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芥子

09

唐代纏絲瑪瑙。(藏品提供吉如朵藏地美珠匯)

 

喜馬拉雅之北的西藏雪域,被視為神秘之地,那裏自有人類繁衍以來,其歷史便是以神話與宗教譜寫,苯教《四洲之源》稱西藏為神魔之國,藏人為天神後裔,古老的藏民族極其重視珠佩之飾,《賢者喜宴》記載,告身共六種,最上為珠佩,金次之,而後銀,銅鐵。

 

在吐蕃時期,珠飾與貴金屬同為貨幣使用,等價交換物品,西藏的古代珠子多來自貿易與戰爭掠奪,藏人善於接受任何外來的文化與商品,而又堅持自己的審美準則,從眼花繚亂的歐亞大陸珠飾中挑選喜愛的珠子,我們要講的纏絲瑪瑙則是諸多珠飾中,最為古老的珠子,此時,讓我們試著穿越歷史的重重迷霧來探尋纏絲瑪瑙的秘密。

 

寶珠西來

 

纏絲瑪瑙,藏人稱為瓊,以絲絲纏繞,亮麗透明,若琥珀色,中有天然形成的眼睛為上品。

 

藏人的纏絲瑪瑙代代相傳,貼身佩戴,視為天降神物,由於藏人獨特的天降情結,我們無法從他們的講述中得到正確的纏絲瑪瑙的來源,在今天我們只有理性的分析,依據史實的記載一點點的還原這些珠子的來龍去脈。

 

西元五世紀的西藏,疆土北抵回紇,西接大食,南鄰天竺(波羅王朝),東聯南詔。而神話裏古代象雄的領域則西至耶路撒冷。如此廣闊的疆土與多民族交融,讓藏民族具有極為多樣的文化來源,唐代吐蕃極盛時期,帝國富足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多次的對外征戰,掠奪回大量的財富珠寶。還有人數眾多的製作珠飾的工匠,在吐蕃時期藏人普遍佩戴珠飾,帝王與皇室則是高貴珠子的擁有者。

 

薩珊帝國(西元226 年~西元630 年)的瑪瑙珠佩在很長的時間裏由麝香之路流入西藏,漢人的史書記載裏波斯商人被稱為波斯眼,意為善於識別寶珠的奇人,可見當時珠佩是主要的商貿內容,宋代也一度禁止漢地商人用茶葉換取吐蕃人的珠飾,珠飾之路的最東端,應該是漢地了!在吐蕃與大食的戰爭期間,吐蕃軍隊頻繁地掠奪了薩珊的珠飾寶物,我們可以想像,西藏的纏絲瑪瑙,其主要來源當是西方的波斯,若再將視線放大,更西方的希臘與埃及,或是纏絲瑪瑙的最源頭。

 

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伊朗的魯爾人、庫爾德人地區見到當地工匠所制的與古代西藏纏絲瑪瑙珠近似

的珠子,其製作纏絲瑪瑙的工藝一直沒有間斷,改變的只是製作工具,與製作者的心思。

 

還有人認為,纏絲瑪瑙是盛唐時,文成公主帶到藏地的。

 

吐蕃娶親,文成公主進藏,珠子,若把這三個元素連接起來,倒是有個流傳很廣的故事:

 

唐朝的皇帝想考驗吐蕃的請親使者,拿出一顆奇怪的珠子來,讓吐蕃的使者穿線,這顆珠子的特別之處是,它的孔道九轉回腸,繩子無法穿過。聰明的吐蕃使者把線綁在一隻小螞蟻腿上,又把螞蟻放在珠子的孔口,螞蟻就帶著線穿過了九轉的孔道。

 

對古珠有瞭解的朋友看到這個故事會笑出來。只有瞭解古珠的人才會明白其中的玄機!

 

唐以前的瑪瑙珠子,孔是對打的,開口大,到了珠子的中心,卻細細的,而且,兩個孔的對口還是錯開的,遇到這樣的古珠,很難把繩子串過去,我有好幾次都把繩子斷死在珠子中間,怎麼沒有想到過利用小螞蟻!

 

也許這個小故事說明了,唐代的中土也有長形瑪瑙珠子的出現,這種瑪瑙珠會不會是纏絲瑪瑙?

