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佳俊  攝/陳宗烈

我是1960年大學畢業回應祖國的召喚到拉薩工作的,眨眼已50過去了個春秋。但初到聖城的印象仍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古老的宮闕、廟宇娓娓講述著歷史的滄桑,

河畔垂柳伸出細嫩粉紅的手背蕩起一圈圈漣漪,男女老少路燈下的即興歌舞淋漓盡致地展示出高原民族豪放樂觀的天性稟賦。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勾起我這個遠道而來的漢族大學生無邊無際的遐想。拉薩,她古老而又年輕,美麗而不矜持,神奇而又實在,酷似苦戀中的情人,讓我難捨難分。


《逛新城》和八廓街的變遷

每提起拉薩,我腦海裡就會響起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那首風靡全國的名曲《逛新城》歡快的旋律。歌曲通過父女的對唱真實地反映了民主改革初期拉薩欣欣向榮的面貌。一串路燈,一棟新樓,一場物資交流會,都會像春風拂過一潭靜水,給長期處於封閉狀態的人們帶來新生活的美好憧憬。

21世紀的拉薩今非昔比。毫不誇張地說,一座以布達拉宮為中心,由鱗次櫛比的高樓和星羅棋佈的園林組成的現代化城市已經巍然屹立在我們面前,吸引八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回想50年前我剛到拉薩的時候,布達拉宮周圍還是一片荒灘和沼澤,要步行許久,跨過古色古香的琉璃橋才看得見八廓街,領略到城市的繁華和喧囂。歷史記載,這裡原叫倭塘湖,肯定是拉薩平原最低窪的所在。西元7世紀大唐與吐蕃聯姻,在文成公主的策劃下,松贊幹布率領工匠、農奴在這裡填土排水修建起高原上的第一座神殿——大昭寺,於是遠近信徒、商人和工匠開始向這裡雲集朝拜,200年間,商鋪、作坊、旅舍林立,圍繞大昭寺逐漸形成一圈四方形的街道,通稱為八廓街。“八廓”意譯就是“轉圓圈”,既是善男信女圍繞大昭寺祈求釋迦牟尼保佑的著名轉經路,也寓意這裡集聚了天下珍奇,吃、穿、用、玩的商品應有盡有,任何購物者在這裡轉上一圈都可以盡興而歸。後來人的建築也便以緊靠八廓街為榮,從轉經路延東南西北四角向外延伸,形成八數條或寬或窄的街道。記得我當年撰寫的遊記《拉薩,不再是神秘的城市》時,按我老家四川方言“廓”“角”發音相近的理解,望文生義地將八廓街書寫成了“八角街”,給街名增添了立體感卻遠離了“轉圓圈”的願意,實在是一場誤會。
 
八廓街的的房屋大都是花崗岩石頭壘砌起來的,結實耐用,屢經地震卻不見史書關於房屋坍塌的記載,表現出藏族人民驚人的建築技藝。後人的不斷擴建,始終沿襲著西元7世紀固定下來的街道格局,樓層越來越高,街面就越來越狹窄。從清晨到傍晚,香客、遊人和商販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給人的印象格外古樸、熱鬧。美中不足的是,沒有相應的供水和排水設施,給市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當年因為所在單位與八廓街近在咫尺,清晨鍛煉最好的去處就是八廓街,發現兩大奇異景觀:一是三五成群的少女背著木桶去藥王山下、拉薩河邊汲水,或嬉戲打鬧或哼著輕快的歌,回來的路上卻躬著腰一臉疲憊的神色,以至“背水姑娘”一度成為雪域詩人、畫家最熱衷的寫作或繪畫題材;二是許多住戶門口都蹭著一絲不掛的小孩,嚴寒冬天也不例外,只是增添了一雙棉鞋,排隊似的,細細一看,才知道是在拉屎。藏族同事告訴我,這是八廓街居民的傳統習慣,能增強孩子抗寒的能力,也是沒有供、排水設施,沒有家庭專用廁所不得已而為之。
記得1961年春天,一位領導在拉薩機關幹部職工大會上說,改善人民生活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比如公共廁所,能做的就要馬上辦。果然,不到兩個月,八廓街及其周邊街巷都興建了公廁。60年代中期,又開始大動干戈,鋪設了四通八達的排水管道,將自來水引進八廓街的大街小巷,對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和建設都具有劃時代意義。

