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文濤 攝/金海
這是我們第三次來到旺堆老人家,他的家屬于拉薩市曲水縣達嘎鄉色達村六組。色達村一共有7個組,有的組相距十幾裏地,六組所在地更像一個單獨的小村子,村民也習慣把組長叫村長。村中間有一條小河蜿蜒而下,幾乎穿過每家門前,小村設計得很合理,也很乾淨。旺堆的家住的房子是2007年建造的,屬於第二批安居工程,占地34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現在安居工程已經進行到第5批了,村裏大部分人家都蓋成了二層樓,所以旺堆家的房子明顯有些落伍了,但旺堆對現在的住房還是非常滿足。
旺堆生於1941年,解放前跟隨父母從山南流浪到現在的達嘎鄉。父母在這裏找到了幫地主種地的差事,全家終於定居下來。旺堆11歲到17歲一直幫別人放羊。主人家有時給他們一些破舊衣服穿,記憶中清水拌糌粑總也吃不飽,那時吃不到酥油,有清茶喝就不錯了,大米從來沒有嘗過,住所就是幹活的牛棚和羊圈。1959年西藏和平解放後家裏分到了一間20平米的房子、7畝耕地和一頭牛。有了屬於自己的這一切,一下感覺到了作為人的自由。
1959年11月,大家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選18歲的旺堆當了互助組組長。旺堆文化水準不高,但他知道工作要有責任心,要有一種帶頭的精神,靠著勤懇的努力,他在組裏樹立了廣泛的威信。1962年7月,他作為候選人,靠著老百姓用豌豆投票,當選為色達村委員,後來又成為任色達鄉鄉長。
1976年旺堆曾去內地參觀考察3個多月,回來後帶領村民熱火朝天的開荒、植樹,還興建了5座水庫。“如今這裏一到夏天綠樹成蔭,全是當時打下的基礎。”達嘎鄉的巴確副鄉長說。我很好奇當時的規劃怎麼如此合理?旺堆講:當時大家都沒有文化,只能群策群力出主意。我們請一位畫師站在最高的山上,把地形畫下來,組織小組組長和鄉政府成員、農牧民和黨員代表一起討論、規劃,結合當地實際制定規劃方案,之後就形成了現在的村子的格局。這成為旺堆一生中最引以為自豪的事情。
農民種土豆,要比打工掙得多
在以前那些比較艱難的歲月裏,旺堆家也不富裕。他和很多鄉村幹部一樣一直沒有轉正,屬於聘用人員。直到1994年拉薩市委組織部下鄉調研,才知道他這些情況,回去直接特批了。旺堆轉幹後從1964年算起一下補發了很多年的工資。旺堆覺著自己的運氣挺好,現在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的退休金。與之對比的他的一位當村幹部多年老朋友,退休後因為沒轉正,拿不到退休金,現在靠鄉里照顧每月只能拿到300元。
旺堆有三個孩子,都成家立業,但發展不一。以前忙村裏的事,顧不上管孩子,旺堆言談中流露出遺憾的語氣。上學最多的是三兒子普瓊,初中畢業,二兒子巴桑上過小學,老大嘎瑪旺堆從沒上過學。
夜晚,在溫暖的火爐旁,旺堆的家人一邊聊天,一邊手頭捻著牦牛毛線
