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條協議簽訂後毛主席接見西藏代表團》1951年5月24日 中南海懷仁堂 佚名攝
和平協議簽訂的第二天,即1951年5月24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參加和平談判的西藏代表團,并于當晚舉行盛大宴會。班禪額爾德尼也參加了晚宴,阿沛.阿旺晉美和班禪額爾德尼分別坐在毛主席的左右。圖為毛主席與阿沛.阿旺晉美親切交談。
昌都戰役之後,駐紮在康藏附近的藏軍一夜之間全部喪失,拉薩上層社會惶恐不安,市井中謠言四起。美國和英國已明確拒絕噶廈政府要求軍事援助以對付解放軍的請求,印度政府也不再向噶廈提供軍事上的支持和外交上的援助。就連當時在聯合國代表中國的臺灣國民政府也同北京的中央政府一樣宣佈對西藏擁有主權。噶廈政府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這時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哥哥當采活佛來到了拉薩,在青海塔爾寺做堪布的當采活佛極力向噶廈政府及達賴喇嘛宣傳對中央政府的不信任。噶廈政府決定由噶廈、仲譯欽莫帕拉和仲孜傑秘密趕制出一項達賴轉移的計畫,要把十四世達賴喇嘛轉移到亞東去。
12月19日,西藏地方嘎廈政府再次召開官員大會,宣佈將原西藏地方政府一分為二。由達賴喇嘛任命大堪布本珠倉·格桑紮西和孜本魯康娃·澤旺繞登二人為司曹,代理攝政職務,堪窮土登繞央和台吉香卡娃·居美多吉為代理噶倫。讓他們留在拉薩主持政務,組成“拉薩噶廈”。達賴喇嘛本人則率噶倫然巴、索康和四大仲譯欽波、三個孜本(包括已在印度的孜本夏格巴·旺秋德丹)等30余名官員“外出”。20日淩晨,達賴喇嘛等人即改著普通人的行裝,在一些武裝人員的護衛下,離開拉薩,向亞東方向出走。
《十七條協議簽訂後,張國華與阿沛回到昌都》1951年7月18日 袁克忠攝
昌都解放以後,中國政府通過廣播和印刷品向西藏人民做出宣傳,人民解放軍攻打昌都的目的並不是要佔領衛藏地區,而是為了發動一場和平解放西藏的新戰役,促使噶廈政府回到談判桌前。12月27日,兼任中共昌都工委書記的王其梅和副書記惠毅然、平措旺階等,在昌都召集該地區上層人士百余人開會,討論成立解放委員會。經過5天的醞釀、協商,昌都解放委員會成立,一致選舉王其梅為主任,在進軍和解放昌都時作出貢獻及在當地有較大影響的昌都寺大活佛帕巴拉·格列朗傑、阿沛·阿旺晉美、察雅寺大活佛羅登協饒、德格土司降央伯姆(女)、德格色·格桑旺堆、平措旺階、幫達多吉、惠毅然等人被選為副主任。該委員會是在共產黨領導下聯合當地上層人士建立的、帶有政權性質的協商辦事機構,直接接受西南軍政委員會和政務院的領導。昌都解放委員會成立後,除負責維持當地社會秩序外,其主要任務就是爭取和平解放全西藏,繼續支援解放軍向西藏的腹地和邊境進軍。
12月27日,在達賴喇嘛等人即將抵達亞東時,拉薩噶廈以達賴喇嘛的名義,給王其梅和18軍第52師師長吳忠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根據昌都總管噶倫阿沛及其下屬的報告,此處(指拉薩)已派出和談辦事人員”。接著拉薩噶廈派堪窮土登列門和第二代本(團長)桑頗·登增頓珠去昌都,協同阿沛與解放軍談判。他們雖然派出了和談代表,但和達紮等1949年11月決定派夏格巴、旺秋德丹等赴北京表示“獨立”時的出發點一樣,其親帝分裂主義的實質,並沒有任何根本性的變化。
《十八軍後方部隊陳明義、白健、何雨農的合影》1953年 昌都 藍志貴攝(首次發表)
十八軍後方部隊,司令員陳明義(中)、政治部主任白健(左)、參謀長何雨農(右)在昌都。
實際上,噶廈政府當時的目的是回避和拖延同中央政府的談判,另外打的算盤是爭取得到美國和英國的支持。
達賴等人於1951年1月2日抵達亞東,在那裏組成“亞東嘎廈”。1951年1月7日,“亞東嘎廈”組織會議討論達賴流亡國外的得失利弊及是否與中央政府進行談判。會議中要求有在國外生活經歷的官員彙報他們與美、英、印官員打交道的情況,當時多位元藏族官員對英國、印度不向他們提供幫助進行了聲討,大多數與會者贊成同中央政府進行談判。“亞東嘎廈” 當即派人前往德里,同中國駐印度大使商討談判地點,並爭取中央政府同意從亞東再增派幾名談判代表。中國駐印度大使袁仲賢與他們見面後,堅持談判地點在北京而不能在昌都和拉薩。袁仲賢大使還承諾在談判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停止軍事行動,並會優待藏軍俘虜,同時同意噶廈政府從亞東派兩名以上官員經海路前往北京。
《十七條協議簽訂的消息到了十八軍軍部》1951年5月 甘孜 佚名攝(首次發表)
1951年5月23日,《十七條協議》簽訂后,十八軍軍部駐甘孜的官兵聽到消息后無比高興和激動
