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1950年初十八軍部分攝影者在進軍西藏前于十八軍總部樂山合影》(首次發表)

前排:左 1 胡輪翔、左 2 藍志貴、左 3 戈維淼;

二排:左 1 李萬春、左 2 許安寧、左 3 熊躍庭、左 4 周信源;

後排:左 2 武清泉

19491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1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新年的廣播中,向全國人民宣佈人民解放軍1950年將把西藏、海南和臺灣從帝國主義控制下解放出來,解放軍開始積極準備進軍西藏。19502月,18軍攝影股在林安波、袁克忠等一些老同志的組織下開始從軍事上、政治上及攝影技術上培訓進軍西藏的攝影人。19503月這些攝影人中的一部分隨先遣支隊開始向康區進發,其中有部分攝影人參加了昌都戰役。1951年初18軍軍部遷至甘孜,這些攝影人隨各自的部隊陸續到達康區。19517月,在《十七條協議》簽訂後兩個月,這些攝影人隨大軍進軍西藏,他們是:袁克忠、林安波、袁伯平、周信源、閻欽政、倪濤、范石林、羅偉、胡輪翔、許安寧、戈維淼、李萬春、于秦坤、武清泉、吳植忠、黃若愚、王成雲、熊躍庭、藍志貴以及後來從事攝影工作的陳珺。《新華日報》有隨軍記者李榮卿等,西南軍區有艾炎,還有18軍攝影發燒友冀文正和彭遐熙,18軍後方部隊司令員陳明義也是一位超級攝影發燒友。這些人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拍攝西藏的漢族攝影人。

志貴, 1945年來到重慶皇宮照相館,從學徒磨練到技藝高超的攝影師194911月,18軍軍長張國華和政委譚冠三到皇宮照相館拍照,當時羅偉、胡輪翔、藍志貴都是照相館的骨幹,他們積極要求參軍。早在之前18軍攝影股負責人林安波就向組織上反映了需要增加宣傳人員及攝影人員。張國華認識到宣傳的重要性,當即批准他們3位參加18軍,讓林安波具體接收。正是張國華的高瞻遠矚,為進軍西藏儲備了專業攝影人才,這3位專業攝影師後來都為西藏的攝影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047

《十八軍進藏途中的文藝兵》1951年 康藏地區 藍志貴攝→

十八軍宣傳部下屬有文工團、豫劇團。由於十八軍是由豫、皖、蘇各根據地形成的一支部隊,河南人很多,他們很愛聽豫劇,所以軍部一直就有豫劇團。這些文工團和豫劇團的演員們,有些年齡很小,最小的也就十一二歲,這些演員為豐富軍隊的文藝生活做了許多貢獻,為進軍西藏的戰士們鼓舞士氣。他們到邊防駐地為駐軍演出,這些官兵把那個時代很短缺的食品,如糖、瓜子等留給來慰問演出的小演員,把他們當作親人一般。這個文工團中還走出了像羅念一這樣的軍旅音樂家。圖為十八軍進軍西藏的文藝兵向康藏地區進發。

1950年初,藍志貴等一批新兵經過20多天的車程,從重慶到達18軍軍部所在地四川樂山,這時西南軍區已準備解放西藏,部隊已逐步增加訓練強度。這一時期,藍志貴開始拍攝部隊訓練及會議圖片。195037日,18軍在樂山舉行了進軍西藏誓師大會,軍長張國華在會上宣讀進軍西藏誓詞,並做了進軍動員報告。會上首長帶領全體與會戰士宣誓,藍志貴拍下了《第18軍在樂山舉行進軍西藏誓師大會》。這張作品很好地表現出進軍戰士的士氣。這幅作品也是我們能夠看到的關於進軍西藏最早的影像之一。1951年,藍志貴作為攝影員隨張國華、譚冠三大軍進軍西藏,在進軍途中他拍攝了非常優美的翻越泥巴山——18軍向太昭進軍》,藍志貴跑到對面的小山丘上用攝影股老同志的120祿萊福萊克斯相機進行拍攝,採用字形構圖,將部隊戰士艱難行軍的身影與高大的泥巴山形成對比。影像上方,部隊行軍的盡頭與白雲疊加,喻示著路途的遙遠;天空與泥巴山色階的變化突出了環境的艱苦。這是一幅非常優美的反映進軍西藏的經典作品。1953年春夏,他拍攝了西藏騎兵團阿壩草原阻擊戰。之後隨西藏軍區參觀團赴朝鮮參觀,途經重慶時,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接見了參觀團的全體成員。當時藍志貴帶著一台蔡司相機為首長們拍照,他用3個閃光泡拍了三次,只亮了一次。賀龍看了就用帶湖南口音的四川話開玩笑地對藍志貴說:藍小鬼,你那個照相機過時了,打不燃了,叫你們宣傳部長夏川買個新的嘛,能跟上時代,你那個過時了。藍志貴便向18軍宣傳部部長夏川提出了申請,回到西藏以後,就領到了一台135萊卡M3相機和一台120祿萊福萊克斯專業相機。有了這兩台當時世界頂級的器材,在攝影方面他就如虎添翼了。後來,他用這兩台相機記錄了西藏現代史上很多重要的歷史節點。同時,他拍攝的這些作品在藝術美感上都達到了那個時代中國攝影的高峰。

