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舞,被稱為西藏的腰鼓舞, 每逢重大節日,後藏一帶的農牧民都有跳卓舞的習俗。作為藏族傳統舞蹈文化中一門比較特殊的藝術,卓舞至少有1300多年的歷史,並以其令人震撼的藝術魅力獨領風騷于一方。

  舞出桑耶寺的多頗章村卓舞

多頗章村的卓舞相傳在修建桑耶寺時就已經存在,如今傳到紮西多布結這一代,從記載中的18段變成了能記起的只有15

/索窮   /金海王三軍

好戲開場嘍!好戲開場嘍!不遠處傳來幾聲呼喊,幽靜的村子一下變得喧鬧起來,很多村民急急忙忙往村子邊的林卡裏趕去,村裏的小孩對著陌生人不停比劃卓不諧杜!卓不諧杜!意思是有卓舞排練

多頗章的意思是建在山溝口上的宮殿,也是和平解放之前多頗章莊園的名字。傳說中,最初修建桑耶寺的時候,多頗章的卓舞就已經存在了。

紮西多布結今年57歲了,是現任多頗章村卓舞隊的隊長,也是整個舞隊演出時的靈魂人物。紮西多布在多頗章村當過多年的村支書,1970年參加雅礱文化節的時候開始學跳卓舞。他的老師叫丹增歐珠,如今已經過世多年,而丹增歐珠又是從他父輩那裏學到這門絕技的。多頗章村的卓舞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從前靠人那裏傳承下來,說不清傳承了多少代。

多頗章村隱藏在岡底斯山脈一條水氣充足的山溝裏。多頗章的意思是建在山溝口上的宮殿,也是和平解放之前多頗章莊園的名字。傳說中,最初修建桑耶寺的時候,多頗章的卓舞就已經存在了。

西藏的卓舞,有山南和日喀則兩種風格。多頗章卓舞就是典型的山南風格。舞者所用的腰鼓鼓幫上拴有兩條鼓帶,一條圍紮在表演者腰上,一條圍紮在表演者大腿根部,將圓鼓豎著固定於腰的左邊。表演時傳統的隊形基本為圓形,在整個表演隊伍中領舞者2人,他們不帶腰鼓,主要是提醒動作變換順序,控制節奏速度,其動作韻律性強,姿態基本上同於群舞,但難度較小,領舞者均由熟知整個卓舞的動作、順序、有較長表演經歷的人員擔任。群舞表演者邊擊鼓邊按鼓點節奏起舞,同時舞蹈動作把長髮辮子揮舞成“∞”等形態,舞到高潮時兩手擊鼓,身體左右上下翻轉,長辮隨之掃地旋轉,動作粗獷豪放,剛勁威武,節奏感強,氣勢壯觀。

為了詳細介紹多頗章卓舞的內容,紮西多布結即興在一塊空地上邊演示邊解說,腳步聲聲作響,嘴裏念念有詞,顯示出非常深厚的功力。記載中的多頗章卓舞有18個段落,但由於中斷的時間長,老一輩藝人去世早,所以保留下來的已不完整。紮西多布結說:我的老師丹增歐珠會跳17種舞姿,忘了一個,他教給我們的東西丟了很多年才又被我們撿起,現在能記起的也只有15段。

如果說阿不熱瓦象徵著地位和威望,那麼卓布窮則毫無疑問是潮人一族

說到老藝人在舞隊裏的作用,紮西多布結說:現在舞隊裏年紀老一些的就是我和格桑仁增,我們算是戲師,扮演兩個阿不熱瓦(領舞者)。我們兩個都喜歡卓舞,卓舞在我們這裏很有群眾基礎,我們在冬天給田地上肥的時候,只要有有空就跳幾下,這是一個讓人心情舒暢的藝術。

與我們同行的縣文化局專家嘉措補充說:“‘阿不熱瓦等於是一支舞隊的靈魂,實際上他也是領舞者、導演、報幕員,身兼數職,一般由年長者擔任,他們不帶腰鼓,主要是提醒動作變換順序,控制節奏速度。在藏文著作中有時把他們寫作許達巴,就是校正和防止產生偏差的意思。

卓布窮是舞蹈隊裏的年輕演員,統一穿著黑色長裙,腳踏噶洛鞋,腰上掛著圓鼓,手握鼓槌,一幅翩翩欲飛的樣子,在偏僻的西藏農村毫無疑問屬於潮人一族。他們平時的穿戴也很時新,平均個頭明顯比老輩人高出一截,自我感覺非常好。

我們找到一片樹蔭地坐下來聊了一會兒。邊巴,今年23歲,初中畢業;紮西傑布,21歲,也是初中畢業生。跟他們一起學跳舞的共有12個青年人,都是本村的村民。言談中可以聽出,他們已然把戲班當作了自己的主要歸宿。小演員次旦說:我還是喜歡演卓舞,但剛開始練太難了,頭暈嘔吐,練甩頭和跳躍轉身的時候是最痛苦的。

舞隊最初招人的時候有40多人報名,最後錄取了12個人。當著我們這幾個陌生人,紮西多布結對小演員們小聲訓話:我們不能停留在做嘴巴上的買賣。我們現在就是要整頓作風,嚴肅紀律,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該留的留,該走的走,耳根清靜了,就可以大幹一場了,你們覺得是不是這麼個理?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對!