 

古代纏絲瑪瑙珠分佈在喜馬拉雅山脈和中國雲南,西部甘肅寧夏新疆一帶,這一區域恰是吐蕃的疆域和屬國,在中國河西走廊,東北與韓半島的古墓中都有纏絲瑪瑙的出土,是歷史上契丹黨項鮮卑民族佩戴纏絲的明證。

 

010

戰漢佛眼纏絲瑪瑙(藏品提供高強)

 

纏絲的魅眼

 

古人制珠,有天地的靈氣,研磨鑿孔,非百日難以成珠,瑪瑙的硬度與鋼鐵相近,古人取自然紋理漂亮的瑪瑙石,剖石磨制,用鐵鑽細細鑿孔,再用皮子拋光,一珠之價值,勝過千金,有富貴如王侯者方有資格佩戴,只有那時的貴族與工匠才能將美細膩到視覺的末梢,製作出通靈的神之珠佩,歲月流淌,做珠子的人與戴珠子的人,都已是歷史長河下的白骨,只留下美珠顆顆與我們欣賞,一顆古珠遺之荒原幾番周轉顛沛,能看到或得到,都是很大的緣分!

 

我還記得,幾年前在康巴人的攤子上蹲了一天,找到了個漂亮的纏絲瑪瑙珠子,小珠子做的規矩工整,絲絲流水般紋理很動人,拿到手裏,越看越能感覺到她的可愛,就像有生命一樣,穿越了千年的小精靈,乖巧而嬌美,拿根繩子穿了掛在身上得意非凡。

 

金剛乘古籍上說,纏絲瑪瑙無垢凝乳般的純潔,如甘露的明亮光芒,象徵大樂、無量、永生之眼。

 

古人對邪惡之眼的懼怕被稱為邪眼意識,人或者物只是被邪靈看一眼便會遭遇厄運,從古代希臘到西藏,邪眼意識普遍存在而對應的則是神眼珠子的護身,用有眼睛圖案的珠佩來抵禦邪靈的侵害,這是以眼還眼的由來,西藏人在神眼珠的佩戴上與希臘羅馬印度一致,或許喜馬拉雅古文化圈容納了歐亞大陸所有的文明。

 

纏絲瑪瑙的自然紋理有著不同的象徵意義,黑色的眼睛是贊巴拉之眼,傳說裏贊巴拉和菩薩鬥法,被菩薩用金剛杵敲傷了頭,所以要用涼水每天澆珠子,來緩解贊巴拉的頭痛,這樣他才可以給予我們財源。西藏的神靈故事生動有趣,神靈如凡人般有性格的缺陷,感性的情緒。

 

還有乳白的中間是水晶眼睛的纏絲,被稱為男女愛情的神眼,佩戴可以讓人得到美妙的愛情!

 

纏絲瑪瑙分傳世、入土、火供三種狀態。

 

011 012

戰漢佛眼纏絲瑪瑙。(藏品提供吉如朵藏地美珠匯)

 

傳世的纏絲瑪瑙油潤透明,色澤極美,有琥珀般的茶色,還有漆黑、深紅、乳白。入土纏絲瑪瑙由於土沁,珠子呈現灰白的鈣化色,表面會有生坑古玉的白皮,古珠愛好者將這種纏絲長時間泡在清水中,使其吐漿,而後貼身佩戴,慢慢的表面的灰皮會退去,珠子漸漸復原到傳世的品相,看著自己佩戴的珠子越來越潤美,也是玩珠的樂趣。

 

火供,是藏傳佛教的一種祈禱儀軌,僧人用新鮮的樹枝燃燒供奉神靈,其間會在火焰中放入供奉者奉獻給神靈的禮物。火供纏絲就是經過火燒後的珠子,呈現灰色的鈣化,有如中原的火燒玉,火供纏絲呈不透明的石灰石狀態,珠子表面有細微的裂痕,這類珠子在價格上要低於傳世珠子很多,資深的玩珠者知道,火供珠子也有其特別的滄桑之美,又有宗教的祈福寓意且價格低,故有愛者做專題的收藏。

 

藏人的纏絲貼身佩戴,與活佛賜予的護身經咒一起用繩子拴在脖子上,在西藏我們會遇到斷為兩半的纏絲,這多是一個家族兄弟分家時,用斧鋸切開的。

 

下圖戰漢佛眼纏絲瑪瑙。(藏品提供高強)