048

《西藏軍區慰問團慰問大會》1954年 12月 28日 拉薩 藍志貴攝

青藏、川藏公路通車典禮前夕,12月24日,西南軍區慰問進藏部隊慰問團在團長胥光義帶領下來到拉薩慰問駐藏部隊,並於12月28日在拉薩召開了慰問大會。大會主席臺上用布幔佈置得莊重、大氣,巨幅條幅上寫著“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萬歲!”慰問大會還表彰了先進集體及先進個人,并向先進集體及個人頒發了錦旗、獎章。

1952年至1954年,藍志貴的拍攝主要反映的是康藏公路的東線建設,如《解放軍車隊翻越達瑪拉山的盛況》、《康藏公路通車到昌都》、《懸空打炮眼》、攝影報導《讓高山低頭,讓河水讓路》等。195412月,他在拉薩拍攝了《西南軍區慰問團慰問大會》,使用的是羅偉的120相機6×9底片,他架上三腳架,採用小光圈,使近景的官兵與遠景的布達拉宮在畫面中都非常清晰,中景主席臺上的人物及標語都清晰可見。這幅圖片記錄下了很多歷史資訊,同時構圖優美,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19541223日,藍志貴拍攝了《車隊第一次開到拉薩》。在那之前,西藏只有兩輛小汽車,一輛是小轎車,另一輛是奧斯丁(AustinA-7吉普,供達賴喇嘛和噶廈高官使用。19541225日,藍志貴還拍攝了康藏、青藏公路在拉薩的慶典。其中《汽車開到了拉薩》發表在《解放軍畫報》1955年第3期封面。

049

《懸空打炮眼》1954年 然烏溝石峽 藍志貴攝

這張圖片反映的是53師部隊在然烏溝石峽上懸空打炮眼的場景。53師經過兩年的築路,積累了豐富的作業經驗,53師參謀長冉憲儀等師團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日夜守衛在工地上,精心組織指揮。全師集中了32個連隊的技術好、身體棒的戰士分四班輪流作戰,晝夜不停地施工。這些戰士爬上二三十米的雲梯,在繩罔和木材編織的懸空作業面上進行施工,終於在然烏溝石峽上掏出一條懸崖石道。從1953年10月25日到1954年元旦,53師官兵冒著風雪嚴寒共開石方21平方釐米,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050

《軍隊第一次開到拉薩》1954年12月23日 藍志貴攝

1954年12月23日也就是康藏、青藏公路通車慶典的前兩天,藍志貴聽說這一天解放軍車隊要進入拉薩,他一大早就在預定路線上選擇拍攝點,將布達拉宮作為背景,前景選擇一條對角線的公路,將地域特色很好地表現出來。這幅作品成為珍貴的歷史瞬間和極具美感的藝術作品。

藍志貴在西藏創作及工作生活了20年,是19501970年西藏攝影的代表人物。他除了拍攝了19501970年西藏很多重要的節點事件還拍攝了西藏民俗、宗教、服飾、文化,以及少數民族中的珞巴人、僜人及門巴人等大量早期影像,極其珍貴

