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撰文/黃文潔

   林芝地區舞蹈可歸納為"兩系""三類"。即民間歌舞系、宗教舞蹈系,""類(歌舞)、"博或卓"類(舞蹈)、""類(宗教舞蹈)。

    流傳於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錯高鄉的梗舞,可寬泛理解為""的一種,""""的變音,歌舞的意思。其表演形式是圍成大圓圈,男半圈女半圈,或者男一圈女一圈,諧本(領舞及組織者)站在隊伍的最前列。表演人數不限,少則10多人,多則上百人。錯高梗舞被列入(20103月至20113月)林芝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專案。

    諧欽則廣泛流傳於西藏拉薩、山南、日喀則、阿裡等地區,是一種較古老的歌舞形式,多在隆重節日或儀式時演唱。諧欽一般由帶有標題的歌舞曲多首組成,首尾樂曲分別稱為諧果(引子)及紮西(吉祥),每首歌舞曲由慢板及快板,或由慢板、中板、快板組成,音樂古樸熱情。歌詞內容有人類起源、歷史傳說、讚頌祝福等。

 

07

 

 

每年藏曆正月十五,在巴松錯的錯高村,村民們必然集聚而齊,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在一片濃郁的節日氣氛中,舞者們穿起華麗的傳統服飾,戴上奇特的神話面具,跳起喜悅和歡快的舞步,驅邪逐魔,祈求來年的平安與吉祥。

這種奇特的假面祭祀祈願儀式,常見於亞洲國家各個民族的喜慶、節日、慶典等大場合中。它以歌舞的形式,承載起一個民族的歷史與文化;並以豐富的動作和編排,彰顯其藝術價值,成為民間藝術中的活化石。在我國,很多民族也有自己獨特的祭神表演,這多與圖騰崇拜有關,其中又以西藏最為典型。梗舞正是這樣一種神秘、古樸、而又極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存。

 

關於錯高

 

坐落于神湖巴松措湖頭的錯高村,是個擁有30戶人家的藏族小村落。還保留著原有的村型結構及房屋佈局,包括房屋建材等仍沿用著古舊的石木形態,這使它成為318沿線上一座活著的博物館,是藏東南地區少有猶自保持住原生態村落最典型舊日版本的地方。

錯高之美,美在其粗拙和樸實。靜下心來細細欣賞,遊目而觀處,錯落老屋攘攘而建,門前屋後,小路窄窄長長,往往是巷道一轉,巷後還藏有三兩家宅屋,屋後還有田,田後更有雪山,頓時豁然開朗,變化無窮。如若此時還恰有藏族美女從某個偏僻角落緩行而出,羞澀而耀眼的走過身旁,那就更是微妙之處言語難表。

行至村落開闊處,尤見山如屏風水如鏡:歡樂自在的鳥群自顧自的捕食,藏香豬翹著小尾巴歡快地跑來跑去,無事的村民則三三兩兩圍坐聊天。遠處,雪山安詳。唯獨因地處山凹,這裡相較巴松措地區的其它村落而言,殘陽早現而破曉遲來,陽光因此也更顯稀貴。在暮靄蒼茫那一短暫時刻,觀望夜幕之前隱約的錯高村,仿若一位殘喘老人自待孤寂睡去,心裡莫名便有了份蕭瑟的哀傷。

 

08

 

關於梗舞

 

藏族作為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據藏文史料記載,早在西元二世紀,藏族的先民雅隆部落的歌舞就已經很發達。至今藏族歌舞已屬於具備高藝術水準的民間音樂,其誇張的手法,巧妙的比喻,多變的曲調,往往與藏族人民的勞動、生活、愛情以及未來密不可分。這其中流傳最久、最廣的,除了描述世間男女情愛的情歌之外,恐怕就是關於神話內容的歌舞了。

錯高梗舞所講述的就是一個神話傳說:傳說中剛登騰布父子三人自天上來到凡間,在目睹了人間的種種煎熬苦痛之後,決心為生活在艱辛病災中的人類造福。於是剛登騰布向三界(天、水、凡三界)中的各位神仙和英雄發出邀請,請他們顯現下凡來人間表演舞蹈,並請來了人間的英雄和龍宮的龍女來為舞蹈者們敬酒盡興。傳說,當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看完整段舞蹈後,來年他們將得到神靈的庇佑,化解那一整年的災難。