在農民經濟意識逐漸增強後,農閒時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旺堆和孩子們也不甘落後,曾買過兩輛翻斗車跑運輸,三兄弟起早貪黑跑車掙了不少錢。後來,由於大兒子沒有文化,考不下駕照,不能開車了。於是他把車賣了,在曲水大橋開了一家拖拉機修理店,搞維修和零配件。二兒子結婚後跟著旺堆一起住,照顧家裏的生活。三兒子倒插門到南木鄉落戶,現在在南木鄉開了一家大商店,還買了兩輛汽車,一輛拉貨,另一輛雇司機在拉薩跑出租,一個月掙8000多元,但南木鄉的商店比這個掙得還要多。
我一直認為旺堆的生活真令人羡慕,有工資,又有經濟頭腦,日子過得挺富足。但進一步瞭解才知道比旺堆家生活好的在小組裏還有不少。共有345人的六組,光開出租的有10人,開東風車運沙石的有7人。在曲水縣城和大橋開飯店商店的有28戶,在建築隊和承包工程等蓋房子的有20多人,在曲水大橋榨油壓面的有5戶。打石料的人比較多,是村裏很大的一個副業。曾統計有70多人,最差的工匠一天也能打50方石頭,掙100元錢。這些還沒有算上農業生產的收入。
全組658畝田地,65﹪以上種土豆。組裏幾乎家家都有手扶拖拉機,兩三戶合買一台播種機。組裏的巴珠書記說:“農民種土豆的收入要大於打工收入。”旺堆家有12.4畝土地,去年土豆種了3.2畝,1畝產了6500斤左右,留了一點種子,一斤賣0.75元,總收入11000多元。其他種的冬青稞和冬小麥基本自用。此外還能復種一些油菜等作物。
在政府的惠農政策中實行了廣泛的補貼制度,建房、醫療衛生、種田、養豬、黃牛改良、購買家電農機具全有專項補貼資金,60歲以上的老人都有生活補貼。最近,政府又給全村每戶投資3000多元免費安裝沼氣,包括大棚到灶具全都免費提供,只要家裏有足夠的場地都可以安裝。旺堆家沒有閒置的院子,沒能安成。鄰居米瑪家的沼氣大棚,冬天還能吃上青椒和番茄,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米瑪經常來旺堆家串門,他的表姐是旺堆的兒媳婦邊珍,他一邊撚著毛線,一邊和我聊天。他這幾年組織了十幾人的建築隊,發展的也不錯。他指著村子說:“前不久給三戶窮家蓋了房子,就是家裏困難蓋不起房子的人家,有的家是媽媽和孩子兩個人”。他說:“政府給錢,最貧困的給了3.3萬,還有2.5萬和2萬的。”
米瑪說,我們這裏傳統就是先生孩子後結婚
在達嘎鄉色達村六組採訪的第二天清晨,旺堆老人很不好意思地向我致歉,說:“今天我要到鄉里開各小組總結會,不能陪你們,怎麼辦?”我說:“沒關係,您去吧!正好我聽米瑪說,村裏有一戶人家要結婚,我們去看看。”老鄉長連聲說好。米瑪為人熱情直爽,今天他要為結婚的人家做廚師。
我讓老鄉長的小孫子曲桑在前邊帶路,他高興得騎著小自行車吸流著鼻子,走走停停,又扭頭看看我。結婚的人家在村的南頭,遠遠的看到外面停著兩輛小貨車,拉了一些嫁妝和傢俱。在婚禮主人家門口前的地上用白粉畫著白瑪畫,內容是藏八寶的吉祥圖案,畫了好大一片,我踏著圖案走進院裏。在迎面的供桌上擺放著切瑪和滿滿的一大碗青稞酒,桌子後面坐著一位很英俊的藏族小夥子起身向我點頭示意,旁邊是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都穿著新衣服,帶著哈達。我以為是新郎、新娘,米瑪介紹這兩位是村裏今年運氣最好的兩個人,做伴郞和伴娘,而且必須是父母雙全,專門在此迎賓,讓進院的人撞個好運氣。