051

《解放戰爭中的袁克忠》1948年,佚名攝→

克忠,1938年參加革命。1940年,19歲的袁克忠在冀中軍區參加了由石少華主持的攝影訓練隊。攝影訓練隊共辦了4期,培養了130多名攝影學員。袁克忠是第2期學員,據袁克忠回憶,當時由於物資匱乏,膠捲、相機都非常少,他在學習期間只沖過一個膠捲,印過幾張照片。後來,這100多名學員很多人都成為了新中國攝影事業的棟樑之材,活躍在各大媒體及專業攝影領域。袁克忠1946年冬拍攝的《夜攻單縣》,這幅作品已成為中國攝影史上的經典名作。

   

19503月,袁克忠告別了妻子隨18軍先遣支隊向康區挺進,5月,在康區拍攝了《德格土司降央白姆與記者的合影》等一系列反映解放軍在康區開展工作的圖片。7月,從康區回到重慶西南軍區發稿。19509月,袁克忠是全軍第一個以攝影記者身份代表西南軍區,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和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會議的,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

十七條協議》簽訂後,西藏地方政府談判代表阿沛·阿旺晉美、土登列門等從北京經武漢重慶,回到甘孜。195171日,18軍軍長張國華、政委譚冠三、參謀長李覺、政治部主任劉振國率軍領導機關與阿沛·阿旺晉美、土登列門等一行離開甘孜向昌都進發,於718日到達昌都。張國華、阿沛一行受到時任昌都解放委員會主任王其梅的熱烈歡迎。袁克忠拍下了這一重要的歷史瞬間。19517月底,袁克忠又拍攝了《十八軍從西康省向西藏和平進軍動員大會》,隨後他隨進藏大軍拍攝了進軍西藏的系列圖片。途中袁克忠為了拍攝部隊進軍的大全景照片,爬上對面的山上向下俯拍,部隊行軍的山峰已經超過4000米,對面的山峰則更高。19511026日,袁克忠拍攝了18軍軍長張國華、政委譚冠三進駐拉薩舉行入城式的珍貴照片。

1950年,中央各部委、各新聞機構、全國人民都很想瞭解西藏的情況,袁克忠深知這些圖片的重要性,到西藏後,經常深入部隊大量拍攝反映部隊建設、軍民關係的圖片。1951年通過拉薩回內地的同志帶出2000多幅,1952年也帶出1000多幅照片,使全國人民能夠瞭解進藏官兵及邊疆西藏的情況。

進藏初期,袁克忠對增強藏漢民族關係也做出了許多貢獻,如給西藏地方政府45位官員拍攝並贈送放大照片。西藏地處邊陲,當時還沒有通汽車,物資運輸非常困難,放大器材及相機、藥水等都極其缺乏,特別是沒有洗印照片的大水盆,袁克忠便用土辦法將萊卡相機鏡頭取下改裝成放大機,用裝相紙的鐵桶當顯影盆、定影盆,夜以繼日地放大出350多張大照片。西藏地方政府官員拿到照片後也非常滿意。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袁克忠還舉辦了西藏軍區第一個攝影培訓班,培訓的20幾名學員分赴西藏各地,為後來的西藏攝影做了很多工作。

060

《十八軍從西康省向西藏和平進軍動員大會》1951年7月底 西康 袁克忠攝

十八軍: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之後,1949年,全國的部隊統一編制,成立了四個野戰軍,中原軍區為第二個野戰軍,下轄第三、第四、第五兵團。1949年2月18日,十八軍在河南鹿邑縣五臺廟成立,下設三個師分別為52師、53師和54師。軍長由張國華擔任,政委由譚冠三擔任。從1949年3月至豫皖蘇地區出動到12月底成都戰役結束,十八軍轉戰八省,行軍4000多公里。1950年後,十八軍是進軍西藏的主力部隊。西北進軍西藏的部隊使用十八軍番號作為前綴,稱十八軍獨立支隊。1952年2月11日,以十八軍為主體成立了西藏軍區。圖為十八軍從西康省向西藏和平進軍時召開的動員大會。

