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土豆
恐怖冰川 Khumbu Glacier 恐怖冰川或稱昆布冰川,範圍約在海拔4700 米至7500 米左右, 上部稱為West Cwm Glacier 海拔6000 米至7400 米左右, 冰川下部演變為昆布河(Khumbu Khola), 在海拔4100 米左右的Chhulungche 附近與Imja Khola 匯合。 最終在Phunki Teng 海拔3200 米處融入發源于卓奧友的Dudh Kosi. 成為索洛昆布地區的主要河流。 |
絨布冰川 絨布冰川地處珠穆朗瑪峰腳下海拔5300米到6300 米的廣闊地帶, 由西絨布冰川和中絨布冰川這兩大冰川共同組成。 珠峰地區是中國大陸性冰川的活動中心, 面積在10 平方公里以上的山嶽冰川就有15條,其中最大, 最為著名的是複式山谷冰川——絨布冰川,它全長22.4 公里,面積達85.4 平方公里。
|
數據珠峰 在它周圍20 公里的範圍內,群峰林立,山巒疊嶂。 海拔7000 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 多座, 較著名的有南面3 公里處的“洛子峰”(海拔8516 米,世界第四高峰) 和海拔7589 米的卓窮峰,東南面是馬卡魯峰(海拔8463 米, 世界第五高峰),北面3 公里是海拔7543 米的章子峰, 西面是努子峰(7855 米)和普莫里峰(7145 米)。 在這些巨峰的週邊,還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遙遙相望:東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幹城章嘉峰(海拔8585 米,尼泊爾和印度錫金邦的界峰); 西面有海拔7998 米的格重康峰、8201 米的卓奧友峰和8012 米的希夏邦馬峰。 珠峰的雪線高度 北坡為5800-6200 米 南坡為5500——6199 米 珠峰有三大山脊,分別是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間夾著三大陡壁,分別是北壁、東壁和西南壁。 |
從珠峰回定日新縣城的路上,汽車行駛在一條狹長谷地,一眼就能看見一棟非常醒目的紅色建築,那就是建設在紮西宗鄉旁邊的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峰大氣與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我已經多次聽過關於珠峰站的故事,但是第一眼看見中科院的牌子,還是油然而生親切感,這就是珠峰站站長王忠彥和他的同事們常年工作的地方。
在高原生活過的人會發現一個特色,只要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就會種上樹,而且這些樹還會用土牆小心的圍起來,房前屋後,樹木鬱鬱蔥蔥,屋子燒起的牛糞火炊煙嫋嫋,這就是人間生活的氣息。紮西宗鄉是最靠近珠峰大本營的最後一個自然村了,距離珠峰大本營還有30 公里的路程。
中國對珠峰地區的科考工作開展於上個世紀60年代,1960 年中國登山運動員和科學工作者首次從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頂。這次登頂,雖然因為設備等原因,沒有留下登頂的照片,但是王富洲等人帶回來了珠峰頂上的石頭樣本。
從60 年代起,中國科學工作者對珠峰地區進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氣候以及現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獲得了豐富而有價值的資料。1975 年,中國測繪工作者在中國登山隊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精確地測定了它的高度,並繪出了珠峰地區的詳細地圖。70 年代,我國科學工作者在第一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實驗時期,曾對珠穆朗瑪峰北坡為代表的喜馬拉雅山區大氣一般氣象特徵進行了觀測研究。
↓科考隊員在觀測冰川。(攝影/ 陳鵬飛)
青藏高原被稱為除北極、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面積達250 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近5000 米,是全球海拔最高也極其獨特的一個地域單元。也正是因為珠峰地區人類活動稀少,成為全球研究環境本底的關鍵地區之一。珠峰地區環境本底不僅具有南北極同等重要的科學價值,而在環境本底垂直分異特點為南北極所沒有,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喜馬拉雅山脈長2500 公里、高6000 米、總面積達40 萬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高原隆升和大型山地的典型代表, 同時也是青藏高原特殊大氣過程集中表現的典型區域。
