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索窮
一位學者說過:一個有戲劇的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藏戲是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是藏族文化藝術的集大成者。
藏戲表演按面具分為白面具戲、藍面具戲、黃面具戲。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形成了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這四大流派,慈覺林村藏戲屬於覺木隆派。(攝影/ 索窮)
藏戲概覽
藏戲是一個龐大的劇種系統。藏戲對西藏文化的浸淫是多方面的,當代西藏最傑出的音樂藝術家才旦卓瑪高亢透亮的唱腔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其發聲方式和行腔韻味,明顯受到藏戲藝術的巨大影響。
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藏戲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
起源於8 世紀的藏族的宗教藝術,藏戲到17 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
根據西藏文化廳提供的資料,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紮西”,意為祝福迎祥。經常上演的劇碼有《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等所謂“八大藏戲”,此外還有《日瓊娃》、《雲乘王子》等,各劇多含有佛教內容。
藏戲的表演,演員一般不化裝,主要戴面具,因而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黃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了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這四大流派。每年的“雪頓節”,是藏戲班子紛紛演出的日子,故雪頓節有“藏戲節”之稱。
慈覺林“藏戲隊”成立於1963 年,組建已有50 多年歷史,能將西藏八大藏戲演繹得栩栩如生。(攝影/ 索窮)
→候場的小演員們。(攝影/ 索窮)
西藏和平解放以後,自治區政府在原覺木隆藏戲班的基礎上,組建了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擔負起傳承和發展藏戲的任務,先後整理演出了《朗薩雯蚌》《文成公主》、《諾桑王子》等傳統戲,同時還創作演出了一些現代題材劇碼。劇團在保持藏戲原有的廣場藝術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了劇場舞臺藝術方面的實踐,使藏戲由廣場走上舞臺,有了燈光、佈景和化妝,還開始使用管弦樂伴奏。
另一方面,傳統藏戲由於受到嚴格的宗教神規制約,在發展過程中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少,從表演內容到形式保留了原始風貌,所以在戲劇發生學等領域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同時,藏戲的劇本也是藏族文學的一個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應用格言、謠諺和成語,甚至還在情節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學語言的精華。其中覺木隆藏戲是在所有藏戲劇團和流派中藝術發展最為完備豐富、影響最大、流傳也最廣的一種。覺木隆藏戲團是舊西藏地方政府惟一帶有專業性的劇團,歸西藏地方政府“孜恰列空”和功德林寺共同管理,但無薪俸。除參加雪頓節會演可得賞銀和食物外,其他時間則到西藏各地賣藝乞討度日。他們惟一的權力是可任意挑選演員。為此,他們持有西藏地方政府發的一紙文書,聲明他們所到之處,在業餘藏戲團體中如發現優秀的苗子或尖子,可馬上挑走,不得阻攔。