052

《德格土司降央白姆與記者的合影》1950年 康區 袁克忠攝

降央白姆(1913﹣1988)(左三女)藏族,青海囊謙土司之女,與十二世紀德格土司登巴澤仁結婚。后土司病故,其子年幼,降央白姆便繼任土司一職,為當時康區幾大土司之一。轄數十個農牧場和農業區,后因與其他土司、頭人械鬥,勢力逐漸削弱,解放後與人民政府合作,支援解放軍進藏。1950年9月,降央白姆向人民解放軍出售了數百頭牦牛,為解放軍實施昌都戰役做了物質上的貢獻。曾任西康省人民政府委員,昌都解放委員會副主任。

053

《十八軍154團進駐亞東》1952年7月 袁克忠攝

1951年12月26日,十八軍154團進入拉薩。154團在拉薩稍微修整后,由團長郄晉武、政委楊軍副團長顧草萍率部對分別於1951年11月15日進駐江孜日喀則一線。1952年7月,154團部分進駐邊境重鎮亞東之後標誌著十八軍勝利完成和平進軍西藏的使命。圖為154團進駐亞東。

1982年,離休後的袁克忠依然眷念著西藏。1992年,在成都軍區副司令員陳明義的支持和幫助下,袁克忠第8次進藏進行攝影創作。陳明義批准成都軍區派了一輛軍用吉普車為袁克忠的創作提供了方便。袁克忠從成都出發經川藏線到達拉薩。71歲高齡的袁克忠還到了珠峰腳下進行拍攝。袁克忠從29歲開始記錄拍攝西藏到71歲,累計在藏工作拍攝近20年,時間跨度42年,拍攝了數以千計的歷史資料和優秀的攝影作品。2007年,他將自己一生拍攝的絕大部分底片整理好無償交給新華社攝影部資料室,底片交接數月後,袁克忠辭世。這位值得尊敬的攝影老兵,將人生最重要的時光獻給了西藏。

054

《身穿十八軍籃球隊背心的羅偉》1950年代,拉薩→

偉,13歲從宜賓來到重慶師從當時中國知名的攝影人趙公良先生。1946年到皇宮照相館做放大技師,同時負責皇宮照相館的外拍攝影。194911月,與師兄胡輪翔、師侄藍志貴一同參加18軍。據藍志貴回憶,當時他們三人參軍時,皇宮照相館老闆宋惠伯請他們吃飯,並給他們每人一筆錢以感謝他們為皇宮照相館所做的貢獻。藍志貴得了5塊大洋加一支派克鋼筆,羅偉得到75塊大洋、一支派克金筆,胡輪翔得到40塊大洋、一支派克金筆。可見當時羅偉在這家重慶著名照相館的地位。

19503月,羅偉隨18軍軍前指進軍到康定。軍前指決定由52師師長吳忠、西藏工委委員天寶率154團配屬軍工兵營進到甘孜,形成北路先遣部隊,范石林、袁伯平及羅偉是北路先遣部隊的隨軍攝影記者。

1950年初,羅偉對參軍的攝影新人進行培訓,教授拍攝、放大照片等攝影知識。1951年初,作為18軍隨軍攝影記者在甘孜拍攝了《幫助藏民擔水背柴的解放軍》等反映軍民關係的圖片。19518月,18軍正式開始向西藏大規模進軍,羅偉隨18軍一同進軍西藏。由於他身材高大,部隊上配備了兩頭騾子,由他和一名小戰士負責運送18軍政治部、宣傳部從重慶購買的相紙、感光底片、膠捲、顯影定影藥品等攝影耗材。他們走過康區草原,翻越太昭雪嶺,渡過激流冰河,終於在19519月底到達拉薩,並拍攝了《18軍進入拉薩城區》。

1952年,羅偉拍攝了西藏軍區成立的系列照片,其中《西藏軍區成立閱兵式》給人印象深刻。211日西藏軍區成立,那一天的拉薩陽光明媚,上午10時,解放軍駐拉薩機關部隊約4000人進入布達拉宮前的廣場,藏軍2000餘人及近萬名藏族僧俗群眾來到會場參加此次大會,會場上彩旗招展,檢閱台中央懸掛了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巨幅畫像。中午12時,大會在軍樂和禮炮聲中開始,張經武、張國華等領導在主席臺檢閱西藏軍區各部隊,羅偉拍下了閱兵瞬間。