此時,廚師正在忙著給送嫁妝的親屬獻上代表著吉祥如意的餐食,是兩種粥類:一種是麥片土巴,在鍋裏燉的肉片加入冬小麥加糌粑熬制的粥;另一種是酥油加白糖伴的人參果。米瑪說這兩種粥在過藏曆年時每天早晨都要喝。我問米瑪新娘什麼時候到的,他說早晨9點半隨送嫁狀的車子來的。新娘下車時不能直接踩地,而是先下到桌子上,然後再踩到地下。
吃過午飯,老鄉長的兒媳邊珍開始整理婚禮的禮物,有茶、酥油、暖壺和一袋糌粑等,準備了一籮筐。小曲桑拿筆歪歪扭扭的寫了個16的字樣,別在筐上。16代表著在組裏的門牌號。邊珍開始梳洗、打扮了一番,還擦了口紅,換了新藏裝,背上禮物,手裏提著一壺青稞酒。我注意到,她還特意在壺口抹了一小塊酥油,也是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走出家門,在路上她還招呼兩戶人家的女主人相約一起過去。在婚禮現場,人們紛紛把禮筐挨著排在院裏,從兜裏拿出各自帶的杯子,開始接受新人家的敬酒和敬茶。這時,自助餐在院中已經擺了一長溜。一會兒來的人差不多了,六組幾乎每家都派了一位代表。米瑪招呼大家吃飯,先是樓上的貴賓下來排隊打自助餐,然後是院裏的客人。
鄰居們魚貫而入,把象征吉祥幸福的哈達,敬獻給新人全家,表示大家的祝福
新娘由於喜悅、羞澀,再加上本身的高原紅,鼓鼓的臉龐越發顯得像紅蘋果。我坐在對面和她聊天時,知道新娘叫次旦卓瑪,是色甫村人,今年26歲。她的丈夫叫普瓊,今年29歲。次旦卓瑪的懷裏抱著個孩子,我問孩子多大了,次旦卓瑪說:7個月了,叫紮西。
在院角我拉住米瑪小聲問,新娘怎麼都有了那麼大的孩子?米瑪笑著說:“那是她的二兒子,大女兒都兩歲了,叫丹增卓瑪。”我更加驚奇,細問緣由。米瑪說,我們這裏傳統習慣就是先生孩子後結婚,男女雙方多數時間在自家生活,主要是在自家種田勞動。如果生了兩個小孩就男家女家,一家放一個。只有在男方家缺女主人時,才舉行結婚儀式把老婆接過來住。比如,老鄉長旺堆當年結婚後,各自在各家中居住勞動,直到他母親去世後老婆才搬來住。他的老伴1996年去世後,兒媳邊珍才搬過來住。後來,我又聽達嘎鄉巴珠書記講:“這裏的傳統確實是先生孩子後結婚,甚至不結婚的情況也有。但現在因為要上戶口,所以年輕人在生孩子之前必須先領結婚證。”
在結婚人家的院子里,擺放著迎接賓客的切瑪和青稞酒。
大約下午4點左右,婚禮儀式開始了,新人父母及家裏長輩還有新郎、新娘抱著他們的小孩,坐成一排,開始接受大家的祝福。客人們整理禮物,排著隊在一樓登記入帳,之後拿著哈達和自帶的青稞酒上二樓,向新人及家人獻上哈達及青稞酒,並互祝“紮西德勒”。這個儀式結束後,人們拿著青稞酒開始暢飲,喝著喝著女人們首先對唱起了敬酒歌。有幾位活潑的婦女不僅能唱歌,而且特別能喝酒,時常還對著我們唱一首漢語的祝福歌曲。有些進進出出的老太太也合著曲調忘我地搖擺身姿,引著周圍的人一陣哄笑,婚禮達到了高潮。
傍晚米瑪等人,在院旁又開始熱火朝天的給客人準備起晚上的飯菜,主要是雞蛋麵條。這時村裏各處已經飄著嫋嫋炊煙,有些主婦顧不上吃這頓了,開始收拾東西回家做飯。邊珍心裏惦記著丈夫和公公,也起身告辭匆匆回家準備晚飯。在一陣送客的熱鬧聲中,婚禮進行到了尾聲。
透過旺堆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現在什麼都好!就有一樣不好,歲數太大了!”隨之露出燦爛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