我們有幸在某個冬日的黃昏觀賞了這樣一場表演。雖村長在還未開始前就與我們解釋,因並非正式的演出,所以人物及舞蹈節段並不齊整,但這並未影響我們對梗舞的興致。恰逢農閒時候,村民們還沒趕牛去草場過冬,漫長的冬季是這樣的讓人索然無味又無事可幹,於是聽說有梗舞看,偌大的院子裡,便擠滿了同來觀賞舞蹈的老少村民,眾人圍坐在空地四周,說著笑著翹首以待;孩子們在一旁圍著圈追逐打鬧之餘,踩的竟是梗舞的舞步!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強的,想必是耳濡目染久了,便學上了,在不知不覺間讓人看到了此舞蹈世代相承的希望。

當表演者們手持長柄單鼓和弓形鼓褪緩緩進場,四周說笑的人們逐漸安靜下來。這時,一聲齊整的鼓點劃開了錯高上空的夕暮,梗舞表演開始了,首先由出場的樂隊圍成圈,繞場奏樂。

第一場:主角之剛登騰布三人出場。出場時,戴著黑面具扮演父親的舞者神態威嚴,居中做騎馬狀,而扮演兒子的兩位舞者則一人負責牽馬,一人在後趕馬緊隨其後。這三人缺一不可。剛登騰布出場後需繞場三圈,邊繞圈邊表演藏族另一種獨特的歌舞諧欽,以歌唱的方式來邀請三界眾神。

第二場:十多位手持長柄單鼓和弓形鼓,身著傳統服飾的舞者進入場中,他們代表著願為消除人間的離難疾苦而下凡的各路神仙,因接受了剛登騰布的邀請而顯身獻舞。鼓點時快時慢,他們隨著節奏漸漸圍緊,又漸漸鬆開,期間動作各不相同。

第三場:美麗動人的龍宮仙女娜乍和人間英雄達哇亞俊盛裝上場,他們身著華麗的傳統服飾,站於場中為諸位神仙助威敬酒,以感謝他們的舞蹈為人間驅魔去災,帶來祥和與安生。此時暫站一旁的剛登騰布三人,也開始表演起了諧欽助興。

第四場:被人間熱情款待的神仙們,開始飛旋起舞,此時鼓點也變得異常的奔放激烈,漸入高潮。舞蹈者們由開始時的亦步亦趨,變為圍圈跳躍,舞步急速,跳到精彩處,仿佛已憑空騰躍而起,引起了滿場陣陣喝彩。有熟悉梗舞的村民為我們解釋:梗舞的舞蹈動作多與藏族人的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有關,也有部分是模仿犛牛、雞、羊、豬等各類動物。高潮部分的舞蹈主要分為七段,並以鼓點的不同節奏來對七段不同舞蹈做出區分。所以,梗舞的表演不僅好看,而且洋溢著濃郁的喜慶色彩。

隨著鼓聲漸落,舞蹈也漸進尾聲。錯高梗舞不同於其它藏族舞蹈,除兩位龍女的扮演者之外,其餘表演者均為成年的藏族男子。散場時村長叮囑,如果想看完整版的梗舞諧欽,那還是在藏曆新年的正月十五去村子裡比較好。

 

09

 

關於諧欽

 

除梗舞外,錯高村中仍遺留的另一樣藝術瑰寶,便是諧欽

藏語譯為歌謠,即盛況或隆重之意。這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歌舞,綜合了說、唱、舞三合一體,無樂器伴奏,表演者需自唱、自說、自跳,相傳起源於七世紀吐蕃時期。主要在喜慶、節日、慶典等大場合中演出,內容多是讚頌、祝願和恭賀等,與藏族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西藏的廣大農村和城鎮都有各自不同特色的鍇欽 (藏北的牧區和東部的昌都一帶不流傳這種藝術形式 )。隨著歲月的流逝,儘管諧欽有所發展,但由於藏族地區多年來沿襲著傳統禮儀歌舞不得隨意改動的風俗,所以,通過諧欽仍可瞭解古代藏族歌舞的基本風貌。