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1959年奉命接管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是西藏歷史上最偉大的社會變革。大規模的經濟、文化建設蓬勃興起。數年間從西藏各地驟然湧來了成百上千志在建設新西藏的熱血青年,另外還有許許多多內地工匠、援藏幹部和各學科門類的知識份子,我和我的同伴不得不像沙丁魚罐頭一樣擠在狹小的藏式民房裡度日。當時最緊迫的工作是修建房屋。原來僅有3平方公里的古城那時已經不堪重負,新的政府機關、科研機構、商店、學校只能選擇在市郊破土建高。記得最早出現的是由中央直接撥款修建的雪林多吉頗章和西藏人民廣播電臺。雪林多吉頗章是在原有的一棟小樓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豪華公館,包括辦公區、生活區和宗教活動區。廣播電臺包括辦公大樓、職工宿舍和發射台。兩個建築群都遠離老市區,坐落西郊的藥王山和布達拉宮腳下,規模、外觀和內部設施均屬上乘,讓拉薩人讚不絕口,也因此牽動著拉薩新城向西發展的走向。

當年西藏地方財政收入很少,除上述兩座大樓,其他的新建築大都是土坯壘砌,鐵皮蓋頂的平房,顯示出艱苦樸素的時代風貌。沒有套間,一房一戶人家,處長、教授也不例外,有小孩的人家會用報紙和木條隔成裡外兩間,倒也別具情趣。拉薩的一大氣象景觀——“拉薩夜雨”是我住鐵皮平房時最難忘的經歷。高原古城一年四季藍天白雲,是有名的“日光城”。雨水都集中在7月到9月,但出門仍然不需帶傘,白天通常見不到雨水,天黑以後,你剛鑽進被窩,雨水就稀裡嘩啦地直往下掉,敲打鐵皮的聲音像節日點燃數萬串鞭炮,像一場兩軍對壘的爭奪戰,短槍長炮發出震天動地的吼聲。好容易進入夢鄉,天明醒來,卻不見戰士的蹤影,又是湛藍湛藍的天,蒸發加滲透,地板很快像昨天一樣乾燥平順。我曾請教過學氣象的朋友,據說是因為這裡日照時間特別長,晝夜溫差又特別大,白天上升的水蒸氣要到夜裡才能凝聚為雨水落下來。後來我搬進鋼筋水泥的樓房,再也享受不到“拉薩夜雨”的綺麗了。再往後,或許是高原整體氣象發生了微妙變化,白天的雨水竟逐漸多了起來。向青年人談起“拉薩夜雨”的往事,常被誤會為在構築神話。

宇妥路和拉薩的文化生

宇妥路直通著名的大昭寺,現在是一條僅供遊人參觀購物的步行街。我剛進藏時這裡尚未成型,當然也沒有街名。稀稀落落的幾棟建築都是解放軍進藏後陸續修建起來的。最早落成的是為慶祝自治區籌委會成立修建的拉薩大禮堂,有1200個座位,氣勢恢宏,是當時拉薩舉行正式的歌舞、戲劇演出的唯一場所。接著在大禮堂的對面修建了第一個被稱為“西藏貿易總公司”的國營商店,其實就是一溜平房,商品遠不如八廓街的豐富多彩、琳琅滿目,但生活日用品還是能保障供應的。禮堂東側比肩而立的則是新華書店、人民浴池、理髮店,已經逐漸具有了半條街道的雛形。因為這裡距拉薩最大的幾個機關——西藏工委、自治區籌委會、西藏軍區等最近,有劇場,有銀行,有書店,還可以理髮洗澡,所以就演變為所有幹部職工休閒、購物、娛樂經常光顧的地方,被戲稱為拉薩“職工休閒中心”。

