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顧野生

001

門巴族之于黃酒,如同我們之於白水。可以說,門巴族天天不離黃酒,家家戶戶必會釀酒。釀酒是門巴婦女的一項日常活動。所以,無須等到春天,去尋找沈從文筆下的桃花庵,在這裏自可沽酒。

 

喝的酒比吃的飯還多

 

說起黃酒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穀物酒。門巴族黃酒的原料是本地盛產的玉米、雞爪穀。黃酒的釀制先分別將玉米,和雞爪穀倒入大鍋裏煮。煮得完全熟爛之後,將玉米和雞爪穀放涼,曬乾。封存在密封的膠桶裏,存放時間越長,酒的味道就越醇厚。半年到一年後,玉米和雞爪穀發酵完畢。將它們裝入竹筒,竹筒的底部有幾個小孔,釀好的酒就從這些小孔中流出。在發酵好的竹筒裏倒入冷水,流出來的便是黃酒了。但倒入的水,亦有講究。必須是冷卻的白開水,而且一次倒入的水不能過多。水加多了,黃酒清淡如水,酒味全無。最好是慢慢注入,一次一瓢。等竹筒的水全部流出之後,再往竹筒加水。這的確需要靜靜等待的耐心。當酒一滴一滴的從竹筒流出,我似乎看見時間在這過程中參與的細節。門巴族的待客之道,來得如此的深情。一點一滴,細微中都包含著無可言說的情意。

 

在墨脫,退休的仁青校長經常帶我到門巴族家做客。且每次,主人都會盛情為客人敬酒。一進門,就先讓我們喝下三大碗迎客酒。事實上,門巴族嗜酒,不在於宴席,亦不在於招待,而在於平常的生活。我們常言以茶代酒,對於一個嗜酒如命的民族而言,應改為以酒代茶。有些人每年收入的糧食幾千斤,但每天要喝六七竹筒的黃酒。一竹筒的黃酒要用糧食三斤。算下來,喝酒所用掉的糧食比吃飯還多,全年的糧食大部分都用在釀酒。在我接觸的一個老幹部,他家的黃酒,釀得特別的香醇。他說,自己每天都喝黃酒。平日無事,就坐上窗前,獨自喝酒。一天下來能喝掉兩支竹筒的酒。他告訴我,門巴族的老人基本上都沒有風濕病。就是因為喝黃酒。黃酒有助於大大減少患風濕病的可能性。顯然,這裏的老人都顯得蒼勁有力。我所見的門巴族老人,都很長壽。九十多歲的老人,身體硬朗,說話清晰,做事有力。喝起黃酒來,一點都不亞于年輕人。

 

墨脫門巴人之所以離不得酒,有傳統習俗,也有地理因素。墨脫地處熱帶,氣候酷熱,喝酒可以肖暑止渴。這裏雨量較多,住地大多低窪潮濕,群眾喝酒防治關節炎和風濕症。另外,這些地方山高水險、交通不便,親戚朋友相聚一次頗不容易,加之物質和文化生活十分貧乏,圍坐一起飲用幾碗家制淡酒,度過那些漫長而炎熱的日子,也有一種人生的樂趣。這是最近看到的一篇的文章裏所闡述的原因。但我認為,門巴族與黃酒的關係,滲透著一個民族的苦難史。

002

每當有客來臨,門巴婦女就會為客人盛滿一瓢黃酒,并一直站在你面前,直到你把一瓢黃酒喝光。

 

門巴東遷的苦難歷程

 

大約在18世紀前,門隅地區的門巴族人,不堪忍受封建農奴制度的壓榨以及強烈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襲擊,抱著到東方尋找佛之淨土蓮花聖地的宗教幻想,開始了千里迢迢背井離鄉的大遷徙,遷往白馬崗,即今天的墨脫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 “門巴族東遷

 

當時在民間廣為傳播著一個東方神話:在東方有一塊寶地,那是多潔帕姆女神的化身,那裏有糌粑樹、牛奶泉,連江河流淌的也是奶汁;那裏不種青稞有糌粑,不養犛牛有酥油,不修房子有住房,而且,那裏不做勞役,沒有稅收。總之,那裏是一塊可以任意想像的樂園。事實上,門巴東遷的歷史從一開始就是門巴族集體逃亡的歷史。傳說,最早東遷尋找自由和生存的門巴人一共有6戶人家。他們逃跑時,抗擊過追兵,歷盡艱險,經過德陽山口來到了下珞瑜的更幫拉山,又溯雅魯藏布江而上,到了班戈的格波希日,受到當地珞巴族的阻攔。

