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 土豆 唐建明
米什,在當地土語裡的意思是“不開化”。居住在西藏察隅地區的僜人,曾經被當地人稱為“米什米什人”,也就是“不開化的人”。
原因在於,僜人是當地人口最少的族群,甚至沒有被列入56個民族之列,而是單獨列出既“僜人”和“夏爾巴”人。在他們身份證的“民族”這一欄,填寫的是“其他”。
僜人從前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與橫斷山過渡地帶的藏東南高山峽谷地區,陸續搬下來也就40——50年時間。在西藏民主改革以後,當地政府動員僜人下山,圍繞在喜馬拉雅山脈以東,橫斷山脈西部,以察隅地區為主的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山裡,建房定居,形成村落。
↓僜人部落的婦女在用傳統的煙斗吸食煙草“德旺”。(攝影/唐建明)
雲上的新村
前往下察隅的山路,車沿著山腰土路打轉,從這個山頭看到那個山頭的直線距離非常近,但是要到達,卻要繞山轉胳膊肘彎道數圈。車沿著山路往上行駛,路兩邊的密林如屏障一般,大約過了十分鐘,感覺已經到山頂雲端,視野突然開闊起來,桃紅蕉綠,炊煙嫋嫋。新村一如其名,是一個嶄新的村莊。村莊入口大門上裝飾著刀、槍和箭,門兩邊的掛著羊頭和牛頭。這些動物都是僜人過著林中狩獵生活的時候,主要的肉食來源,如今成為大門華麗的裝飾,目的是為了向遊人展示僜人不算古老,但日漸過去的生活習俗。
春耕已經開始,開墾好的梯田在等待插秧,撲面而來的溫暖濕氣,提示我們進入了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域。僜人傳統的農作物主要以玉米和水稻為主,但因為氣候條件好,用新村村主任夏電夏的話來說:“這裡插什麼長什麼。”雞爪穀是僜人喜歡種植的一種作物,當地人稱之為“芒瓊”,主要用於釀酒。用雞爪穀釀出的這種口感微甜的低酒精飲品,被稱為雞爪穀酒,家裡若是來了客人,主人會先給客人敬三杯。
依著村道而建的新房,全木質板材,呈三角形的屋頂,採用鐵皮做內層,再鋪設木板或者樹皮做裝飾,即實用,又保持了傳統風情,不用擔心下察隅一年四季充沛的雨水。
新村的生活節奏是悠閒的,蹲坐在屋簷下的兩位僜人老年婦女,在抽一種叫“德旺”的煙草,煙斗也十分奇特,煙槍桿子長而細,銀質,上邊帶有裝飾的花紋。不過年輕的僜人已經很少使用這種原始的煙斗,於是煙斗成了村中歌舞表演隊的道具。
說起新村的歌舞隊,還小有名氣,夏電夏介紹,新村在70年代就成立了文藝隊,主要表演傳統節慶時的舞蹈,為來新村參觀的遊客展示僜人的傳統歌舞。僜人傳統的耳飾,掛飾,用麻編制的無袖坎肩,都成了最華美的表演服飾。
僜人的服飾十分有特點,男人身著無袖坎肩,身背小挎包,都是就地取材,用麻繩染色,再進行編織,只不過現在麻繩已經被更容易獲得的毛線所取代。男人依舊刀不離身,身不離刀,除了砍柴護身,更多的是顯示威武。女人身著短袖長衣,下穿條紋花裙,前額上方佩戴一種叫“格嘣”的橢圓形銀片。仔細看這些銀片,有些是民國時候的銀元,甚至還有印度過來的貨幣。胸前佩戴叫“八紋的剛”的銀飾品,形如核桃,外圓內空。硬幣編制成項鍊,銀質手鐲外形粗大但上面的浮雕卻做工精美。老年婦女多戴一種叫“勾大白”的耳環。這種耳環主要有兩種材質,打製成手鼓狀的銀制部分,一頭大,一頭小,上面用各種花紋裝飾;在鼓腰的細部,用白色細珠子串成的鏈子,纏繞數圈,形成裝飾,也增加阻力。
不過現在的僜人婦女已經改變了審美,不再像過去那樣佩戴巨大而誇張的耳飾,所以已經難覓僜人婦女當年的風情。
察隅、波密僜人婦女,習慣佩戴巨大耳飾凸顯女性形象,致使耳垂變形。(攝影/黃婉華)
↓格嘣和八紋得鋼等飾品。(攝影/黃婉華)
傳奇頭人阿魯松
僜人部落原來是杜希布林部落,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僜人部落中屬於人口最多的一個部落。僜人首領的傳承採用世襲制,阿魯松的父親和爺爺都是部落的酋長。阿魯松16歲就當上了部落的首領,並帶領村民走上改革之路。
在阿魯松家廚房的一面牆上,掛滿50多個油光發亮的牛頭,這是一個家庭財富的象徵,也是僜人殺牛比富的風俗的產物。僜人有殺牛比富的習俗,誰家掛的牛頭多,就說明誰家富有,因此每年村民都要殺牛請客,甚至借錢買牛殺,一度將耕牛趕盡殺絕。為了杜絕這個陋習,在1999年的新年,阿魯松一次殺了26頭牛,宴請上千人,再也沒有村人有財力超越這個記錄,於是止住了殺牛比富的風俗。
阿魯松的另外一個變革是改變一夫多妻制的傳統觀念,他本有7任妻子,現在只留下一位。在僜人的傳統觀念中,妻子的多少如同家庭實力的象徵,並可以通過巴麥牛進行買賣。巴麥牛是僜人飼養的家畜,是僜人的主要財產,巴麥牛的品種源自於印度,據說是僜人在從印度帶過來的。
而傳統的僜人住所,充分顯示了這種社會關係。僜人的住所按照吊腳樓的形式而建,半米多高的松木基柱,將房子托在半空中,起到防潮的功能並可以在下邊蓄養家畜。房子南北朝向一字排開,男性成年之後,就開始修建自己的房子,過去並用牛和其他財物購買女子,在其住所旁邊繼續修建單間,一般一任妻子一個單間。
房子通常按照東西走向修建,其中東頭第一間叫做“哈嘎”,意為客房,另一間叫做“嚀”,意為內室。房蓋東頭或河的下游方一頭為圓型,為男人進出的識別標記;房蓋西頭或河的上游方為齊頭,為女人進出的識別標記;通常靠東或河的下游方第一間是男主人住室,隔壁是地位最高的妻子的住室,然後依次為地位較低的妻子的住室。
上圖 傳統僜人巫師的道具和照片,僜人沒有宗教信仰,相信巫術。(攝影/黃婉華)
左圖 阿魯松在展示他家的牛頭,牛代表一個家庭的財富。(攝影/黃婉華) |
主人房面積稍大,會掛飾所捕獵到的動物皮毛和頭骨,作為裝飾,主人房和妻妾的房子以一條長廊相通,不設門。單間面積不超過5平方米,中間設置火塘,上邊架設木架,用於擺放食物,沒有床和其他傢俱。灶的右側鋪竹席就是睡覺的地方,用圓木當作枕頭。左側有專門懸掛衣服和被毯的橫架。主人房旁邊,永遠是地位最高的妻子的住所,所以阿魯松說:“做一名合格的僜人妻子,就是永遠留在我身邊。”
現今整個僜人村和僜人的觀念都已改變,阿魯松的家每天在對客人的迎來送往中度過,儼然一個旅遊基地示範點。他的家人也經過培訓,成為旅遊接待工作人員。而全村的村民僅旅遊一項戶均收入可達萬元,旅遊已經成為僜人繼養殖和採集藥材之後的又一項重要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