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珍草

古格是吐蕃王朝分裂後建立的若干個小王朝之一。古格的國王是吐蕃贊普的直系後裔。雖然始終未能將整個西藏置於統一的管理之下,但古格王國在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之間建立了世界最高處的政權和最高處的文明。它經歷了35代國王,曾經擁有10萬臣民,並以藏傳佛教「後弘期——上路弘法」的發祥地而著稱。王國延續了700多年,這在人類歷史上也並不多見。但它最後的硝煙燃起,以致遭受滅頂之災,暗然落下歷史帷幕,其導火索,竟然是由於西方天主教的傳入……

 

耶穌會士與「聖母的希望」

最早到達西藏西部的近代西方傳教士是以安東尼奧··安奪德神父為首的耶穌會士。1510年,葡萄牙佔領了印度果阿地區,教皇克列門7世即宣佈成立了果阿教區。157911月,果阿葡萄牙傳教士應莫臥兒帝國阿克巴大帝的邀請前往傳教,從而為天主教傳教士越過印度邊境進入西藏提供了可能。

1624320日,果阿主教安東尼奧··安奪德神父和馬努埃爾·馬科斯等修士化裝成印度教徒,混入去往西藏阿里山區南邊朝聖的印度教徒中。同年8月初,歷經艱難困苦的安奪德一行終於抵達阿里南境象泉河谷的古格王朝的首都扎布讓(今屬扎達縣),成為了西方最早到達西藏西部的傳教士。

與利瑪竇費勁周折才得以進入中國漢地的上層社會不同,安奪德一行來到古格後首先向王室傳教,且很快就得到了古格國王的賞識。

古格國王扎西扎巴德本人對這種外來宗教沒有拒絕,以王弟扎達、王叔為首的喇嘛們,在最初的時候對安奪德的傳教活動也還是友善的。在這樣一種寬容的氛圍里,安奪德的內心充滿了喜悅,他要讓聖主耶穌的光芒照亮這個雪山環抱的王。傳教士們經過強化學習,在短短數月內便掌握了藏語,並以藏人易於接受的方式,用藏文編寫了通俗易懂的《聖經》輔導材料。國王允許傳教士首先在王室內部和上層人士中宣講《聖經》。這些通俗生動的讀物在王宮、官府乃至寺廟廣為傳播,引發了人們極大的興致。王后聽到上帝、聖母、聖子以及耶穌受難的故事便淚流滿面,感到心有所依。國王決定先為王后及其僕人舉行聖洗,然後再為他和王子進行聖洗。於是,王后和她的表妹,以及一位公主最早接受了洗禮。

  接著,國王為傳教士們划撥了地皮,開始修建天主教教堂。教堂的修建得到了佛教僧人的好心幫助,他們出人出力,還為教堂送來了大量的磚頭。教堂建成以後,喇嘛王弟還送來了兩只銅碗,說可以用它們潑灑聖水。在扎布讓所建的這處教堂的名稱是:「聖母的希望」。

安奪德在寫給羅馬耶穌會總會長的信中說:「(國王)對我們在他的土地上傳播基督聖律感到非常高興,為我們提供了廣泛的自由,乃至任何人都不敢對我們的言行提出絲毫非議。如果這塊土地上有人反對我們的神聖信仰,那他們只能是這裡不計其數的僧人(喇嘛)。國王決定取締他們,這一決定出乎我們的預料。

(國王)對我們神聖信仰的尊崇如此深情,我們不知道還能希望有什麼比這更好的東西。國王、王后等達官貴人不僅對我們的東西表現極大尊崇(似乎已經不能再大了),而且不停地嘲笑他們的教士(喇嘛)們的東西。他們對我們,對聖律的善美和純潔,對我們的經文、齋戒、拯救靈魂的熱忱,對我們誦經的方式等的贊揚,已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文明的衝突與權力之爭

然而,在安多德神甫踏上古格王朝土地的時候,王國已走過了繁榮與鼎盛時期,漸呈夕陽西下之勢。

這時的古格王國內外交困:北方有強大的拉達克王國時常侵擾邊界,兩國間戰事不斷,致使古格國力消耗;而本土和南方幾個小邦又圖謀自立。為了邦土的利益和安全,古格王需要大批人口從事農牧生產和當兵打仗,但佛教在這個古老王國有最尊貴的地位,許多青壯年入寺為僧。當時的佛教高僧在古格王國的尊崇地位和一呼百應的號召力,一直令國王如芒刺在背。僧人們在古格王國的政治實力由來已久,王廷與寺廟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而出家為僧的同父同母的王弟扎達以及王叔得到衛藏支持,是古格寺院集團的領袖人物,在古格全境擁有不亞於國王的影響力。扎西扎巴德強烈地感受到王權所面臨的挑戰。

