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介紹

“將茶倒入茶桶里, 恰如喇嘛帶黃帽, 頭道茶香敬貴客, 二道茶香敬朋友, 最後共飲如意茶。”

茶水,在藏族同胞的生活里須臾不可或缺。也許青藏高原少有像其他民族一樣,用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以及講究和美儀式的茶道和品茶藝術,但是飲茶之道早已和藏族同胞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了,正所謂:“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痛”;“茶兒濃來花兒香,人生無茶無歡娛”;“飯可一天不吃,茶卻不能一頓不喝”等等。遙想當年,對於相對缺乏蔬菜的青藏高原,茶葉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最為普遍的品素解膩食品。而從雲南、四川到玉樹,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出現了一條茶馬互市的古道——結古朵,是當年最為著名的集散地之一。


大概是那些行走在於江河山川之間的古老商隊,一條用青藏歷史、自然神話、民間故事的風雨洗滌了馬群背上的駝茶之後,將關於茶葉的來源講述給了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然後讓父母講述給我們,再讓我們講述給品茶飲水的人。

茶的來源

在很久以前的某一個時候,國王杜松莽布支患了一場重病。當時的雪域吐蕃還沒有精通醫道的醫生,國王在下人的悉心伺候中進行飲食調理。雖然是這樣,但國王的病情依舊,食慾全無。

有一天,正當國王杜松莽布支躺在窗前的病床上昏昏欲睡時,王宮的屋檐角上,飛來了一隻從來沒有見過的小鳥,小鳥的口中銜著一節小樹枝,樹枝上還帶著幾片葉子。這美麗的小鳥在國王的屋頂上婉轉低啼叫著。

起初,國王並沒有怎麼留意這只小鳥,可第二天太陽剛剛爬上山頭,照射出第一道金色的光芒時,那只小鳥又飛來了,和昨天一樣仍在國王的屋頂上啼叫著,好像在說著什麼。國王開始覺得挺奇怪,就派人下去查看。下人拿來了小鳥嘴尖銜著的小樹樁,給國王看。國王仔細端詳著這節小樹枝,覺得從來沒有見過,於是好奇地摘下樹葉的尖梢放入口中品嘗,頓時覺得一股襲人的清香遍布全身,隨即命人加水進行燒煮,果然成為非常可口的飲品,一時間,國王忽然有了些食慾。

於是國王召來眾大臣和百姓說:“各位大臣和百姓請聽我說,在這次病中我失去了對食物的興趣,這令我的病情久久不愈,只有喝了那只小鳥銜來的樹葉燒煮的水後,才感覺身心都十分舒適,想必那是療養身體、治療調理的佳品。忠心於我的臣民們,請你們到各方去尋找,務必找到這種樹葉生長的地方。誰找到了,我就對誰重重有賞!”

忠實的臣民們尋遍了吐蕃的山山水水,溝溝壑壑,但仍然沒有找到。就在這時,有一位大臣來到了吐蕃的邊境,他看見河水對岸漢地的一片密林中籠罩著紫煙,心想那邊一定有這樣的樹木生長。然而,大河阻隔了前往對岸樹林的路,大臣心中十分焦急,想到自己忠心愛戴的國王正在飽受病痛之苦,便決心冒險涉河。

正在這時,忽然有一條大魚出現在他眼前,並從容地向對岸游去,大臣仔細一看,發現大魚游過的地方水雖深可並不危險,於是心裡感到一陣喜悅,覺得是魚王在引路,就趕緊下水沿著大魚的後面向對岸游去。上岸來到密林中,只見到處都是小鳥銜來的那種樹枝,大喜之余,迫不及待地摘採了起來。採著採著發現自己只能帶回有限的一捆,而路途如此遙遠,收穫卻不盡人意,要是有人來幫忙就好了。想到這裡時,密林中出現了一隻白色的母鹿,徑直走到他跟前跪下了前蹄。大臣想一定是神鹿佑助,便讓白鹿馱負了一大捆,自己也背了一捆,踏上了成功返回的路。

回朝後國王大喜,賞賜了大臣很多財寶,並在自己完全康復後,讓所有人都品嘗了這種樹葉的味道。從此,人們喜歡上了飲茶,並世世代代把這種飲食民俗流傳了下來。


藏區飲茶習俗的產生,學術界普遍認為是在唐代,但具體時間則較為模糊。《西藏政教史鑒》中有“飲茶亦自文成公主輸入藏土”之說,認為茶葉是從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開始傳入吐蕃的。也有學者認為,四川和雲南藏區的飲茶歷史至少從漢代已經開始了。由李肇完成於大和初年的《唐國史補》中記載說:“常魯公使西番,烹茶帳中”,說明當時的吐蕃地區已經完全形成了飲茶習俗,並相信有不少品種的茶葉。藏族文獻《紅史》中說:“芒松芒贊的兒子杜松莽布支龍南木神變之王,生於陰水雞年,二十九歲去世。他在為期間,吐蕃有大量茶葉、器樂,並有七名武藝高強的人出世。”根據這段記載可以看出,至少在吐蕃贊普杜松莽布支龍在世的公元676年至公元704年間,茶的藥理作用已被認識,飲茶習俗已經形成,而且人們懂得了運用這種飲食結構,來調理和緩解高原人長期吃肉製品、奶製品等重油脂帶來的消化問題,最終形成了“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飲食習慣。隨著後來“茶馬互市”的出現,使藏地的茶葉供給也得到了長期的保障。

據說,藏區以前的茶葉完全來自漢地,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一直是“藏人買茶不種茶”的局面,到了清光緒年間,印度的茶開始大量傾銷藏區,影響了清政府的邊茶市場,在張蔭棠《電陳治藏芻議》提出之後不久,中原地區“素禁茶種入藏”的政策得以改革,並在解放後正式翻開了藏區種茶的歷史。

在高原,藏族人的傳統制茶方法基本為“熬茶”,與漢地古老的“煎茶三沸”大致相同。從地理環境和海拔氣壓對水沸點的影響來看,“熬茶”是唯一能出色味的有效方法,為此,人們還時常添加一些鹼來對茶葉進行追色。當茶葉熬制出來後,就會在陽光下翻曬時日,然後裝入袋子以供日後慢慢取用,這種茶葉一遇水,就立即能將附在葉上的茶色溶化,人們則可以根據需要調適茶湯的濃度。當然,也有直接飲用磚茶的習慣。習慣了引用熬茶的人,如果喝了沒有熬制過的茶,很容易上火流鼻血。而習慣了直接飲用磚茶的人,如果喝了熬制過的茶,則會因為不習慣其中的化鹼,從而引起腹脹。當然,藏區的有些地區因飲食習慣不同,有些不會再茶水中放入鹽巴,更多地方則茶鹽不分家,正如民諺所說“無諺之語難聽,無鹽之茶難喝。”

一碗盛滿茶水的桌幾旁,大多會飄散出人間的融融之樂,因為茶水不僅會和鹽巴相遇,也會讓兩顆閒聊交流的心靈相融。所以在藏區,用茶來比喻理解與溝通的民諺有很多,如“慢慢熬茶味道好,慢慢說話意思明”、“茶越熬越釅,書越讀越精”、“相親相愛,猶如茶與鹽巴”等等類類,或許正是由於茶與藏人之間的關係已近乎魚水,才使人們能夠常常切中肯綮,別無二致地寓茶於生活。


版權所有·西藏旅遊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