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列車

09/07/2015
Published in 遺落鏡境
Rate this item
(0 votes)

概要介紹

「我在哈爾濱火車站。晚點10分鐘到達,剛好看到5天前乘坐的k1062次發車。」 「我在哈爾濱西站。外圍通過,不久後這裡也將有普速車通過。」 「我在軍糧城。通過,後面是晚點的特237。」 「我在天津火車站。等待1417次退乘。」 ……

鐵路攝影:

廣義:一切拍攝對象和鐵路、鐵路相關建築、相關人員及其列車有關的攝影,僅通過拍攝對象確定,對內容和照片風格沒有太多要求。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或者內部宣傳報道人員完成任務的照片也屬於,外出旅遊隨手拍攝的鐵路車站和列車的照片也屬於。

狹義:通過反復尋找最佳拍攝地點,將鐵路、鐵路相關建築、相關人員及其列車與所拍攝地的自然風光,人文風物有機結合起來的專業攝影活動。

「巡道」的開始:兩歲郊外看火車

兩歲的我被母親帶到了郊區看火車。在爬上了一個大土坡後我看見了鐵路。第一次見到鐵路的小娃娃並不知道眼前的景象意味著什麼。當聽母親講哪個是軌道這個是枕木,看到不斷的有車經過,卻興奮得捨不得離開,直到太陽都要下山才被母親拽著回了家。到了後來我知道了那裡叫安通橋。直到現在,我看車的首選地點也是安通橋,我已經在那裡看了20年,還是沒看夠。

從那以後慢慢的認識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對火車對鐵路越來越熟悉。聽到鳴笛聲我會興奮地學起來,更多的時候我喜歡在軌道中間走(那時太小沒有安全意識),回想這也許又是我長大以後喜歡「巡道」的開始吧。

人生就像列車,作為一個火車迷,我看了20年的火車。

我把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做成了一張列車時刻表,用車站或是區間來記錄發生在這段時間里的經歷。當時間遠去,記憶消褪,那些被記錄下的點點滴滴,或許會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私人定制:人生列車時刻表

都說人生就像列車,從高二下學期到高三畢業的這段日子里,固定而又全力衝刺的學習生活、高中生活的關鍵時期就像一趟有起有伏的車程,所以上了高三我就著手制定這個計劃了。

首先制定路線,路線要符合:①最好要在黑龍江省境內,別的也行,總之要相對熟悉。②要風景秀麗有山有河。③要有大上坡,加掛補機的區段。④全程360公里左右。

綜合以上因素,我選擇了綏佳線。該線路符合我的全部要求,考慮到有準備期,所以我又延長了79公里到雙鴨山,作為始發的車站。將高考的那天6月7日早晨為終到日,終到綏化站,往前推460天,發車日期就是2007年3月12日。

考慮到高三生活暗無天日,所以高三運行的時間中大部分為黑夜,從佳木斯站發車起,就是黑天了。6月7日出太陽的時間大概是4點半,所以到綏化的時間定在了早晨4點半。我的運行時速為60公里,一天一公里,一天為一分鐘,這樣來看,從綏化的4:30往前推,算上停車的時間,雙鴨山發車時間就是在19:43了。

綏佳線的補機牽引區段在南岔到界山區間(K228-157)正好符合高三時候成績提高的最佳時期(10~12月)。

車次為重載貨車,86682次,但從10月21日到2008年6月6日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我就打算分開來跑,就是雙鴨山到南岔用86632次,南岔到綏化用86682次。

安營扎寨:曙光中迎接遠方列車

我的家在哈爾濱,從中學起與哈爾濱的火車迷漸漸有了接觸,感受到火車迷們由分散到聚集,由陌生到熟悉。與同好一起拍照的時候也多了起來,但這都是在白天進行的或者是夜間的局部進行的。

和朋友到京哈線姚家進行踩點的時候,我們觀察發現松花江大橋南岸土崗是一個絕好的機位,可以拍攝上行下行所有車,視野極好。但是這裡有個缺點:距離最近的鎮子有10公里遠。爬山到最佳的機位需要1個小時,而京哈線下行車順光時刻是凌晨,如果要趕在凌晨3點到達機位的話,勢必就要在半夜1點從鎮子出發,交通不便。