1951年3月下旬,西藏地方政府和談代表阿沛·阿旺晉美、土登列門、桑頗·登增頓珠在西藏工委委員、第18軍政治部民運部部長平措旺階和西藏工委辦公廳主任樂於泓的陪同下,從昌都出發赴京。阿沛一行經重慶、西安於4月22日抵達北京。周恩來總理、郭沫若副總理前往北京火車站迎接。另一路由亞東出發經印度到北京的兩名西藏地方政府談判代表凱墨·索安旺堆和土丹旦達在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參贊申健的陪同下,經由香港於4月27日到達北京,受到朱德總司令、周恩來總理的歡迎。4月28日,周恩來總理和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副總理陳雲、黃炎培宴請西藏和談代表,對他們來京和談表示歡迎,並宣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中央民委主任李維漢為首席代表,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張經武、第18軍軍長張國華、西南軍政委員會秘書長孫志遠為代表,將由他們4人與西藏代表談判。此外,班禪大師是西藏公認的重要領袖人物,也有瞭解和協助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和談工作的權利和責任,十世班禪大師一行,也在範明等人陪同下於4月底從青海到達了北京。
4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在北京市軍管會的交際廳舉行,雙方就談判程式、步驟等問題進行協商,聽取阿沛·阿旺晉美等代表的意見,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說:“我們是一家人,談判可以不拘形式,什麼意見都可以說,大家商量把事情辦好。”4月30日,第二輪談判,雙方討論解放西藏十條公約。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邀請西藏和談代表團以及班禪參加觀禮,阿沛·阿旺晉美和班禪額爾德尼一同登上天安門城樓,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5月2日,進行第三輪談判,主要是討論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整個談判的核心所在。5月7日,第四輪談判開始,中央代表團就進軍人數、駐地、供應以及藏軍改編等問題做了說明。5月20日,又進行了一些枝節問題上的談判,很快達成協議。李維漢草擬了十七條協議的全文,並由毛主席親自審閱,5月21日,最後一輪談判舉行,李維漢高興地說,在座的各位為西藏人民、全國人民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這些檔的效果愈向前走,愈可以看得出來。西藏民族從此以後就要發生不同的變化,你們對西藏的歷史寫了一個劃時代的東西。”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正式簽署。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李濟深和政務院副總理陳雲主持,董必武、郭沫若、黃炎培、陳叔通、聶榮臻、彭真等領導人參加簽字儀式。參加簽字儀式的還有班禪代表拉敏·益西楚臣、詹東·計晉美等。中央人民政府全權代表李維漢、張經武、張國華、孫志遠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阿沛·阿旺晉美、凱墨·索安旺堆、土丹旦達、土登列門、桑頗·登增頓珠都在協議上簽字蓋章。李維漢和阿沛在簽字儀式上致詞,朱德總司令講了話。
5月24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參加和平談判的西藏代表團,晚上舉行盛大宴會,慶祝協定的簽訂。
5月28日,《人民日報》報導了和談經過,並用藏、漢兩種文字刊登了協定的全文。《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定》由前言和17項條文組成。因有17項條文,後來常被簡稱為“十七條協定”。協議的全文如下:
西藏民族是中國境內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之一,與其他許多民族一樣,在偉大祖國的創造與發展過程中,盡了自己的光榮的責任。但在近百餘年來,帝國主義勢力侵入了中國,因此也就侵入了西藏地區,並進行了各種的欺騙和挑撥。國民黨反動政府對於西藏民族,則和以前的反動政府一樣,繼續行使其民族壓迫和民族離間的政策,致使西藏民族內部發生了分裂和不團結。而西藏地方政府對於帝國主義的欺騙和挑撥沒有加以反對,對偉大的祖國採取了非愛國主義的態度。這些情況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陷於奴役和痛苦的深淵。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範圍內取得了基本的勝利,打倒了各民族的共同的內部敵人——國民黨反動政府,驅逐了各民族的共同的外部敵人——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在此基礎之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宣佈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依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反對帝國主義和各民族內部的人民公敵,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的大家庭之內,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各少數民族均有發展其自己的語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中央人民政府則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其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的建設事業。