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彭麗 杜斯基

 

墨脫地理位置東經95°和北緯29°附近,距拉薩東南方向400多公里,總面積62620公頃,是西藏熱帶雨林地貌區域之一。其北部是兩座壁立萬仞的雪山,分別是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內側,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和外側海拔7151米高的加拉白壘峰。它們雄鎮喜馬拉雅山脈東部的尾閭,直壓大江的南北兩側,守衛著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成為墨脫後門的兩位勇士

墨脫位於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中,由於氣溫高降雨量大,又處於全世界地質構造抬升和水準位移最為劇烈的地區——喜馬拉雅弧形山系東端的一個強烈地震帶,其地形起伏之劇烈是絕無僅有的。大起大落、陡峭險要的地形使之成為世界多種地質災害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021

地震帶示意圖(繪圖/常遠)

縱覽墨脫,山巒重疊,溝穀縱橫,降水充沛,河流源頭伸入冰山雪峰,穿流於崇山峻嶺,直奔阿薩姆平原。急速下降的坡度和浩大的水流量,造就了墨脫極其湍急的河流。資料表明,洪水季節墨脫河床的水位會暴增15-2l米,實測最大流量竟達6米/秒。墨脫全縣絕大部分山地被河水縱橫,切割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因此,墨脫的地理千山萬壑,夏秋季山洪暴發河水猛漲,道路、橋樑,行人,一概席捲而下,斷絕交通。是洪水、塌方、泥石流等各種災害多發區。

然而,自然最可怕的武器莫過於地震,也許古人給美麗的南迦巴瓦峰起名為戰神之矛,就預示著墨脫大地狂暴的特點。

墨脫的地質經歷了多期次的構造變動。在境內有多條斷裂帶,堪稱脆弱多變。僅1900-1930年墨脫縣的西南就發生5.25級地震92次。地震對於墨脫人可謂家常便飯。而從1929年至1986年,墨脫地區共發生4.7級以下地震153次(含大震的餘震),其中8.6級地震一次,6-6.920次。

每當人們在石崖下或芭蕉棚裡棲息時,常常被轟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驚醒等巨大的聲響驚醒,使人不時地感到驚恐。最早進入墨脫深處的冀文正對此有深刻的記載,輕輕搖撼的大地根本不能讓居住在竹樓裡的珞巴人緊張,他們早已習慣地震。

而最具毀滅性的地震則發生於1950年。史料有如下慘痛記載。

1950815 晚上22934秒,背崩鄉格林村一帶為震中,發生了裡氏8.6級地震,強烈的震動引起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是建國以來,中國大陸地區發生的最強烈的地震,死亡2400—3300人,壓死大小牲畜6738頭。

西讓村、耶東村同位於雅魯藏布西南,耶東村莊被滑坡體擁入江中,該村8戶共72人,地震時除3人在村外幹活倖免外,村中69人全部遇難。震後蒙古紮村有一珞巴人路經耶東村對岸(東岸)時,在江邊發現盛食鹽木桶的半邊桶蓋,疑其為耶東村的唯一遺物。

西貢村位於格林山東面的西貢河兩岸,地震時該村房屋全部倒塌。

阿尼橋為墨脫經多雄拉山口至米林縣派區的必經之路,每年5月至10月多雄拉山口解凍期間,墨脫以南地區的人都要把土特產背到派區來換取一年的生產、生活資料,這期間山道上人來人往十分頻繁,來往的人利用阿尼橋附近的山崖、山洞在路邊搭起簡陋的草棚休息,地震時山崩、滑坡、崖洞垮塌,死亡近100人。

地震將整個村莊推入雅魯藏布江的急流中,甚至讓雅魯藏布江河道堵塞。

當時墨脫宗(縣)的屬主寺廟沙拉寺派駐墨脫宗執事的報告也可看見人們對於如此可怕地震的恐慌和不知所措。

卑職沙拉寺傑紮倉代表、經管白瑪執事,頂禮祈請之主要內容稟告如下:越多雄拉後,面對滾滾波孜山道路崩塌受阻,往來均無路可通。……

下民白瑪歸(崗)宗四部落、六寺一致稟報者:去歲鐵虎年,有所謂神箭突然間呼嘯之聲響徹大地。似毀滅劫數已臨,於是發生極強之地震,致使山崩河阻,大地不停震動一晝夜。一周以來強風烈火,人畜不分,莫知所措,紛紛逃命,恐怖痛苦難忍知情,猶如淪入地獄一般。事後查看,不說房屋倒塌,片瓦不全,甚至連一尊很小的佛像都被毀滅,男女僧俗死亡666人,整戶死絕者90戶。