1952年,羅偉參與拍攝康藏公路西線建設,拍攝了《修建康藏公路西線的藏族同胞》等一系列圖片。19548月,他在劄木拍攝了西藏築路部隊53師、54師官兵熱烈歡迎張經武護送達賴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圖片,這組圖片保存下來的有20余張底片,比較全面地記錄了張經武和達賴一行參加第一屆全國人代會路經康藏公路這一段的情況,其中張經武給部隊授旗,及達賴乘座的小轎車和達賴的隨從騎馬的圖片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055

《修建康藏公路西線的藏族同胞》1953年拉薩 羅偉攝

1953年1月8日,康藏公路西線築路委員會宣告成立,軍區政委譚冠三任主任,軍區參謀長李覺、政治部主任劉振國、原西藏地方政府噶倫索康.旺清格勒為副主任。西線工程由拉薩至工布地區的巴河橋,全長323公里,全線共分三段開工。1953年4月20日開工第一段,從拉薩河南岸至墨竹工卡:1953年6月13日開工第一段,由墨竹工卡至米拉山口:之後開工第三段,由米拉山口至巴河橋。圖為藏族同胞在修建拉薩河南岸至墨竹工卡段的場景。

19553月至9月,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劉藝斯在西藏各地考察佛教藝術,羅偉作為首席攝影師和范石林一起為其拍攝圖片這是建國後第一次對西藏佛教藝術進行全面的考察。1956年以後,羅偉全身心地投入到現代照相館業的發展上來,為西藏照相館業及現代圖片製作業培養了大批的專業人才。

056

《西藏軍區成立閱兵式》1952年2月11日 羅偉攝

1952年2月10日,西藏軍區成立大會在拉薩河畔孜仲林卡舉行,張經武在西藏軍區成立大會上宣讀中央軍委任命西藏軍區幹部名單,張國華為司令員,阿沛.阿旺晉美為第一副司令員、朵噶.彭措饒杰(即繞噶廈)為第二副司令員、昌炳桂為第三副司令,譚冠三為政治委員,范明、王其梅為副政治委員,李覺為參謀長,劉振國為政治部主任,陳明義為後防部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2月11日,西藏軍區成立慶祝大會在拉薩舉行,用布幔和彩旗裝飾的主席臺上懸掛著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巨幅畫像。解放軍駐拉薩部隊近四千人和藏軍近兩千人參加了西藏軍區成立大會。圖為西藏軍區成立閱兵式。

057

《幫助藏民擔水背柴的十八軍官兵》1951年康區 羅偉攝

1970年,羅偉籌建西藏革命展覽館,之後一直從事攝影管理工作和西藏的圖片宣傳製作工作。1980年,羅偉在拉薩去世,被安葬在西郊烈士陵園,最終把自己的一生完全留在了西藏。羅偉在藏工作了30年,是西藏現代照相館業及現代圖片製作業的奠基人。

安寧,入伍前是黃山林中的學生。19495月,黃山市解放,位於黃山市的黃山林中有很多國民黨的高幹子弟,這些子弟很快就各奔前程。大街上到處彩旗飄揚,18軍正在那裏召收新兵,許安寧與同學、朋友一合計,參加解放軍去當時,許安寧不少黃山林中的國軍子弟就這樣加入到18軍的行列當中。

1950年初,解放軍準備進軍西藏,18軍組織攝影班,培訓新攝影員,許安寧就是其中之一。那時,川南地區還有不少土匪,解放軍邊行軍邊剿匪,許安寧也拍攝了一些激戰的場面。19504月,許安寧背著老式德國折疊式蔡司相機,跟隨53師副政委苗丕一率領的157團南路先遣支隊向巴塘挺進,一路上,他們爬雪山、越草地,吃粗糧、嚼草根,行軍中一時烈日當空,萬里無雲,一時大雨滂沱,冰雹襲人。越向西走,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這些在低海拔地區長大的戰士,時常感到口乾舌燥、頭痛胸悶。行軍中,大家都是勻速前進,不敢停歇,因為停歇掉隊是更危險的事。當157團向雀兒山攀登時,時常有人鼻血流出不止,突然栽倒在路邊,戰友們只能用一張白紙蓋住倒下戰友的臉,再用些石塊將屍體壓住,部隊便繼續向前。157團行軍到雅安飛仙關路段和土匪進行了交火,將100多名土匪全部消滅。525日,由苗丕一率領一支分隊,含157團一營及由該團抽組的兵站人員向前進發,於613日到達康定。74日,南路先遣支隊由康定出發,沿途跋山涉水修路架橋,並做土司和寺廟的統戰工作,那一時期許安寧記錄下了很多珍貴的鏡頭。經過20多日的艱難行軍,南路先遣支隊於82日到達巴塘。許安寧拍攝了著名的作品《巴塘藏族民眾歡迎南路先遣部隊》。