013古代西藏人認為瑪瑙類珠子是天神的飾品。由於天界的戰爭而遺落人間這神話源於西元前的希臘多神教,藏人在得到這些珠子後會在珠子上砸個小坑,因為神佩戴過的珠子福報太大凡人不可享受,只有讓珠子有了一點殘損凡人才可佩戴。這段內容採訪于郎依法王,為何西藏古代瑪瑙珠子上多有砸痕這是最正確的解釋。

 

在今天的西藏牧區,已經很難看到古老的纏絲,在幾年的西藏珠佩熱後,藏地的老纏絲已經接近滅跡,曾經是藏人神聖之珠的纏絲,在今天也是內地藏珠收藏者的愛寵,這種物與人的變化何嘗不是一種輪回。

 

《晶珠本草》中記載纏絲瑪瑙為貴重藥類,用來製作具有神通力的藥丸。

 

在西藏與尼泊爾,高級別佛像法器鑄造也會加入纏絲瑪瑙的粉末,這就是藏地尼瑪銅佛像的神秘配方之一。

 

纏絲瑪瑙在藏密儀軌中也被用於對唐卡的開光,一些有明顯磨痕切面的纏絲,被認為是寺廟千百年來用來給唐卡開光的珠子,這類珠子多由藏密高僧傳承,市不多見。

 

四五年前,在拉薩的沖賽康,一顆纏絲瑪瑙價值幾百元,去年六月,一位業者在玉樹牧區以十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顆有眼睛圖案的纏絲瑪瑙,之後這顆瑪瑙珠在北京以近百萬的價格交易,成為某娛樂明星的飾品。

 

西藏古代纏絲瑪瑙珠的市場價格在數年裏漲了近百倍,普通者,每顆數千元,形狀規矩,正中有眼睛,對稱紋路,色澤如琥珀,有藍色沁,且黑白分明的纏絲,幾十萬也不為奇。

 

目前收藏市場上的西藏古代纏絲瑪瑙,多有仿製,仿品多來自中亞國家還有巴西瑪瑙料的國內加工,有業者以此類珠子冒充藏地纏絲出售,價值幾百元一顆,仿製品與真品之間雲泥之分,不可同語。

 

014

戰漢佛眼纏絲瑪瑙(藏品提供高強)

 

↓優雅的白色纏絲瑪瑙,有種美人的氣質,白色的纏絲有時會有水

晶的共生,稱之為水晶之眼,彌足珍貴。(藏品提供芥子)

015真偽鑒定方法

 

1、看珠型,西藏纏絲為桶圓,形狀飽滿,西亞是棗核型,細長。

 

2、看皮殼包漿,西藏的纏絲皮殼光亮,油潤熟美,在陽光下寶光閃耀,仿品乾澀,是機器拋光,與人的肌膚毫無親近感!

 

3、看風化紋,老纏絲的分化紋自然分佈,新的為人工敲擊而成,生硬難看。

4、看孔道,老的孔道光亮,無磨鑽痕跡,孔口為水滴形狀,這是數千年佩戴的勒痕,新品的孔道有電鑽的鑽孔痕跡,孔口規整無佩戴痕跡,即便模仿了水滴口,也是用電鑽人為做出的不自然。

 

5、看價格,真品的價格高,仿品的價格低,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辨別方式,目前的藏族珠佩商人都很懂市場價格,完全不可能低於市場價出售真品。

 

筆者在成都西藏古代收藏家趙先生家中,見到國內最美的十餘顆纏絲瑪瑙,顆顆極品,這些珠子代表了西藏纏絲瑪瑙的最高級別,是舊時大活佛、土司的傳家至寶。

 

國內的收藏家普遍認為,西藏珠佩里,天珠與纏絲瑪瑙在同等高度,在以後的收藏鑒賞市場,纏絲瑪瑙的價格將直追天珠。

 

在西藏的寺廟裏,我們可以看到菩薩滿身的珠寶瓔絡華貴璀璨,佛說,最初的時候菩薩布衣襤褸身無寶物,而心裏滿是愁苦煩憂,後來菩薩每解開一個內心的苦,身上就會出現一顆寶珠,直到有天菩薩發現自己滿身珠寶而心裏沒有了一個苦,她真正開心的笑了,將內心的苦修為美麗的珠子,在佛法裏這叫瓔絡之美,西藏的纏絲瑪瑙便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