外國傳教士來到古格,使這裡原有的政教矛盾形勢開始轉化。焦慮的國王確定,要支持和利用天主教來與傳統的佛教勢力相抗衡,他頒布文告,下令不准任何人干擾傳教事務,要人民學習天主教的教義。國王在接納天主教的同時,受到了不容忍異教的天主教傳教士的慫恿,開始盲目相信天主教信仰的無敵力量。國王還錯誤地判斷了形勢,不識時務地展開了反對、嘲笑和打擊藏傳佛教僧人們的一系列活動。他試圖用新的宗教抑制寺廟力量的增長,激發古格王國逐漸減退的社會活力。國王甚至把傳統的出征前由喇嘛為軍隊祈福,改為請傳教士做祈禱。王后的一位親戚的婚禮也請傳教士主持。

 

國王、王后及王室的一部分人對基督教的狂熱支持,以及傳教士們用詆毀和極力反對藏傳佛教的方式來宣傳天主教教義的種種行為,必然會引起有著悠久歷史和傳統的藏傳佛教勢力的強烈反對。作為法王的王弟和王叔一起向國王提出勸告,要他放棄支持天主教,回到先輩傳下的藏傳佛教中來。王弟把國王請到喇嘛寺廟住了兩個多月,除了王弟本人給他講經外,還請了最博學的喇嘛給國王講經。此外,王弟還將正在學習天主教教義的14歲的王子送到寺院,找經師給他講解藏傳佛教經典。

王弟扎達的做法使傳教士們非常不安。為此,安奪德想方設法去看望國王,告訴他:「我知道這是一個騙局,是魔鬼通過喇嘛為國王設下的陷阱」。國王也對安奪德保證,在未與他商量前不做任何事情。傳教士成了國王的高級顧問。

此時的古格,佛教寺院勢力與西方傳教士以及國王的矛盾不斷加劇,且已十分尖銳。佛教僧侶和耶穌會傳教士之間展開了多次大辯論。兩大宗教、兩種文化在雪山深處激烈碰撞,而國王卻希望傳教士駁倒那些最有學識的喇嘛。傳教士得到了國王的密切配合和有力支持,在國王的偏袒下,傳教士取得了全面勝利,僧侶們則一敗塗地。這使國王似乎看到了從精神上戰勝大權在握的活佛們的新希望。

佛教寺院上層對這種偏袒以及不公平的辯論非常不滿,他們積蓄力量,尋找時機,準備更有力地回擊狂妄的外來者。而這一切更加深了古格王、傳教士與喇嘛們之間的矛盾。為了避免西方傳教士招收教徒,僧人們開始大規模地招收俗民入寺為僧。這種擴大僧侶隊伍的行為,嚴重地削減了古格王國正在進行的戰事的士兵來源。矛盾不斷惡化,國王和王弟、王叔等大喇嘛之間為取得對臣民的控制權而發生的矛盾,已然完全公開化了。

 

內部的叛亂和「引狼入室」

國王沒收了喇嘛領袖王弟扎達的土地和財產,並警告他的同胞弟弟,如果再不悔改廣招百姓為僧的做法,就要撤除為他服務的一切士兵。國王還把軍官派到各地,用世俗權利取代了喇嘛首領們的地方權力。國王還逼迫大部分僧人還俗娶妻,致使當時古格王國中喇嘛的人數從五六千人一下銳減到不足100人。生活在山洞里不願還俗的苦修僧人和極少數高僧憂慮重重,他們寧願失去一切,即便是土地和財產,也不願放棄早已根深蒂固的傳統信仰,而皈依一個新的、完全陌生的宗教。王弟警告國王,如果繼續讓傳教士傳教,將引起民眾暴動。

1630年(明朝崇禎三年),在安奪德返回印度果阿行使大主教之職,而國王扎西扎巴德身患重病的時候,大規模的反對王權和反對洋教的武裝暴動終於爆發了。

王弟扎達代表了當時大多數古格民眾的信仰方向,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僧人們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進行秘密串聯,利用古格百姓的厭戰情緒,廣泛發動民眾。暴動首起於邊池,由地方長官首先起來造反,接著許多軍官率兵反戈嘩變。