058

《巴塘藏族民眾歡迎南路先遣部隊》1950年 巴塘 許安寧攝

1950年4月3日,十八軍南路先遣支隊由53師副政委苗丕一率領157團向康區進軍,4月6日到達雅安,后部隊又到達康定。7月4日南路先遣支隊由康定出發,沿途跋山涉水、修路架橋,并與當地的土司及頭人交朋友,同時做寺廟及上層人士的統戰工作,經過艱苦行軍,於8月2日到達巴塘。圖為部隊到達巴塘時,藏族民眾在金沙江邊手捧各種糧食慰勞解放軍。當時16歲的許安寧拍下了這張照片。

195010月的一個夜晚,昌都戰役打響,16歲的許安寧與其他戰士一道乘著一隻牛皮筏渡過金沙江向藏軍據守的山頭發起進攻。由於天色太黑,許安寧只能盯著前面戰士背在身上的長圓形米袋子,只有米袋子反射出暗暗的白光。子彈在他們身邊嗖嗖掠過,不時有戰士中彈跌下山去。當時許安寧心情非常緊張,但正是昌都戰役使他一下就成熟起來。許安寧拍攝了許多昌都戰役珍貴鏡頭,還拍攝過那一時期的《昌都全景》。昌都戰役後,許安寧隨苗丕一帶領的部隊向藏東南的劄木至察隅一帶的傾多宗挺進,進行開荒生產,在那裏待了一年多的時間。

059

《十八軍官兵學習藏文》1951年 拉薩 林安波攝

解放軍到達拉薩后,為了便於與西藏人民進行交流,十八軍文化部組織部隊學習文化知識及西藏文化,同時邀請藏族老師向軍隊官兵教授藏文。圖為十八軍官兵在林卡中學習藏文。

1952年,西藏軍區成立後,西藏軍區政治部調許安寧到拉薩從事攝影工作。那一時期,許安寧與袁克忠一道用赤血鹽和印藍紙為西藏官兵出版《西藏軍區畫報》。那是一種非常簡陋的畫報,將制好的版子放在印藍紙上,利用高原的太陽曬印藍紙,使其感光,做成的畫報,發到西藏各駐軍部隊鼓舞士氣,非常受官兵的歡迎。19533月,他與另外幾名同志到阿裏地區瞭解新疆騎兵支隊的情況,阿裏地區非常艱苦,時常大雪封路,最厚的積雪達80公分,有時十天半個月都不能出門,食品及生活用品極度匱乏。195411月,他們回到拉薩時衣服破舊不堪,身上的蝨子已滾成蛋,幾個月沒有洗臉、刷牙。路經日喀則時,被藏族民眾誤以為是哪里跑出來的土匪。

1950年,許安寧隨18軍先遣支隊進入康區和西藏,在西藏工作生活了8年。8年中,他拍攝了南路先遣支隊向康區挺進、昌都戰役、昌都戰役後藏軍第九代本投誠、18軍進軍西藏、十八軍南路先遣支隊在藏區開荒生產、康藏、青藏公路通車慶典等重要歷史瞬間。

後記:

黃建鵬先生是一位西藏現代攝影史的研究者。在10多年對西藏歷史圖片和西藏攝影藝術作品收藏、研究的基礎上,近年來黃建鵬先生又集中專注于西藏和平解放主題圖片的搜集和整理。

在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這個盛大的歷史時刻即將來臨之際,本刊特邀請黃建鵬先生及其團隊,以珍貴的歷史鏡頭來敘說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本次專題一黃建鵬先生自己收藏的一些原版銀鹽紙基圖片為主,并從親歷者和見證者手中挑選一些重要經典瞬間的原作以及部分首次發表的私人影像圖片。目的就是力求將這段重大歷史事件完整地還原出來。

(本刊同時感謝黃建鵬團隊夏德麗、白萍、劉明明為此輯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