當孩子們獨自在一起的時候氣氛顯得更加熱鬧和輕鬆,他們喜歡提及一個叫阿古頓巴的人和他故事裏的卓舞典故,並不時互相補充糾正,以此為樂。

卓舞的道具至今仍然古樸、簡練,主要為鼓和鼓槌。鼓是由木材和動物皮革為主的材質組成,這兩種材料在以打獵為主要生活方式的西藏有著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苯教時,原始狩獵生活及苯教祭祀活動中都需要宰殺大型動物如牛羊等,進行取食和祭祀,宰殺動物之後的皮革就製作成了,羊腿就製作成了鼓槌

是卓舞庇佑了桑耶寺,還是桑耶寺成就了卓舞?

關於卓舞起源的時間,一般可以追朔到苯教時期,在苯教的古籍《頓巴·辛饒傳記》中記載著有人高舉經幡,有的吹起大號,有的擊大鼓……有的跳起,有的跳起嘎爾,有的擊鼓跳起舞,有的唱起歌……”。在另一部苯教典籍《多色米》中也有卓舞的相關記載,所以說舞至少早在雍仲苯教時期就已經盛行。

但是,民間對卓舞的起源地點則是各有各的說法,每一種傳說都明顯帶著對自己故鄉的偏愛。而卓舞中關於桑耶寺的內容以及卓舞與桑耶寺關係的傳說,正說明這種古老的藝術在佛教傳入西藏的過程中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足的桑耶寺就坐落在多頗章村以西30公里處,桑耶寺的建設與其後佛法的弘揚與多頗章有剪不斷的關係。

西元8世紀後半葉,吐蕃贊普赤松德贊動用全藏之力,修建桑耶寺。傳說那時白天工匠們辛辛苦苦修建的牆壁到了晚上就被妖魔毀掉。為了迷惑鬼神,蓮花生大師從達布地區邀請了卓巴(跳卓舞的人)七兄弟跳卓舞鎮魔。當時,與雅礱河谷的卓舞隊一起受邀到海布日神山下表演鎮魔舞蹈的還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另外7個卓舞隊,包括來自乃東多頗章、桑日絨、瓊結和加查等地的舞隊,都屬於古稱洛卡的這片狹長河谷區域。

桑耶寺修了12年,卓舞隊在海布日神山下跳了12年。這12年裏,各地的卓舞隊頻繁的交流和切磋,進一步被完善。除了傳統的曲目,卓舞隊創作編排了為修建桑耶寺歌功頌德的新曲目。在多頗章的卓舞歌詞中多處有專門描述桑耶寺修建過程的內容,比如:

          桑耶的土石何年堆積?

          桑耶的土石是子年堆積。

          沙丘般的土石從此得。

          桑耶的牆基是何年奠?

          桑耶的牆基是醜年奠,

          四足撐在地上從此得。

桑耶寺內卓舞的壁畫,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面瞭解了傳統卓舞的面貌。目前已知的兩處卓舞壁畫,一處在大圍牆南邊的康松桑噶林二樓,一處是主大殿二樓回廊周邊一圈。對卓舞壁畫瞭若指掌的嘉措說,當時的卓以表演各類圓圈鼓舞為主,可以隱約看出原始擬獸舞的影子,以及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等特點。

  嘉措認為,這兩處壁畫應該是20世紀40年代的作品,但兩處風格不盡相同,是不同的畫家分期完成的。西藏大學藝術學院丹巴饒旦教授則肯定地說:桑耶寺的這些卓舞壁畫是近代西藏著名宮廷畫師仲多欽莫·班覺傑布親率弟子們的傑作。西藏地方政府在20世紀40年代對桑耶寺進行的規模較大的維修工程是當時轟動一時的一件大事,不但動用各地的能工巧匠出工出力,還邀請到各地的畫師、舞隊、戲班、歌女、樂手、遊吟詩人前來助興。班覺傑布是1905年生人,13歲時跟隨父親學習繪畫。在那一次維修的過程中,桑耶寺內外三層建築內的壁畫、木件彩繪全部由班覺傑布負責組織。

從對壁畫的研究上看,歷史上的多頗章卓舞與現今的多頗章卓舞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至少在服飾、隊形等方面基本是相似的。再說,直到今天,卓舞隊的演員也非常喜歡觀看這些壁畫,並參照學習上面的內容。

正是因為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多頗章卓舞在2008年進入自治區級文化遺產名錄。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全球世界遺產日,多頗章卓舞隊都要組織一次公益性的展演。平時,他們還會被別村的或者是鄰縣的人邀請去演出。