安奪德神甫向羅馬教廷報告說:「一些喇嘛現出原形,他們公開犯罪;還有一些喇嘛也蠢蠢欲動。一些最壞的喇嘛則像他們自己所說的那樣,無法繼續忍受對他們的侮辱,陰謀推翻國王。他們鼓動了許多人背叛國王,不少人聯合起來組織無恥的行動,通知拉達克國王趕緊過來,並且說他可以不帶許多人馬,也無需戰鬥,就可以進入王國的大門,因為人民的大多數都同他們站在一起。」

拉達克王親率一支精良部隊,抵達古格城下,與當地僧人聯合形成包圍之勢。古格王國危在旦夕。

由於古格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加之軍事防禦工事龐大嚴謹,系統配套,且儲備充足,因此,不管從任何一方進攻,均無薄弱環節可破。古格王朝在其鼎盛時期固若金湯,此時也仍然是堅不可摧。拉達克軍隊只能遠遠圍困,不敢接近,生怕暗堡明窗的攻擊造成傷亡。在曠日持久的包圍戰中,拉達克軍隊雖然佔領了半山腰的寺廟區,但仰望王宮依舊無可奈何。最後,拉達克王逼迫被俘的軍民從獅泉河對岸背石到半山腰砌牆壘碉。俘虜們在皮鞭棍棒下累得死去活來,肩背被磨破,血流不止,苦不堪言。修築碉台與其說是切實而巨大的軍事威脅,倒不如說是決一死戰的心理戰術。王弟趁機向哥哥勸降。此時的古格,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力量,都難以支撐面前「裡應外合」的危機局面。國王扎西扎巴德在山頂看到漸漸增高的碉台,感到大勢已去。

 

回望古格,暮色蒼茫

扎西扎巴德提出議和,願稱臣納貢。一國之君扎西扎巴德走出城堡,全家束手就擒。國王以俘虜的身份走向拉達克首都列城,被投入監獄囚禁。從此,未能返回古格。

拉達克人佔領了古格都城扎布讓,和一切戰勝者一樣,他們展開了一場近似於瘋狂的掠奪。王宮所有的珍寶被席捲一空,許多工匠和藝術家被掠往列城。西方傳教士們在古格修建的教堂也未能幸免。滯留在古格的西方傳教士,也一並被拘押到列城,後來才從列城逃回印度。

此外,所有接受過洗禮,成為基督教徒的古格百姓也被押送到列城,成為拉達克人的奴隸,只有少數人後來逃了出來。古格的屬地托林、日士、達巴、噶爾等地也相繼被拉達克人佔領。古格王扎西扎巴德的國王稱號被廢黜,拉達克王任命他的兒子恩扎普提朗傑為這裡新一代的君王。

1624年,葡萄牙人安東尼奧··安奪德傳教士來到古格。僅僅6年之後的1630年,古格被拉達克佔領,古格王國宣告覆亡。

回望歷史,公元9世紀吐蕃王朝覆滅,10世紀30年代,王室後人吉德尼瑪袞走投無路,率領隨從逃進西部的阿里三圍。公元934年,吉德尼瑪袞在阿里修築了熱那卡瑪宮,第二年又修築了孜托甲日宮。接著,他開闢商市貿易,改善百姓生活,終於建成了自己的王國。後來吉德尼瑪袞把拉達克(芒域)封給了長子日巴袞,從這裡繁衍出後來的拉達克王系;吉德尼瑪袞把古格封給了次子扎西袞,於是從這裡繁衍出著名的古格王系。三子德祖袞分封到普蘭地方,似乎沒有王系延續下來,領地也歸屬於扎西袞的後裔。

古格王國雖然未能像吐蕃王朝和薩迦王朝那樣,將整個西藏置於統一的管理之下,但它在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之間,建立了世界最高處的政權和最高處的文明。王國延續了700多年,這在人類歷史上也並不多見。

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隱秘,由於沒有留下任何可靠的文字記載,古格王朝輝煌的歷史如同飄過我們頭頂的一片浮雲,漸行漸遠,消失在天空深處,甚至連臣民的後裔都沒有蹤跡。

如今,古格已風靜雪息,廢墟以其獨特的悲愴和浪漫在喚醒喜馬拉雅雪幕曾經令人無法忽視的輝煌,那些盛裝的女子,那些英勇的武士,那佛風蕩漾的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