青藏高原的隆起對亞洲乃至全球的氣候變化造成很大的影響:改變了行星風系,引發了季風,大氣降水發生了重組,使得亞洲的中央地域變幹,而東部地域變得溫暖濕潤,否則我國的華中地區應與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一樣乾燥。從某種角度來看,整個亞洲的氣候、環境和生態與青藏高原的演化息息相關,因此,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研究具有極大的科學意義。以珠峰為代表的特高海拔地區是全球構造作用最活躍的現代造山帶,這裏每年的抬升速度約為10 毫米;其南坡為恒河水系和前陸沉積盆地,同時珠峰地區也是冬夏季風作用的場所,快速的岩石圈抬升,較強的降雨和恒河水系的巨大剝蝕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孟加拉灣海底沉積扇。因而,以珠峰為代表的高喜馬拉雅地區是研究構造- 氣候回饋作用最理想的地區之一。
上世紀90 年代義大利科學家在珠峰南坡啟動“金字塔”(Pyramid) 計畫,已經進行了十多年的大氣和環境過程監測研究。但由於珠峰南北坡存在巨大的地理和環境特徵差異,珠峰南坡的研究結果並不能代表整個珠峰地區的特徵。所以從這一點上說,在珠峰北坡建立大氣和環境過程觀測站可以與Pyramid站進行對比研究,從而進一步認識喜馬拉雅山區在全球變化中的作用。
因此,當時選擇在珠峰建站意義重大,而珠峰站的長遠目標是,把該站建成不僅是特殊環境與災害國家野外站,而且是正確認識喜馬拉雅山區大氣過程和地表過程本身以及其對我國、東亞乃至全球天氣氣候影響和回饋效應的觀測研究基地。珠峰站於在2005 年3 月-5 月進行的第四次珠峰科學考察期間就開始建設,2005 年9 月底基本建成。最初的時候還是鐵皮房子,冬季的定日長時間刮著大風,鐵皮房頂都像要被風掀開卷走了一般,人就更不要說走出屋門了。2008 年12 月王忠彥第一次來到珠峰站,當時站裏已經建起了固定建築,但是一遇到颳風天氣,太陽能供電系統就不穩定,除了出去採集儀器設備資料的時候,其他時間人們只能躲在屋子裏點火取暖。艱苦條件考驗著王忠彥,和很多選擇在西藏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一樣,這是他們都必須經過的一道心理關,也是身體素質考驗關,只有親自到過現場,待住了,堅持下來,並能正常工作,才能決定是否能做一名高原科學研究工作者。在這個過程中,皮開肉綻,流鼻血,頭疼得一宿一宿睡不著都是常事。如果沒有跟著科研工作者一起做過野外科考,是無法想像其工作之艱苦的。
和中科院納木錯站的工作者一樣,談起工作,王站長說得最多的不是工作的艱苦,而是現在的陽光大棚能種出新鮮蔬菜,能吃上青菜已經成為高原工作提高生活水準的一個高指標,並且吃不完的蔬菜還可以送給當地的老百姓。在說這段話的時候,王站長剛從雙湖縣坐了近20 個小時的長途客車趕回拉薩,身上還帶著那曲塵土的氣息。原來,中科院青藏所要在中國最年輕的縣建立一個新的站點,雙湖縣地處藏北羌塘草原,平均海拔5000 多米,一般人在這樣高的海拔站著說話都喘,而為了趕在冬季凍土之前把雙湖站的圍牆打好,王站長和當地的藏族工人一起挖坑,將10 天的工程縮短為2 天。為了完成工作,他身兼兩站,在三個月內在珠峰站、雙湖站和拉薩之間往返數趟。
高山仰止。(攝影/ 盧海林)
我已經不是第一次和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的科研工作者們打交道了,如果約定採訪的時間是在他們野外科考工作回來,那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他們往往會被艱苦的戶外環境折磨得“皮開肉綻”,龜裂的嘴唇導致不能表情太豐富的說話,更不要說開口大笑了。強烈的紫外線造成臉部皮膚剝落,小丑一樣的大花臉,消瘦的臉龐,往往和他們剛從北京進藏的模樣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副模樣如果讓熟悉他們的親人看見,怕是要難過得心酸落淚的,但是對他們而言就好像家常便飯一樣。我曾經問參與珠峰科考活動的博士生陳鵬飛,這麼辛苦,下次還會來嗎?這名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告訴我,當然來,珠峰那麼美!
小陳的回答觸動了我,正是這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的堅持,他們就像在條件極度艱苦和嚴酷的極寒缺氧環境中的雪蓮花,結出了科研的果實。這些科研工作者,每個人都有自己說不完的故事,他們為這同一片土地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