今天的舞者們,在鼓槌上綁起了五彩的飄帶裝飾,在那藍天白雲下,飄帶高高隨風起舞,舞者滿臉的笑容綻放,他們跳著歡快的舞蹈,過程中時不時的的齊呼,也讓人精神為之一振。讓我看到原始狩獵人的古樸,可是背景不再荒涼,歷經時代的變遷,他們的生活已少去了原有的艱辛。

舞上春晚的瓊結久河卓舞

/曲傑   /金海曲傑

201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元宵節晚會上,幾位藏族小夥如醉似狂的舞蹈表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披散的髮型,多折式的裙子,飄動的彩帶,搖轉的鼓槌,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這就是來自西藏山南瓊結久河卓舞。

久河村位於西藏山南地區瓊結縣下水鄉,這是一個看似普通的小村莊,但至今還在民間傳演的,保留了原始、質樸、稚拙風格的瓊結久河卓舞就是從這裏發源的。

瓊結歷史悠久。西藏歷史上著名的雅礱部落就是以瓊結一帶為大本營,向四方發展擴充勢力,直至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遷移到拉薩。因此在這裏,關於卓舞的來歷史和故事,說法也頗多。

研究者認為,瓊結久河卓舞在文獻中至少有3個不同時期的明確記載:8世紀至11世紀,久河卓舞在瓊結青瓦達孜宮和紮囊桑耶寺進行過隆重的演出;12世紀~17世紀,久河卓舞在拉加里演出;17世紀~20世紀中葉,久河卓舞在瓊結日吾德慶寺獻演。

如今,在曲松縣和桑日縣一帶,還活躍著另外4個卓舞隊,即:曲多江卓、貢嘎薩卓、江唐卓和絨鄉卓。4個卓舞隊基本風格一致,都是以西元8世紀修建桑耶寺勞動內容為載體。但久河卓舞與以上4個卓舞隊有許多方面不同,它更多的保留有雅礱文化古老的民風民俗,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瓊結久河卓舞由幾十個人組成,動作整齊劃一,豪放而大方。開場時由一位身披羊皮、頭頂面具的卓本(卓舞的領隊或指揮者)帶隊出場,站立中央指揮舞蹈的次序和鼓的擊法。舞者邊歌邊舞,由慢漸快,慢時端莊肅穆,富有立體感的旋轉舞姿,使人們享受到一種古樸莊重、威武剛健的藝術美;快時粗獷奔放,達到高潮時猶如急風暴雨,如醉似狂,那披散的髮型,多折式的裙子,飄動的彩帶,搖轉的鼓槌,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近年來,瓊結久河卓舞保護與繼承工作漸漸復蘇,開始恢復它的勃勃生機。2001年至2008年之間,藏曆年、望果節、山南物資交流節、雅礱文化節及拉薩雪頓節等重大活動中瓊結久河卓舞都曾積極參加演出。

20082月久河卓舞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6月榮獲CCTV舞蹈大賽民族民間舞蹈類銀獎。同年11月,參加了文化部在臺灣舉辦的守望精神家園——首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活動。作為西藏文化寶庫中珍貴的財富,卓舞將以它永恆的魅力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世代相傳。

 久河卓舞鼓手的若干不同動作。

1、甩發路線不同。一般鼓手的甩發路線為:前、後、左、右。但久河鼓手以右前方連續甩3圈為主,而乃東、紮囊、貢嘎的鼓手以甩“∞”字形為主。

2、鼓槌的用法不同。一般鼓手做右跨反轉的用右、左、右手擊鼓,久河鼓手做右跨反轉時左手連擊3下鼓,右手拉單山膀,用食指將鼓槌向右繞3圈。

3、擊鼓的開端動作不同。久河的鼓手擊鼓開端時,右腳向右後撤步,用右手將鼓垂向右繞3圈,同時左手連擊3下鼓。

4、阿熱的動作不同。大部分阿熱因系有象腸繩,所以基本動作以左右平轉為主。瓊結久河阿熱因跳古老的當地民間歌舞果諧和諧欽,以上2種舞中沒有旋轉類動作,所以瓊結阿熱不用象腸繩。

 

久河卓舞鼓手在服飾上與其他舞隊有5個不同:

1、披散髮型。頭髮不是紮一根辮子而是披散的髮型,這種髮型和桑耶寺的古壁畫是完全相同的。

2、不同多折式裙子,這種裙子其他舞隊鼓手也穿,但瓊結的鼓手裙子做得十分規範,而這種裙子正同雅礱部落的歷代贊普所穿的裙子一樣。

3,不同上衣和佛盒。一般鼓手身後不背佛盒,上衣只有兩件。而久河卓舞每個演員穿3件上衣,演員身上背著各種造型精美的佛盒,最多之時1人背9個佛盒。

4、不同的彩帶。久河鼓手將12條彩帶斜紮在一根帶上下垂同裙子平行(腰部不用帶子壓),帶上系著佛盒。久河鼓手的彩帶大方莊重,便於飄動。

5,不同串鈴。據老藝人尼瑪講,瓊結鼓手如有條件的話有就系2條串鈴,所發出的聲音比其他舞隊要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