為什麼不去大約只有300米這遙的八廓街呢?那裡古色古香,應有盡有,可以喝到醇香的酥油茶,吃到美味的手抓羊肉,還不乏國外進口的呢絨、手錶、照相機。那是因為囊中羞澀。不是工資太低,而是手裡現金有限。突然增加這麽多外來人口,為了防止市場物價上漲,影響市民正常生活,一律禁止進藏幹部去八廓街購物。政府規定每月只給職工發放10元現金(本地藏族幹部例外,可領取全額現金),僅夠理髮洗澡,購買香煙和牙膏。如果我要添購一件毛衣,必需在“職工休閒中心”選中商品後由商店填寫購物單去本單位會計室和銀行營業部蓋章確認,才能到商店交票取貨。憑支票取貨的交易方式僅此一家,八廓街是辦不到的。雖然程式繁瑣,跑來跑去的,卻聽不到半點怨言,因為我們肩上挑著造福西藏人民的重擔,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到了星期天、節假日,機關食堂都只做兩餐飯,讓大家了睡個囫圇覺,梳妝打扮一番,成群結隊去“休閒中心”盡興地遊玩。大禮堂周圍猛然人流如織,一片自行車的鈴鐺聲,與內地廟會無異。會友,購物,理髮,看電影,好不快哉。
寒冬一過,拉薩天氣越來越暖和,冰河解凍,柳樹抽芽,百花盛開,草地如茵,休閒場所開始向林卡轉移。結識的藏族朋友多了,我跟著他們認識了許多風景如畫的林卡,一起逛得最勤的有西郊的羅布林卡和布達拉宮北面的龍王潭。羅布林卡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花團錦簇,殿宇輝煌,一直保持著原貌。龍王潭湖水蕩漾,古柳密佈,但年久失修,圍牆殘缺不堪,綠茵茵的草地遭犛牛肆意踐踏,牛糞、黃葉和污水交混在一起,東面草地已淪為雜草叢生的沼澤。1961年夏季,拉薩市政府動員全市機關職工、學校師生數千人義務勞動,整修道路,鏟出雜草,排除污水,給古舊園林帶來蓬勃生機。在布達拉宮腳下租借一支牛皮輕舟,蕩起雙槳在細密的垂柳中穿梭,真是人世間一種絕妙的享受。隆冬時節,湖面南側凝結起厚厚冰層,夜晚有成群結隊的男女來此溜冰。龍五王潭四季開放,無需門票,是市民和職工休閒的最好去處。翻閱我當年給親朋好友拍攝的照片,以龍王潭湖水、柳林為背景的照片最多。

拉薩人的休閒方式隨季節變遷而迥然相異。冬春以室內為主,與親戚朋友聚會聊天、打牌,共慶元旦春節、藏曆新年,大都在家庭和寺廟裡進行,其中不乏宗教性的祈禱活動。夏秋時節則投向山水花草的懷抱,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拉薩人造景觀不多,休閒設施沒法與內地媲美,但郊野空曠,空氣清新,藍天白雲,山高水美,卻是內地人難以尋覓到的天然樂園。傳統的雪頓節、薩噶達娃節、藏林吉桑節都有固定的林卡供所有僧俗大眾集中遊玩,沐浴節則舉家前往拉薩河不同的地段紮下營盤,洗滌被褥衣服,在帳篷裡飲酒唱歌,中午河水變暖就跳下河水洗髮、沐浴,傍晚一身潔淨,樹幹上晾曬的被褥衣服也已幹透,收拾行裝打道回府,其樂無窮。“逛林卡”不受固定節日限制,只要你工作有閑,或同學同事,或遠道而來的好友相邀,就在河湖水邊、草地樹林裡搭上帳篷或圍一圈布簾,同時攜帶的還有坐墊、青稞酒、風乾牛肉、骰子、六弦琴或留聲機。一個帳圈就是一個天地,縱情地歌舞、玩耍、暢飲,將人世間遭遇的一切不快和煩惱都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慶祝自治區成立的拉薩市政建設

拉薩近60年突飛猛進的變化離不開祖國各族人民的關懷和支援,其發展規模和進度又與祖國的經濟實力和西藏重大紀念活動密切相關,呈現出階梯形模式向上攀升。1965年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中央直接劃撥專款用於拉薩市政建設,是民主改革後市政建設的第一個高峰。為了能按時、保質地完成任務,西藏工委和自治區籌委會聯合組成了由副書記郭錫蘭、秘書長喬加欽為首的領導班子,負責專案的策劃和指揮,反復強調務必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我當時作為記者曾參與採訪有關專案,至今記憶猶新。

布達拉宮正南面的拉薩文化宮就是在這個時候屹立起來的,
它坐西朝東,擁有1600多個座椅,沿十多個階梯拾級而上,高大挺拔,富麗雄偉,迎來了自治區首屆人民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會後又相繼在這裡修建了圖書館、歌舞團排練場、職工宿舍、水池和亭台,一度成為市民、職工集會和休閒、遊玩的重要場所。因為文化宮前面有巨大的廣場,北面是西藏標誌性建築布達拉宮,後來,慶祝自治區成立10周年到40周年群眾大會都是在這裡舉行的。
 