自此以後,國內各民族除西藏及臺灣區域外,均已獲得解放。在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和各上級人民政府直接領導之下,各少數民族均已充分享受民族平等的權利,並已經實行或正在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為了順利地清除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在西藏的影響,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和主權的統一,保衛國防,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獲得解放,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家庭中來,與國內其他各民族享受同樣的民族平等的權利,發展其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事業,中央人民政府於命令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之際,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遣代表來中央舉行談判,以便訂立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定。一九五一年四月下旬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權代表到達北京。中央人民政府當即指派全權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權代表于友好的基礎上舉行了談判。談判結果,雙方同意成立本協定,並保證其付諸實行。
一、西藏人民團結起來,驅逐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國大家庭中來。
二、西藏地方政府積極協助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鞏固國防。
三、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之下,西藏人民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
四、對於西藏的現行政治制度,中央不予變更。達賴喇嘛的固有地位及職權,中央亦不予變更。各級官員照常供職。
五、班禪額爾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職權,應予維持。
六、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職權,系指十三世達賴喇嘛與九世班禪額爾德尼彼此和好相處時的地位及職權。
七、實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保護喇嘛寺廟。寺廟的收入,中央不予變更。
八、西藏軍隊逐步改編為人民解放軍,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武裝的一部分。
九、依據西藏的實際情況,逐步發展西藏民族的語言、文字和學校教育。
十、依據西藏的實際情況,逐步發展西藏的農牧工商業,改善人民生活。
十一、有關西藏的各項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強迫。西藏地方政府應自動進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時,得採取與西藏領導人員協商的方法解決之。
十二、過去親帝國主義和親國民黨的官員,只要堅決脫離與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的關係,不進行破壞和反抗,仍可繼續供職,不究既往。
十三、進入西藏的人民解放軍遵守上列各項政策,同時買賣公平,不妄取人民一針一線。
十四、中央人民政府統一處理西藏地區的一切涉外事宜,並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與鄰邦和平相處,建立和發展公平的通商貿易關係。
十五、為保證本協議之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設立軍政委員會和軍區司令部,除中央人民政府派去的人員外,儘量吸收西藏地方人員參加工作。
參加軍政委員會的西藏地方人員,得包括西藏地方政府及各地區、各主要寺廟的愛國分子,由中央人民政府指定的代表與有關各方面協商提出名單,報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十六、軍政委員會、軍區司令部及入藏人民解放軍所需經費,由中央人民政府供給。西藏地方政府應協助人民解放軍購買和運輸糧秣及其他日用品。