神、人同遭劫難:墨脫縣原有的19座寺廟中已有格林寺、,羅邦寺、那東寺、馬崩寺、西宮寺、巴爾根寺等10座寺廟在地震中被夷為平地。

一場大地震幾乎摧毀了墨脫地區及南峰大拐彎河谷中的大多數村落。房屋被直接拋落江中,田野也掠襲一空、滿目瘡痍;加嘎貢弄支溝源頭的花崗岩,在地震造成山體崩塌與激流沖刷產生巨大泥石流的雙重夾擊下,直沖對岸山石,狂奔怒吼中積截雅魯藏布江,江水一度斷流。山體崩裂,坡泥傾滑,河谷阻塞,地震激起的煙霧,經久不散。今時佇立雅魯藏布江下游的河谷和山地,仍可一見由山崩滑坡形成的斷崖、滑崩堆積錐體和數米高差的地裂縫……

一次強烈的地震竟使偌大山河瞬息翻天覆地!禍兮福兮,這些天哮地吼的自然災害也使得紮根於此的門、珞巴族的人們,在生活習慣、村落選擇、野外狩獵、出行方式等方面積累了豐富寶貴的生存經驗。

不但氣候暴虐多變,起落極大。歷史上道路的反復修建、過量的刀耕火種和自然力的破壞,也同樣成為墨脫縣地質災害的根源。主要表現為原本就散的地質受到破壞,耕地水土流失,植被難以恢復,生態環境無以承受外界過多的破壞力而失去了平衡,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愈來愈大,使災害加劇,頻度加大。

墨脫的道路之修建史,難於登天,並非戲言。當人類已經在太空中遨遊時,墨脫公路卻在一寸一寸地匍匐于喜馬拉雅山脆弱易怒的斜坡上前進。

例如歷史上墨脫縣的主要道路之一的紮墨公路(波密到墨脫),該路線越過海拔4200多米的嘎隆拉山口後南行,又向西南方向盤旋而下,再沿河經64k80k108k113k後再行27k到墨脫縣府。這條路雖然機動車能夠通行,但是由80k至墨脫縣城的路段土質疏鬆,在臉面的雨季易發生塌方、滑坡與泥石流等災害,給車輛與行人造成很大威脅。

1975年破土動工到2000年墨脫縣遭受特大洪災前,波——墨公路時有地質自然災害發生。1980年的波——墨公路修建中斷將近10年;1985老虎嘴一段塌方成絕壁。

2000年墨脫縣遭受特大洪災,易貢湖洩洪,大水使墨脫縣軍民近50年甘苦換來的交通基礎建設毀於一旦。波——墨公路同樣遭受慘重破壞,僅108k處到墨脫縣府約34公路的馬行道路段,就有11處計12公里被毀,而其中形成懸崖絕壁的就有6處,塌方5處,共計約3.6公里。2001年初,基本修通了至縣城60餘公里的簡易公路,但雨季一來道路又垮了。

2003818日,墨脫縣又發生了5.7級地震,造成泥石流、塌方,交通一度受阻。至於一般性的塌方、泥石流沖毀公路、橋樑,造成道路或長或短時間的阻斷早已是司空見慣,年年皆有。

20125月我們分兩批次進墨脫,22日同伴從波密成功坐車到達墨脫縣城,而我們另一路人馬想在527日當天進墨脫縣城,但縣裡同伴傳來消息,波——墨公路75k處大橋在頭天晚上已被滂沱大雨沖斷。時隔幾天後,另一路人馬從波密找車到75k處發現大橋已被大水沖毀,只見靠山體處修建了只能一次一人通行的獨木橋,進出墨脫的車被阻攔在斷橋的兩岸,人過獨木橋後再搭兩邊的車進出。直到611日走訪結束要出墨脫到波密再經75時,工人們還在搶修大橋,行人仍需徒步走過獨木橋搭乘事先已與波密聯繫好過來接應的車輛。