覺木隆藏戲經過唐桑、米瑪強村、紮西頓珠等幾代藝術家的組織經營、精心創造和改革豐富,逐步興盛起來,還出了幾個著名的演員,如阿媽拉巴、阿媽次仁、阿古登巴、次仁更巴等。其中次仁更巴在覺木隆傳統特技上有很深的功夫,如躺身蹦子,藏戲中叫“拍爾欽”,雙臂平伸與地面成六十度轉大圈旋舞,最多時能在一個大場地或大舞臺上一氣轉四大圈,計有一二十個蹦子。
覺木隆藏戲分佈、影響的地區很廣,拉薩、山南地區的藏戲團體,包括慈覺林藏戲團等,多數屬於覺木隆派。
而藍面具藏戲,是從迥巴藏戲班首先創建起來的。相傳藏戲始祖湯東傑布六百多年前為造福雅魯藏布江兩岸人民,在其家鄉日吾齊江上修建鐵索橋,為此募捐資財,以前藏地區白面具藏戲形式為基礎,創建了第一個藍面具藏戲班。迥巴藏戲,上承白麵具藏戲十分古老的傳統,下啟藍面具藏戲,流傳於西藏的昂仁、定日、拉孜和四川的甘孜等縣,其表演、唱腔藝術在藏族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名望。
江嘎爾藏劇團每年參加拉薩會演後,回日喀則要在紮什倫布寺演出,班禪喇嘛也來看。藏曆八月二日要趕回仁布,到強欽寺演出。在夏天,它還要分別給“嘎廈托子”(嘎倫過林卡)、“仲果也節”(七品官以上過林卡)、“孜仲也節”(僧官過林卡)演兩三天戲。江嘎爾藏戲,在日喀則、江孜、仁布和白朗等地區較為流行。
慈覺林藏戲團女演員也配備齊整,每年雪頓節,她們都會大顯身手。(攝影/ 索窮)
慈覺林藏戲團
每年藏曆四月十四,“公堂梅朵曲巴”節期間,慈覺林的村民都要前呼後擁地將宗贊神像護送到公堂寺與女神同住兩宿,互訴衷腸。人們歡歌跳舞,觀賞藏戲表演,十六日再將宗贊接回到慈覺林村過林卡。
而這幾天恰好也是慈覺林村藏戲團最忙的時候。
現年83 歲的慈覺林藏戲團靈魂人物尼瑪平措老人這樣回憶:
“在梅朵曲巴節上我們要唱整整一天,主要就是四月十五那天。為了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我們要演出並不是特別熟悉、平時排練不多的《朗薩雯蚌》劇。因為過去還沒有藏戲班,表演羌姆舞的也不是本地僧人,是從附近的烏林、陽宮等寺請來的藝僧,兩個寺廟的喇嘛抽籤決定一個早上演出一個下午演出。如果兩個寺廟關係好倒也罷了,假如平時他們有什麼矛盾和瓜葛,輪到早上演出的喇嘛舞隊,就會以一種惡作劇的方式故意把節目無限延長,弄得下一個登場的只能在後半夜演出,鬧出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來。
“後來民主改革後,就由我們藏戲團來表演《朗薩雯蚌》,就等於替代了僧人們過去的羌姆表演。這也跟藏戲班的老領班不無關係,他說宗贊是我們自己的神,以往他能享受美妙的羌姆舞表演,現在不能沒有。他是戲班的管理員和領班,我是戲師,他說走,我們倆去想辦法,得把這個戲學會好好演,我們就這樣學會並開始表演的。”
慈覺林村的“藏戲隊”成立於1963 年,組建已有50 多年歷史,能將西藏八大藏戲演繹得栩栩如生。
關於慈覺林藏戲隊,尼瑪平措老人說:“我們次角林藏戲班是解放後才有的,最開始我們學過三部戲,那一年我30 歲了,因為是中農成分,還沒有當基層幹部的權利,但鄉治保組織有這個想法,其中一個叫波多不傑的老人,有一天在公社打麥場碰到,他說咱們治保委員會想組織個藏戲班子,你怎麼想?我說我還沒有參加發言的權利,組織一個藏戲班子是好,如果上級同意組建,我也想學唱藏戲。他說你聲音、形象基礎這麼好,參加藏戲隊應該可以的。
戲表演時,觀眾們看的津津有味。(攝影/ 索窮)
“這位老人是個說話算數的人,他馬上向當時的次仁鄉長做了彙報,得到肯定的回答。當時報名的有50 多人,會唱的一個都沒有,他們挑來選去,就先組織了一個有18 個貧農參加的藏戲班,加上兩個中農,總共20 人。