十七、本協議於簽字蓋章後立即生效。
《中央駐藏代表張經武》1959年 拉薩 藍志貴攝
張經武出生於1906年,又名張仁山,湖南省酃縣(今炎陵縣)人。13歲時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后在愛國名將樊鐘秀創辦的建國軍軍官學校就讀,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瑞金紅軍學校政治營營長,軍委軍事教導團團長,廣昌基地司令員,中央軍委五局副局長,會昌教導團團長,軍委直轄教導師師長,軍委第二野戰縱隊參謀長,陝甘支隊第三縱隊參謀長,軍委二科科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員,陝甘寧留守兵團副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參謀長,中共駐北平“軍調處執行部”副參謀長、參謀長,西北軍區參謀長,西安市警備司令部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西南軍區副參謀長,中央軍委人民武裝部部長、中央紀委辦公廳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西藏代表、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書記,1951年7月14日,以中央人民政府駐西藏代表身份到達亞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辦公廳主任、西藏軍區第一政治委員、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第一書記、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八屆後補中央委員、中央委員。文革期間遭到“四人幫”迫害,1971年逝于秦城監獄。
中央駐藏代表到達西藏
《十七條協議》簽訂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團於1951年6月初分成兩路離開北京。一路是凱墨、土丹旦達、桑頗等經印度返藏,先行向達賴喇嘛和“亞東噶廈”作口頭彙報。另一路是阿沛·阿旺晉美、土登列門等離京前往武漢,轉而從武漢乘飛機到重慶,後由重慶到達甘孜,在甘孜等候張國華。張國華於6月17日由北京經重慶返回甘孜。阿沛隨張國華、譚冠三一行於7月18日到達昌都。
《十七條協議》正式公佈以後,受到全國人民的擁護和歡迎,內地很多大城市舉行了遊行集會。駐守在甘孜的廣大18軍官兵聽到消息後非常高興,集會慶祝《十七條協議》的簽訂。1951年6月1日,班禪額爾德尼致電毛澤東主席表示真誠擁護協議。
為了貫徹和執行協議,中央決定派張經武作為中央人民政府赴藏代表,去完成督促協議貫徹執行,宣傳共產黨的政策,與西藏上層人士進行聯繫和溝通。
1951年6月13日,張經武與樂於泓等隨行人員和西藏地方政府和談代表凱墨·索安旺堆、土丹達旦和桑頗登增頓珠一道,從北京飛往廣州繞道香港、印度加爾各答、噶倫堡、錫金甘托克,翻越喜馬拉雅山的乃堆拉山口,於7月14日,到達亞東。7月16日,與達賴喇嘛及噶廈政府官員見面。張經武向達賴喇嘛遞交了毛澤東主席的親筆信,闡述了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7月20日,西藏地方政府發電報給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向毛主席報稱張代表與達賴的會面含有親密的友誼,甚謝。並說現已決定於藏曆5月18日(1951年7月21日)離開亞東返藏。抵拉薩後,等候噶倫阿沛·阿旺晉美來接受協議正本,然後即召開全體大會,研究後即致電中央人民政府。十四世達賴喇嘛于1951年8月17日自亞東返回拉薩。
7月22日,張經武離開亞東,8月8日抵達拉薩,投入到西藏上層人士的統戰工作中,廣泛拜訪西藏地方政府主要官員,及三大寺堪布,宣傳協議精神,解釋中央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8月10日,張經武向中央報告了抵達拉薩的情況及工作計畫。中央對張經武的工作還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
9月28日,張經武帶著毛澤東主席送給達賴的禮品20余件來到羅布林卡,面見達賴。達賴接受毛主席的禮物,並向毛主席像致敬。10月24日,達賴以西藏地方政府和他個人的名義向毛主席致電擁護《十七條協議》。
《進軍西藏途中》1951年 江達 藍志貴攝
進軍西藏的戰士平均每人負重40公斤,在高原行軍爬雪山、涉冰河,風餐露宿異常艱苦。進軍西藏前,西南軍區就做了很好的準備,盡量一物多用。戰士行軍時身背一塊帆布,帆布邊緣打有金屬氣孔,這塊帆布雨天可以當雨衣,在草原上行軍時可以當墊子,在地上挖個坑墊上帆布,再放上一塊油布,倒上水就可以洗腳。兩塊帆布可以搭成一個人字型的小帳篷。最多十二塊連接起來就可以搭成一個大帳篷,正好可以住下一個班的人員。圖為進軍途中官兵們在用這樣的帆布搭建帳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