從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國家從未間斷過對墨脫縣交通建設,但公路年年修年年跨,年年跨年年修。事實證明,常規的修路方法和技術行不通,效果甚微,又不利於生態保護。在如此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修路,設計地質、水文、氣象諸多因素,需要極為深入的科學考察與論證以及有相當先進的修路技術的保障。

墨脫之路,固然艱險,然縱觀歷史,卻從未阻擋人類征服與探究的腳步。刀劍、文明、交流和苦難鑲嵌在這條細如蛛絲般的道路上,荊棘密佈,又愈發顯現著這片白馬崗聖地的誘惑與魅力。

 

022

75K大橋被沖毀後搭的臨時簡易的木橋。(攝影/陳江)

                    

大峽谷科考簡史

長久以來,對墨脫的閉塞和艱難到達,連西藏人都稱它為隱藏在雲霧雪山密林中的人間絕域,後來又有日本科學家稱它為地球上的最後秘境,不管如何稱呼它,都是極言難以到達或充滿著各種未知的誘惑。

在雅魯藏布大峽谷確認世界第一大峽谷之前,世人只知世界最長的峽谷為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它長達440公里;最深的峽谷為秘魯的科爾卡峽谷,它深達3200米。而中國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則以長504.6公里,深6009米,集兩項世界之最於一身,更以其海拔的落差大及擁有的垂直植被、以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首領天下眾峽谷第一風光。

根據墨脫縣誌的記載,最早進入墨脫對雅魯藏布大峽谷進行類似科考活動的是始於1826年的英國和印度的情報機關對雅魯藏布江下游的秘密探索。這些人在轉經筒裡藏著測繪用的棱鏡羅盤,帶著只有100顆會珠的會珠串,用珠子數步來量距離。

1913年,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F•M貝利上尉進入大峽谷,對藏東南的地理風物,如大峽谷中的"彩色瀑布"等皆有詳細記述。

1924年,英國植物學家F•K沃德(Francis Kingdom Ward)來到大峽谷地區考察,對大峽谷中的虹霞瀑布等地址,畫有地形圖。        

1974年秋冬,中科院組織了大峽谷水力資源科考分隊進大峽谷考察,從米林縣派區考察到白馬狗熊返回。

1982年-1984年,中國科學院登山科學考察隊配合攀登南迦巴瓦峰,對大峽谷地區開展了全面的多學科大規模綜合科學考察,前後有百餘人次涉及26個專業。他們從不同方向的6條路線進入大峽谷考察,獲取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這是對大峽谷地區最全面的一次多學科考察。

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攀登南迦巴瓦峰,攀登途中發生大雪崩,日本著名登山家大西宏就因溜雪而魂留南迦巴瓦海拔6000米處的山坡上。19921030日,中日聯合登山隊于12時零9分勝利登上南迦巴瓦峰。

1993年,由青藏高原研究會承辦,以何希吾、溫景春、馮雪華為首的中日聯合雅魯藏布科學考察隊,在910月進入大峽谷考察。

1994417日,新華社向全世界報導了我國科學家首次確認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的消息,全國包括港澳臺地區的28家大報,都在一版頭條位置發表了這條消息,認為這是20世紀人類的重大地理發現。

1998年,1023日,由高登義、楊逸疇帶隊的“98中國人類首次徒步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科學探險考察隊,完成米林派鎮至墨脫西讓村河流段的穿越。

20074月,來自福建、新加坡的兩位民間人士,雇6名嚮導成功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核心無人區從加拉村到紮曲,開創了民間首次成功穿越大峽谷核心無人區的壯舉。

2012628日,雅魯藏布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的重要論證者楊逸疇老先生與世長辭,這位地理學家用畢生的精力描繪著這片神秘絕境的如夢畫卷,也引導著無數中華兒女和海外旅遊愛好者前來一睹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