“我以前只會最簡單的幾句唱腔,有錢有勢的人家請我們去唱,我們就圖個酒喝。現在由於大家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沒有收費教唱這一說,大家一起唱,圖的就是個樂子。
“慈覺林寺當時保存著各種宗教法事活動用的樂器,借起來倒很方便,就胡亂敲敲打打,也摸不出什麼門道。時間長了,波多不傑拉說,沒有老師看來是不行的。
“怎麼辦呢?我們通過熟人關係,在布達拉宮下找到朱瓊拉組織的拉薩雪巴藏戲班。朱瓊拉過去是功德林寺的僧人,西藏很多後來的著名藝人,最初都是從那裡接受紮薩達擦活佛組織的戲班,訓練出來的。
“我們在朱瓊拉那裡學了兩個月戲,有很大長進,但有個問題是沒有女演員,好在當時是集體組織,一經號召動員,馬上把女演員找齊了,就把角色一個一個分派出來,正經排練。
“這時候,大家就讓我來當戲師,我說我不行,我不識字呀。朱瓊老師說沒關係,不識字的戲師多去了,他把一部戲本放在慈覺林寺一個識字的學僧那裡,讓我跟他學戲本。當時還是人民公社,每天完工後,天擦黑,還沒來得及拍打衣服上的灰塵,匆匆忙忙往嘴裡丟一坨糌粑,就到僧人那兒學戲本。那時候也沒有電燈,就著一盞昏暗的油燈,我們挨著坐在一起,他來念我來背。一天一般記住兩頁戲本。學完記牢,喇嘛回寺廟值更,我也回家,但還得在被窩裡邊回憶邊複述,也念給給孩子們聽,讓他們也幫我記。
“學完這個,開始學《白瑪文巴》和《卓娃桑姆》,連著幾年後,像那麼回事了,可以外出公演了。不說在本村演出,去其他村裡,如白定、蔡公堂等演出,也就是個茶酒‘招待’而已,沒有任何補貼,但要記工分,算出工。演出時間主要是元旦、藏曆新年、八一建軍節、公堂梅朵曲巴節等。”
直到現在,慈覺林藏戲團的演員們,平時分散排練,每年雪頓節期間集中在羅布林卡表演獻藝,然後到各鄉村巡迴演出。
上、下圖女演員們戴著美麗的帽飾上場表演。(攝影/ 索窮)
慈覺林村綜藝大觀
果諧 “果諧”,意為圓圈舞。男女把手成圓圈,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伏,載歌載舞,雖無音樂伴奏但情緒熱烈,生活氣息濃厚。
果卓 “果卓”,即鍋莊舞,在慈覺林流傳較廣。跳“果卓”時,一開始就自然分成男女兩個陣容,每個陣容裡有一個領舞者,藏語稱為“卓克”,其餘為舞伴,藏語稱“卓巴”。起舞時均互相牽手或搭抱,並彎腰垂首按順時針方向慢步繞圈而舞。領唱時先由男隊開始,然後女隊重唱一遍,依此輪流換唱,邊唱邊舞。其舞步隨唱腔由慢到快,最後進人高潮而結束。慈覺林“果卓”無樂器伴奏,但曲調優雅、奔放,歌詞精煉、流暢。
諧欽 “ 諧欽”意為大歌,是一種古老的大型儀仗歌舞。原為苯教徒祭祀天地方物、為部族新婚夫婦舉行結婚慶典時所唱的祝頌詞,後來逐步發展成群眾廣泛傳唱的民間歌舞。“諧欽”在慈覺林流傳甚早,據說是山南雅隆河谷會唱“諧欽”的人們於吐蕃時期遷徙到衛茹的納如地方時傳入的。慈覺林的“諧欽”分為長調(藏語叫“當仁”)和短調(藏語叫“當通”)兩種,長調供宗教典禮或王臣貴族讚頌之用,短調供家族迎親嫁娶或喜慶節日恭賀之用。其完整的“諧欽”由“諧果”(歌首)“諧”(正歌)、“紮西”(吉祥尾聲)三部分組成。歌首只唱不舞,按歌調和觀眾的情緒所需可以反復多次;正歌是隨歌起舞、有節奏地表演,大型諧欽的正歌可表演 30 個大段,中型諧欽要表演18 個大段,小型的也至少要表演10 個大段;吉祥尾聲是快板式的熱烈歡騰舞蹈。慈覺林村的“諧欽”,其韻調深厚古樸,長調居多。60 多人組成的慈覺林諧欽隊,曾參加西藏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大慶活動,並獲得殊榮。
歌謠 慈覺林的歌謠分為“魯體”和“諧體”兩大類。“魯體”歌謠又分為“拉魯”(山歌)和“卓魯”(牧歌),其歌詞句數不等,一般為三、五、六句,多至十餘句。音節一般為6 ~ 11 個,每句音節相等。“拉魯”在慈覺林較為流行;諧體歌謠種類較多,流行於慈覺林的主要有“堆諧”(民歌)、“勒諧”(勞動歌)、“果諧”(民謠)、“諧欽”(頌歌)、“羌諧”(酒歌)和“雜諧”(情歌)、覺諧(悲歌)、“次加”(對歌)等。其歌詞均為偶句,一般為4 ~ 6句,每句6 個音節。其中,情歌在慈覺林占比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