與文化宮同時動工的還有新建、改建的三條街道:北京西路、康昂多南路和宇妥路(當年命名為人民路)。這向條街相互銜接,正好將古老的八廓街與西藏和平解放後十餘年間陸續修建的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連成一片,實現了市區以布達拉宮為中心向西拓展的設想。

前面講述的“職工休閒中心”處於宇妥路、康昂多南路、自治區政府和西藏軍區的十字路口,“休閒中心”門前的路沾著自治區成立的光,在市政建設的高峰中延伸至大昭寺,拉薩市人民路從此落成。當年這裡是一段無名沙石路,北側是一片農田(上溯200年屬於清朝駐藏衙門的蔬菜基地),靠近大昭寺的300米地段污水橫流,要繞道琉璃橋才能通行。這次改造不但打通道路,而且鋪設了西藏高原上第一條瀝青路面。北側的貿易總公司經過改造成為全市最大的百貨商店,還新修了西藏迎賓館,自治區糧食局。南側在1962年被燒毀的大禮堂廢墟全部推倒,在原址上興建了一溜書店、商鋪和飯店。八一農場在宇妥路開設的餐廳最大,烹製的飯菜都是農場生產的時鮮,美味可口,特別受到援藏漢族職工的青睞。

在北京西路和康昂多南路的交匯處,修建了西藏革命展覽館、郵電營業處、拉薩照相館,這些建築與文化宮隔街相望。

兩條河流的治理

而拉薩市政建設工程中持續時間最長,工程也最艱巨的是拉薩河、流沙河的治理。

拉薩河發源于念青唐古喇山南麓,她像一條天際飛來的綠色飄帶,從北向南,又從東到西貫穿整個拉薩市區,在曲水縣匯入雅魯藏布江。在1962年夏天,拉薩接連下了幾場暴雨,拉薩河驟然變得暴躁起來,放肆地向市區奔流,很多地方一夜之間淪為澤國,低窪的大昭寺門口需要划船。我所在的廣播電臺也在宿舍、食堂和宿舍間搭起一溜溜木板才能通行。為了整治拉薩河的水患,1964年市政府撥出巨額資金,組織數千名民工、機關幹部,歷時4年,用水泥和石方在拉薩河北岸修築了長達18公里長的防洪堤。接著,又相繼增設了河堤欄杆,並對上游蔡公堂地段的河水進行疏導。從那以後,拉薩市經歷過多次洪水考驗,始終處於安全狀態。拉薩河的治理,也為城市建設向南向西髮菜拓展出了廣闊空間,今天谷瑪林卡上的中和城,仙足島上的居民新區都是得益于當年治理拉薩河的成果。

拉薩河被親昵地稱為拉薩人的“母親河”,而流沙河則是傳說中的魔鬼。它由發源于林周縣嘎啦、嘎木拉山下的兩條小溪,匯合後夾雜大量泥沙從拉薩北面流入市區。因為沿途山勢陡峭,每到雨季河水來得格外迅猛,超越固有河道放縱奔騰,沖堤決屋,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和農田帶來巨大災難,沉積的淤沙量達150萬立方米。直到60年代,市郊的賽馬場、拉薩中學、汽車隊一帶還能看到許多比房屋還高的綿延沙丘、沙牆,那些就是“魔鬼”流沙河逞兇造孽留下的遺跡。流沙河的肆虐也逐漸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政府有關部門專門召集水利專家、上層人士、老農民開會,調查流沙河的歷史,徵集整治方案。經過反復比較、設計、研究,認定要徹底治理流沙河,必需強迫流沙河向北改道,遠離主城區;並加深河床,新築河堤,變水患為水利。1974年藏曆新年後,黨政軍民齊上陣,參加流沙河改道工程的勞動大軍共有4萬多人。當時挖掘、運輸機械極其匱乏,幾乎全部是手工操作。我們這些記者、機關幹部和當地百姓一起挖土背石,起早睡晚苦幹了一個多月,才挖成了10公里長,5米多深,20米寬的河道雛形,之後再移交給專業水利工程隊伍去細細加工打理。這年夏天,洶湧的洪水開始聽從指揮,乖乖地從東北向西南流淌,經七一農場注入拉薩河。

流沙河改道不僅給拉魯濕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而且為後來城市向西北的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