 

6戶門巴人將自己的珠子送給了珞巴族,才順利通過格波希日。到達吉多村時,那裏的珞巴族又不讓通過。6戶門巴人向珞巴族顯示了自己的武功,冬德兒表演了利刀砍石,開瑪表演了拐棍入地,珞巴族人大駭,不再阻攔。他們來到墨脫村,對珞巴族人說明來歷,贈送禮物,並向珞巴人借得耕獵的土地和山林,才建立起居民點。

 

6戶門巴人沒有找到東方極樂世界,但他們獲得了自由和自己的村寨。後來又有以賈班達哥為首領的100多戶門巴族人逃離東遷。他們在白馬崗定居以後,沿用著原籍的村名和地名,如地東、德爾功等。在百余年間,門巴人形成了一股民族大遷徙的潮流,最早遷入的距今已有十代了,最晚遷入的距今也有六七代。

003

門巴族的廚房裡,墻上永遠吊著不同大小,不同樣式的瓢。分別用來舀水、舀酒。

 

門巴族陸續東遷,人口聚集日眾。據史料記載,當時門巴族約有1.8萬人,他們帶來了比當地珞巴人更為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同的宗教文明。這些差異終於導致了後來的門珞之爭。最早東遷的門巴人得到善良好客的珞巴族的同情和支持,但隨著門巴族在白馬崗居民點的擴大,他們逐漸形成了後來居上之勢。門、珞兩族為了生存空間的經濟利益和不同的宗教信仰,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門、珞之間曾連續發生6次大規模的械鬥,給兩族帶來慘重的災難。最後,退到白馬崗南部的珞巴族按照習慣派了一位老年婦女搖著樹枝,前來講和。門珞械鬥雙方在地東村歃血為盟,發誓兩族以後視同兄弟,永遠友好相處。雙方以仰桑河為界,北為門巴,南為珞巴。

 

從門巴族東遷到與珞巴族的利益之爭,從流離失所到為了生存空間而發生六次大規模的械鬥,再加上這片土地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是什麼精神讓門巴族在這兩百年依舊耕耘在這片土地,而且創造出獨特的門巴文化?是酒。黃酒賦予了門巴族濃烈的情感,賦予門巴族獨特的民族性格,他們熱情、大方、豪放。崇尚集體主義,他們喜歡聚集起來,開懷暢飲。對於這一點,也體現了門巴族人團結的一面,當受到侵略時,他們總是團結起來英勇地保衛自己的家園。在這個一個艱苦的歲月裏,正是黃酒支撐著門巴人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挫折。

004

讓人最難忘的是門巴族小孩那雙一塵不染的眼睛,流露的是憐愛、溫情、期盼······

 

門巴族的人很溫和,如黃酒。沒有白酒的濃烈,卻更多了幾分世故人情的溫暖。這是一個苦難的民族。長期的封閉,這裏的人失去與外界聯絡。人與人的交集,更為密切。苦難的歷史,給門巴族人注入團結,和諧的傳統道德理念。而黃酒,便是貫穿門巴族人所有的喜怒哀樂,生離死別。在每一個的細節,黃酒都是被放置參與的重要角色。過去,門巴人喝黃酒,也許是為了悲傷,或者是為了喜悅,但現在,為了享受生活。黃酒提供了一種真正的私人空間,一個可以在幻想的自由中得到放鬆,忘卻煩惱,縱情歡愛的地方。

 

之前,聽說了不少門巴族酒中下毒的傳言。下毒者很多出於迷信,為了奪福。為了把別人的福氣、運氣轉到自己身上來。他們下毒的對象往往是那些有權勢、有地位、有錢財或長得漂亮的人。於是,現在主人一般都會在敬酒前,先試喝一口,以證明酒裏無毒。

 

對於門巴族的酒中下毒,我更相信只是過去的歷史。或許是我過分的相信自己的直覺,從來沒有擔憂過杯中的酒是否有毒。對於一個嗜酒的民族而言,不通過酒,是不能進入門巴族隱秘,幽深的內部。黃酒,為我打開了通往門巴族歷史的時間隧道,讓我看到一個苦難的民族將所有的悲喜哀愁,顛沛流離,和生離死別,都濃縮在一杯酒裏,怎能不讓人,為此一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