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盧明文

 

01

 

02

 

右图 稱重的時候,所有的女人都不免忐忑,每個人製作顏料的多少,決定了她們的收入。

 

在布達拉宮裏,十分引人注目的,除了那些奇珍異寶,還有殿內的壁畫。在一千多年前,古老的工匠們在繪製壁畫時採用了一種神秘特殊的顏料——將礦石或植物研磨製成粉末,再混合牛皮熬制的膠,調成豔麗的色調進行壁畫繪製。此種製作工藝曲折輾轉,流傳至今,被現代人奉為最珍貴的顏料,並小心翼翼地用於唐卡、壁畫或建築彩繪。這在西藏,是一種最經典的顏料用法,因為這種顏料會隨著時間的流淌使色澤變得更加濃郁鮮亮。不知道古時有多少匠人會製作這樣的顏料,現在,全西藏只有兩個地方能夠生產——古建隊和西藏大學。在古建隊製作礦物質顏料的作坊裏,有六個女人,

 

她們就是礦物質顏料的製造者,經由她們雙手打磨出來的或明或暗的顏料,最後都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了畫作上。在礦物質顏料的製作過程中,研磨是非常耗時的工作,一般都要持續好幾天甚至十來天,需要特別的耐心,因此,這個作坊裏清一色全是女人,她們能夠持久而溫柔地將這些堅硬的石頭化成一道色彩——這是女人們的顏料坊。

 

小小的顏料作坊有三間房,研磨間、沉澱間和倉庫。昏暗的研磨間裏白天也開著燈,這次是製作藍色的顏料,這種藍綠色的原礦是從尼木開採的。不論製作什麼顏色的顏料,她們每人每次只能磨5 斤原料,每人每個月的任務是磨40 斤原料。原料不同,研磨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有的三四天,有的七八天,最長的十來天,而且最後出來的成品重量也都不同。

 

研磨的工具是石臼、石杵,藏語稱為名叫亞嘎”,石杵連接在木杆上,再用繩子拴在房梁上,這樣推動重5 斤的亞嘎就會相對省力一些,但儘管如此,她們在研磨了一天后,還是會雙臂酸痛。

 

03

研磨一段時間,就要把水舀出來,開始沉澱,然後加水繼續研磨。

 

把礦石放入石臼,敲碎,這是比較費力氣的工作。把礦石敲碎之後,加水,開始漫長的研磨。剛開始由於碎石較粗,摩擦力大,研磨起來比較費勁。她們磨出經驗以後,聽研磨時石臼內水流的聲音就能知道礦石是否已經磨好:最開始的一兩天,礦石顆粒較大,是咯吱咯吱的聲音,就像你吃飯時咬到沙子的感覺,這個階段的磨制也比較吃力。越往後,礦石顆粒越小,顆粒能隨著水流在石臼中轉動,摩擦力越小,慣性越大,軸承轉起來也就越輕鬆。直到最後一天時,聽到的就是嘩啦嘩啦的水在打漩的聲音了。這樣一般要研磨10 天左右,才能出一次顏料。研磨一段時間,就要把水舀出來,開

始沉澱,然後加水繼續研磨。沉澱的過程也是分離不同顏料的過程,需要豐富的經驗。

 

04

沉澱之後,表層較淺的藍色和底層較深的藍色就分開了。把顏色相同的顏料倒在一起繼續沉澱。這種工作一般要持續五六天才能完成。

 

去看看沉澱間,裏面擺滿了盆子,這些都是藍色的顏料,按顏色不同分為:三藍色( 最一般的顏色)、二藍色、二青色、藏藍色、藍色,銷售價格分別為每斤150 元、350 元、1100 元、1300 元、1300 元。

 

沉澱之後,表層較淺的藍色和底層較深的藍色就分開了。把顏色相同的顏料倒在一起繼續沉澱。這種工作一般要持續五六天才能完成。

 

沉澱之後顏色自然分開,為了將不同的顏色徹底分離,有時候需要攪拌,再繼續沉澱。沉澱好之後,將顏料在太陽下曬乾。曬乾之後的顏料結塊,於是女人們要用篩子將結塊打碎分離成粉末,這是製作顏料的完成步驟。

 

最後就是稱重,就像農民收青稞一樣,是女人們的收穫時刻。稱重的時候,所有的女人都不免忐忑,每個人製作顏料的多少,決定了她們的收入。

 

050607

把礦石敲碎之後,加水,開始漫長的研磨。剛開始由於碎石較粗,摩擦力大,研磨起來比較費勁。

 

雖然每日8 小時的工作,會讓女人們略顯疲憊,但是卻從來沒有見她們絲毫的不快,六個女人手裏忙著,嘴裏也不閑著,唱歌、誦經或者聊天。休息時間,宗巴和邊巴德慶跳拖把舞(其實是打阿嘎的動作,用拖把作為道具)。宗巴、倉決、邊巴德慶三人認識已有20 多年,當時她們都在維修布達拉宮,經常在一起阿嘎

 

宗巴特別喜歡唱漢語歌曲,她唱鄧麗君的《你怎麼說》,自己不懂歌詞裏的意思,卻讓聽者淚流滿面——那是多年前她送別一個內地朋友的時候:我沒忘記你你忘記我,連名字你都說錯……”

 

邊巴德慶停下來休息,聽著宗巴的歌聲,似乎想起來了她們曾經一起打阿嘎的那些歲月,那時,她們還很年輕。在這間小小的作坊裏,她們研磨,沉澱;再研磨,再沉澱……變換的顏色,流逝的歲月,女人和顏料,想想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