綜合多方面因素,我們決定提前一天到達山頂安營扎寨等待第二天凌晨下行的高潮。

做好了準備,我和朋友到達京哈線1114公里姚家站外的山崗上時已經是下午。山包位於鐵路旁,緊臨松花江大橋。等到夜晚來臨,帳篷外的世界變得昏暗。第一次為了拍火車而露營,夜晚的寂寥在我看來也變得美妙起來。在我的記憶里,那裡的夜晚很美,天上繁星閃亮,山下鐵龍縱橫。薛家山上除了兩個男人的談話聲,就只剩下了電台的聲音和偶爾通過的火車的聲音。遠處的鎮子里燈火通明,即使看不到,也能想象那些明亮之處該有的熱鬧,與姚家山上的帳篷形同兩個世界。

兩個人的帳篷很是簡單,只有一些食物和攝影器材。在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里,兩個火車迷幻想著第二天曙光初照時將迎接的曙光和遠方的來車。

在火車迷的世界里,有人喜歡蒐集車票,有人喜歡坐車頭,我喜歡拍火車。我不是專業的攝影師,對火車攝影的執著來源於對火車的熱愛。觀察鐵路線,尋找拍攝地,和同行的小夥伴講講最新的發現和「戰果」,聽到火車轟隆隆的聲音越來越近……比起對攝影結果的追求,我更在乎攝影的過程,把心愛的火車定格在記憶里的過程。

鐵路攝影對攝影器材沒有硬性的要求,「簡而精」是最好的標準,便攜式相機和手機有時候照樣能拍出好片子。有時候太多的攝影器材反而會給你帶來麻煩,因為鐵路攝影不同於其他類型攝影,機位是王道。在去往最佳的角度有時候需要爬山爬樓蹚水跳沼澤等等意想不到的「活動」,過於繁雜且沈重的器材會嚴重消耗你的體力限制你的速度讓你苦不堪言。就我而言,我使用一台尼康D610相機,用尼康原廠的28~300鏡頭掛機。再輔以12~24超廣角變焦鏡頭。這樣焦距範圍涵蓋了12~300毫米,基本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拍攝需求。同時器材相對少,重量輕,便於攜帶。在進行爬山等作業時不會產生負擔。

列車時刻表:除了攝影器材之外,一張準確的列車時刻表能讓你提前做好準備而不至於像拍攝大自然的造化那樣容易錯失時機。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電子時刻表可以很方便的攜帶,比如我現在安裝在手機里的app「路路通」,能夠及時更新信息,準確查找,非常方便。

拍攝前的大量準備工作,是鐵路攝影的重要環節,並且這種準備工作可能是你真正拍攝時所付出經歷的好多倍。

1. 瞭解究竟哪些地方適合進行鐵路攝影活動。

一般來說,非常著名的鐵路攝影地點在鐵路迷圈子里都是廣為流傳的,比如:青藏線關角,南疆線天山展線群;隴海線寶雞峽、拓石、葡萄園;寶成線秦嶺;豐沙線落坡嶺;北京東便門城樓等。

如果是想尋找新的機位,可以通過谷歌衛星地圖沿著鐵路線查看,主要看哪個區段的彎道、橋梁、短隧道是否密集;哪些區段鐵路需要沿河或繞山而行;或者哪段鐵路附近有可以進入畫面的人文景觀(關隘,廟宇,遺址等等);或者該段鐵路是否跑著「有特色」的火車(雙層車廂,特殊塗裝的車廂;老式機車或即將報廢的機車牽引的列車)。也可以親自坐火車觀察兩側的景觀,尋找適合拍攝的地點。

2. 在確定了地點之後,就要確定怎麼去。

一般說來都要乘坐快車到達附近的大中城市,再乘坐相對慢的火車或者客運班車到達機位附近的小城市或集鎮、村落。如果選定的機位與能為你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務(飲食,住宿等等)的地點較遠,就得考慮在這些集鎮或是村落里投宿了。

