在火邊烤至酥軟熔化,可以直接舔著吃,也可以用餅蘸著吃。

TIPS

結達:在藏語中就是可以用舌頭舔著吃的食品,是用酥油、細奶渣加糖或鹽調和的奶酪。 團圓飯過後,就是通宵達旦地盡情狂歡,滿屋的人唱著跳著,有說有笑。當酒至最酣處時,每戶的當家人就會背起水桶,帶著青稞酒和「措」,去背從苯日神山上流下來的聖水,迎接新年的到來。據說,第一個背到水的人將會是全村運氣最好的。桑傑措姆介紹,每年為了爭取第一名的好運氣,不到凌晨4 點村民們就競相過來背水了。背回去的水首先要敬神,以祈禱來年一切遂願,剩下的才可以倒進水缸里自用。

盛裝華服翩翩舞

工布新年有著許多獨具特色的風俗,而「工布服」無疑是這些特色中最直觀具象的了。過年期間,卡斯木村的村民都把自己最華麗的「工布服」穿出來,以示隆重。男女老幼全都盛裝出席,載歌載舞,歡天喜地。

卡斯木村的村支書白瑪旺堆介紹說,每一件「果秀」都是純手工製作,前後衣擺以及帽子上的圖案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的,而配飾的銀腰帶也因各人的經濟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有的是銀腰帶,有的則是鍍金的,更有闊綽的人家用的是純金腰帶。工布兒童服飾與成人服飾除了型號大小的區別外,其他方面沒有任何差異。

除了穿著「果秀」,卡斯木村的男人們還喜歡穿野牛皮衣。「這種衣服一年四季都可以穿。夏天把毛穿在外面,防水防雨;冬天把皮子穿在外面,防風保暖。」戴著靚麗狐狸皮帽子的尼瑪喬向我們介紹著自己的行頭。據說他身上的野牛皮衣要花五千多元錢才能買得到。

TIPS

工布服:一種用黑色氆氌縫製的服裝,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果秀」。工布人一年四季都喜歡穿著它。「果秀」無領無袖,下幅分作前後兩擺,似裙齊膝。衣襟、衣袖口和下擺衣緣都鑲著金邊,看起來古色古香,榮華富貴,雍容大方,別有風味。相傳在700多年前,工布地區有一個強大的部落,部落首領是工布王,名叫阿吉傑布,他為了捍衛部落和平,抵御外敵而戰死沙場,「果秀」即是為紀念阿吉傑布所作。

工布服的來歷還有其他兩種傳說:第一,工布地區為林區,人民以森林採集和狩獵為生,為了打獵方便,所以才發明瞭這種做工簡單,懷裡能容納很多物品,可以活動自如的獵裝。第二,工布地區自古山高林密,交通險惡,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古時把犯人放逐到邊遠地方,當地人民吸收了囚衣的樣式,製成了今天的「果秀」。

節日賽事話幸福

世界,在孩子眼裡必然是不同於大人的。過年也不例外。

剛剛三歲的小格桑旦珠跟著哥哥次旺扎西一起站在自家皮卡車的車鬥里,興奮地看著熱鬧的舞蹈表演,不時隨著節奏很好看地扭動小小身軀。

「今年過年特別熱鬧,以前我們就是在村子里自己玩,可看不到這麼多有意思的活動。」負責照看弟弟的扎西掩飾不住興奮的心情,連珠炮似的說個不停,「我還在射箭比賽時幫他們撿箭掙了五十塊錢呢。我可以去買最愛吃的雞爪嘍!」

旁邊的小夥伴們也嘰嘰喳喳地搶著說起來。

「那個跑豬比賽太好玩兒了,我都沒見過豬跑那麼快呢。」

「還有他們拔河也特有意思,男的都拔不過女的。」

「還有還有,抱石頭的那個人才走了兩步就把石頭給扔了。」

……

孩子們說的這些情景都發生在西藏林芝地區聖果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位於卡斯木村的果園裡。多少年來, 村子里慶祝工布新年的方式一直是分散的,並且早已程式化。頭一次, 通過村企結合將迎新活動規整起來,為古老的年節注入新鮮的血液。

最讓人拍案叫絕的就是獨具創意的跑豬比賽。平日間散養於鄉間的藏香豬進到圍欄圍起的賽道里,似乎也感到很新鮮,一個個如離弦的箭一般直衝終點。小豬們的憨態逗得一旁觀賽的村民們不時爆發出熱烈的笑聲。

另一項創新賽事是劈木頭比賽。參賽選手需要將木樁劈成六段,並按要求擺整齊,誰用時最少誰就獲勝。想要獲勝只靠蠻力可是遠遠不夠的,這是一項融力量和技巧於一體的活動。該用幾分力道,該於何處落斧,大力士們早在揮斧之前就已胸有成竹。隨後,竪劈、橫砍,擺列到位,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叫人看得暢快不已。

過工布新年自然少不了工布的傳統娛樂活動——「畢秀」,俗稱「射響箭」。到今天,工布響箭已經走過了1500多年的歷史。男人們射箭是為了顯示個人魅力,女人們則要備好各種佳餚和青稞美酒,為自己的箭手歌舞助興。卡斯木的箭手們個個都是百步穿楊的高手,支支響箭都直奔五十多米開外的靶子而去,箭無虛發。人群中陣陣喝彩伴隨著悠揚的工布箭歌飛向天際。

TIPS

響箭:響箭跟傳統意義上用於打獵和打仗的箭不大一樣,它的箭頭是木質圓錐體,上面鑽了4個小洞,箭離弦後在空中飛奔向靶心的過程中,空氣穿過小洞,發出尖利的呼嘯聲。以前射響箭用的是竹子做的弓,現在都直接買專業的弓,價位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射響箭時射手的大拇指要戴質地堅硬的象牙戒指,防止射箭時被弓弦磨傷。

這一邊,抱石頭比賽和拔河比賽也進行得如火如荼,歡聲笑語不絕於耳。最終,所有的項目都決出了優勝者。人們紛紛擁向勝者,圍著他們唱歌敬酒,卻也未見敗者有絲毫的沮喪。這真是最和諧的競賽,皆大歡喜,其樂融融。

比賽雖然結束,歡樂卻不曾間斷。尼洋河畔金黃的草場上,人們三五一群席地而坐,品味美景美食美酒,盡享美好生活。在冬日暖陽的投影下,這美若仙境的情景最容易讓人恍惚,原本不可名狀的幸福竟然有了清晰的模樣。

是的,你能看到幸福的模樣。

幸福就是天真的孩子專程爬到樹上為你摘下的那枚近乎乾癟的小小蘋果;

幸福就是美麗的姑娘摟著你的脖子熱情捧上的那杯甜美的青稞酒;

幸福就是善良的小伙在你睏乏疲倦時悄悄遞過來的那把舒服的椅子。

在這裡,幸福遍地都是,「嘩」地一下就溫暖到你的心坎。

版權所有·西藏旅遊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