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去崖葬點路上,要經過數座大的瑪尼石堆

/攝影 範久輝

崖葬是流行於我國一些民族地區的喪葬形式,也被稱為崖洞葬。既所謂死不殯,置之山洞是也。這一葬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長江流域的十多個省區和雲貴高原等地。在主要以天葬為主的西藏自治區,吉隆縣的崖葬習俗,別具地方特色。

 

據《吉隆縣文物志》一書介紹,吉隆縣的崖葬習俗主要分佈在吉隆鎮的熱索、拉比、色瓊、沙勒、卡邦、紮、幫興、澤隆、熱瑪等村。各地的崖葬也不相同,略有差異,其中熱瑪村的崖葬就很有特點。

 

熱瑪村在日吾班巴雪山下,三面環山,吉隆藏布從村前流過,依山傍水,風景迷人。熱瑪當地人說它五個好的意思:山好、水好、草好、石好、人好。73歲的洛桑老人因五好而留在熱瑪村已有六十年。洛桑老人祖籍為日喀則南木林縣人,幼時跟隨父母親到各處聖地朝拜。父母親傾其所有進行朝聖的動機是,父親得了絕症,南木林縣的喇嘛建議父親變賣家產,去各方聖地朝拜,既能四處尋訪良醫,又能在死後獲得福報。一家人走到熱瑪村,洛桑的姐姐與熱瑪村的小夥子相戀,姐姐出嫁後,全家人在此定居,那一年,洛桑13歲。

 

熱瑪村的氣候宜人,經過調理,父親絕症在竟然此痊癒了。父母親終老後,洛桑按熱瑪的習俗為他們進行崖葬。熱瑪村的葬俗有水葬、火葬、崖葬等。人死後,請有名望的喇嘛根據死者的生辰八字及生前的行為進行占卜,以水葬、火葬還是崖葬。若是占卜為崖葬,則把死者身上的衣物與飾品除去,擦洗乾淨後,用白色的經幡布包裹成曲肢狀,然後殮入一個木箱內。在木箱內盛放鹽及各類藥材(主要是當地所產的松柏、香木屑、檀香屑等物),封閉嚴實,以防止屍體腐敗。送葬的時間也是根據卜卦而定的。

 

021

 

若送葬人數正好是21位,這在當地認為是十分吉祥的。送時包括死者是22位,而回來時是21位,是吉祥的單數。送葬時也是一笑泯恩仇的時候,哪怕血海深仇,若他來送葬,所有的恩怨都隨死者而去了。

 

在崖壁場所的選擇上,一是利用高山上的自然洞穴,其次也在高處之上人工挖掘墓洞,彌高者為貴。洞穴要求陰涼避日、通風並遠離人畜活動的地方。死者入葬後,必須用石塊封住墓洞,再用泥土抹塗嚴實,刷上一層白土作為標誌,最後掛上五彩的經幡。有條件的人家,還會打上若干擦擦(脫胎泥塑佛教造像)堆放在洞口。入葬後,在死者的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等日子,都要進行不同的祭奠活動。

 

在熱瑪村的北面的日吾班巴雪山中有大量的崖葬遺存。洛桑老人介紹,在後藏地區,日吾班巴是個大山神,它能保佑信徒免受災害,尤其是火災與水災。以前的喇嘛,若沒有朝聖過日吾班巴雪山與定日縣的乃青澤布日雪山,他的法力會被人置疑。日吾班巴雪上的聖跡很多,蓮花生大師在此閉關,至尊米拉日巴在此修行,後藏的信徒至今還膜拜它。

 

從熱瑪村中的佛塔出發,不多時公路消失了,洛桑老人指著草坪中的幾個錐狀石堆說,那是舉行火葬的死者,後人為它們而堆的。石堆中空,裡面放著一些擦擦,那是合著死者骨灰打制而成的。

 

022

“五好村”熱瑪村背後的日吾班巴雪山

 

穿過平坦的樹林,到達一個大草壩後,洛桑老人帶我們轉到上山的小道,那是去日吾班巴寺的上山路。小道很陡,呈形,當年砌的石階小部分還保存至今。見到的第一個崖葬點是在一片長滿青竹與合抱粗的青岡林的廢墟內。崖葬點似人工掏成的洞穴,入葬後用石塊封死洞口,再用水泥在面上抹平。崖葬點外塗著醒目的白色,上面掛著白色的哈達與五彩的經幡。在此崖葬點不遠處,還有一處崖葬點,外面的石塊已佈滿青苔,與周圍的色調一致,若不是洛桑指點,看不出這是崖葬點。

 

日吾班巴寺修築在山腰處,立體建築由分建的佛殿和護法神殿構成,殿內都繪有精美的壁畫。近年來,在信徒的努力下,它正在逐步修繕恢復中。在寺院附近高處的岩壁中,掛有五彩的經幡,洛桑老人說,這是日吾班巴的上崖葬點。在日吾班巴寺上方及附近的山體上,這樣的崖葬點還有十餘處。上崖葬點太高太險,我們徒手都不能攀登而上,可知在下葬時,人們所付的艱難。

 

吉隆縣的崖葬主要分佈在吉隆鎮的林區,這讓我想起同是林區的陳塘夏爾巴人。陳塘人主要喪葬形式是火葬,相同的都有為死者打制擦擦的習俗。這些與大部份藏區流行天葬不同的葬俗,似乎說明了這些地方的人們,不拘泥於形式,而是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形成適合本地情況的葬俗,並一直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