3. 提前瞭解所拍攝地點的天氣情況,光線變化情況。

晴、陰、雨、霧等等不同天氣狀況,該地四季景觀的變化都應被納入考量,指定不同的拍攝方案。

4. 到達拍攝地點後,尋找有利地形並試圖到達最有利的位置。

一般說來,仰拍能夠體現出列車的氣勢;俯拍可以表現宏大的場景;而平拍由於視角和平常人的相同,所以感覺更為真實。

5. 到達位置後,就靜下來等車吧。

通過查詢列車時刻表可以明確客車經過時間。如果機位附近的車站過小時刻表上沒有顯示,則通過大站的時刻來進行推算,或者咨詢詢問附近的鐵路工作人員,或者從鐵路工作人員的行為判斷是否有車(比如工務段人員開始上線路施工了,則說明一段時間內不會來車;附近的有人看守道口報警電鈴聲響起,自動欄桿打開則說明很快就要來車)。

6. 不要忽視在自己乘坐的火車內拍攝路上的風景。

目前我國還有不少可以開窗的綠皮車。經過的還都是風景秀美的地方(和田~烏魯木齊的5828次在第二天的一白天翻越天山展線,瀋陽~漠河的2667次第二天一白天行駛在大興安嶺森林中),把路上的時間用來拍攝,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7. 拍攝過程中要提高警惕避免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故,如洪水,泥石流,狂風等。

如需在鐵路旁行走,請不要走鐵路中間的「道心」,要走兩側的「路肩」,隨時注意前後方來車。

8. 入鄉隨俗,尊重當地人民特別是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愛護環境。

我的家在哈爾濱,從中學起與哈爾濱的火車迷漸漸有了接觸,感受到火車迷們由分散到聚集,由陌生到熟悉。與同好一起拍照的時候也多了起來,但這都是在白天進行的或者是夜間的局部進行的。

和朋友到京哈線姚家進行踩點的時候,我們觀察發現松花江大橋南岸土崗是一個絕好的機位,可以拍攝上行下行所有車,視野極好。但是這裡有個缺點:距離最近的鎮子有10公里遠。爬山到最佳的機位需要1個小時,而京哈線下行車順光時刻是凌晨,如果要趕在凌晨3點到達機位的話,勢必就要在半夜1點從鎮子出發,交通不便。

綜合多方面因素,我們決定提前一天到達山頂安營扎寨等待第二天凌晨下行的高潮。

做好了準備,我和朋友到達京哈線1114公里姚家站外的山崗上時已經是下午。山包位於鐵路旁,緊臨松花江大橋。等到夜晚來臨,帳篷外的世界變得昏暗。第一次為了拍火車而露營,夜晚的寂寥在我看來也變得美妙起來。在我的記憶里,那裡的夜晚很美,天上繁星閃亮,山下鐵龍縱橫。薛家山上除了兩個男人的談話聲,就只剩下了電台的聲音和偶爾通過的火車的聲音。遠處的鎮子里燈火通明,即使看不到,也能想象那些明亮之處該有的熱鬧,與姚家山上的帳篷形同兩個世界。

兩個人的帳篷很是簡單,只有一些食物和攝影器材。在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里,兩個火車迷幻想著第二天曙光初照時將迎接的曙光和遠方的來車。

在火車迷的世界里,有人喜歡蒐集車票,有人喜歡坐車頭,我喜歡拍火車。我不是專業的攝影師,對火車攝影的執著來源於對火車的熱愛。觀察鐵路線,尋找拍攝地,和同行的小夥伴講講最新的發現和「戰果」,聽到火車轟隆隆的聲音越來越近……比起對攝影結果的追求,我更在乎攝影的過程,把心愛的火車定格在記憶里的過程。

(文、圖/薛思洋)


 版權所有·西藏旅遊雜誌社

Read 1377 times
More in this category: « 追星直到天盡頭
Log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