我曾有幸在另一場合看過一次諧欽的表演。那是在為一戶村民做調查時,偶然說起這種古老的歌舞,恰逢這家的男戶主就是村裡優秀的諧欽藝術家,於是在我們的盛邀之下,男主人爽快地答應,在自家屋裡的火塘旁邊為我們表演起了諧欽。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觸諧欽。那個下午,我們在昏暗而彌漫著酥油香的老屋裡,透過隱若而現的光,觀賞了這種十分獨特的藏族歌謠。它帶著從古代彌漫至今的濃郁鄉情,在時光的隧道裡緩緩地、與我們迎面而來,時而熱情奔放,時而古樸動聽。

悠游在錯高村的梗舞諧欽中,仿佛悠遊在古舊的時光裡,生命慢慢在歌聲中沉澱並緩慢起來,這些奇妙的歌舞凝重而又輕巧地流經歷史這條長河,恍惚之間,那些世代縱情歌舞的人們出現眼前,生命轉瞬即逝,留存的僅有歌舞和那份被寄許的對生活的熱愛和渴望。飄搖的歌聲,仿佛是這個村落的脈搏,在古舊甚至搖搖欲墜的外表下,始終包含著生命的溫暖與深情。並訴說著一個從古至今不變的人類主題:無論如何,惟有希望。

而同樣,我們也希望流傳已久的梗舞和諧欽能夠繼續被傳承下去,並真的給錯高和這個小村莊裡的人們,帶來寄望中的吉祥。

 

----------------------------------

 

梗舞的藝術淵源與表演形式

 

西藏著名藝術評論家丹增次仁先生說,是一種舞蹈的名詞,是神的僕從或者使者的意思,它具體指西藏佛教寧瑪派的僕從或使者。象徵著虔誠的佛教信徒心目中一種神,它的出現就是表示歡慶、吉祥和幸福。又分波梗莫梗兩種。波梗即男子,莫梗即女子。

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格,它的表演情景,在寺院的壁畫以及藏傳佛教寧瑪派經典中均有詳細記載。在拉薩龍王潭大門右邊牆上有一幅栩栩如生的梗舞的壁畫,中間是佛像,右邊是波梗舞,左邊是莫梗舞。

在寧瑪派經典《銅色山之誓願》藏文版中記載,在西南銅色山之無量宮裡,右面波梗翩翩起舞,左邊莫梗歌聲飛揚,那歡樂的歌舞回蕩天際。寧瑪派自稱該教派是由8世紀來西藏的蓮花生傳播下來的,不過他們建立寺院,整理經典,弘揚佛法的大規模活動是在11世紀中期開始的,由此可以推而言之:初始於8到11世紀,它有近千年的歷史是確定無疑的。是宗教舞——羌姆中的一個片段。可以單獨表演,到了後期,從寺院流傳到民間,在形式、內容、特色以及名稱上進一步得以發展,如薩迦寺卓馬薑斯中的嘎爾薩,林芝地區的米那堯姆或稱羌姆波等,內容上除了歡慶吉祥幸福之外,加進了驅邪迎祥的內容。跳的形式有圓圈兩排交叉,半圓圈等,成圓形時波梗莫梗各形成半圓,成兩排時波梗一排,莫梗一排。

波梗莫梗時要頭戴高尖帽,莫梗除了高尖帽外,還戴五佛冠,男女上身穿堆裡四角肩披。波梗下身穿大夏姆虎皮裙,莫梗下身穿達爾江裙子,手持雙面小鼓,鼓的形狀大小一致,所不同的是面具,波梗戴男性面具,莫梗戴女性面具。面具分四種顏色,這四種顏色分別象徵:溫和,善良,慈悲,毫無害人之心。

黃色面具表示容光煥發、功德廣大、種性優越、精進極至、知識淵博、具促利益發生之心等。紅色面具象徵權力,表示文韜武略、智勇雙全、內務外事指揮自如。綠色面具表示功業彪炳。每個顏色的出場有嚴格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