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魚出現了,指引他,使他知道了河水的深淺,於是他沿著魚遊的路線蹚水渡過了河,最後得到了那種樹葉奉獻于王。從此,王命禁魚。現在在藏地,人們一般是不吃魚的,我卻在拉薩曲水縣的俊巴漁村遇到了與眾不同的魚宴。
拉薩河下游的俊巴漁村
漁村在沿海地區或內地並不稀罕,但到了西藏,漁村卻十分稀罕。俊巴漁村坐落在拉薩河下游雅魯藏布江交匯處,這裏水域遼闊,漁產豐富,魚類品種繁多,主要的經濟類魚有白魚、花魚、尖嘴魚、鬍子魚、薄皮魚、棒棒魚、藏鯰魚七種。現在拉薩河的魚類已經多到十幾種,因為有的外地運來的魚被人們放生,在拉薩河裏也繁衍生長開來了。
現在因拉薩河流域治理較好,村中開墾出來的田地比過去多了些,村人也基本上可以靠這些田地自給自足了,捕魚也就成了增收的手段。過去卻不是這樣,因為每年拉薩河水的漲落都會影響村人對耕地的開墾,捕魚就成為滿足人們日常溫飽的一項重要工作。
俊巴漁民在不同季節,根據魚類活動的特點來捕魚,形成了特有的風俗習慣。俊巴漁民捕魚的主要承載工具是西藏高原獨有的一種水上交通運輸工具——牛皮船,捕魚工具主要是漁網。
俊巴漁民介紹,傳統的漁網是將紡織線泡在水裏以後擰緊織成網,現在都使用漢地尼龍制漁網捕魚,舊時捕魚還使用大網眼的,只針對大魚,以此維護拉薩河漁業資源的平衡。以前,漁夫們由於交通不發達只在拉薩河一帶勞作。現在交通方便了,活動的範圍也擴大了,他們不僅在拉薩河一帶撈魚,漁民們還自行、自發組織到山南、日客則一帶的河流裏捕魚,甚至到那曲的小型湖裏去撈魚。
獨特的漁業生產方式,同樣影響到俊巴漁民其他方面生活習俗。如飲食方面,魚類食品的製作、加工等,而這些方面的習俗和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三江流域(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的漁業民族——赫哲族(“赫哲”是滿語,大意是指“東方的人們”,赫哲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很相似。赫哲族在長期的漁業生產中也形成了獨特的與漁業有關的風俗習慣,表現在衣食住行上其特點尤為顯著。
“水裏的蘿蔔”
俊巴村的先民逐河而居,以農耕捕魚為生,因而形成了特有的飲食習慣。藏族有句老話:“春天的魚,王公難以吃到;秋天的魚,狗也不吃。”
在村裏,我們遇到了達瓦老人,他告訴我們這樣一個傳說:舊時村裏人去拉薩支差、朝佛時,就會帶上做好的魚粉、魚幹以此換取糌粑食用。天還沒有放亮的時候,漁人們就來到拉薩賣魚,但他們不直接吆喝“賣魚”而是委婉地叫“賣水蘿蔔嘍”,這是因為舊時拉薩的佛事活動比較多,經常會在全城施行齋戒,然而有些貴族家庭還是難禁口腹之欲,怎麼辦呢?來賣魚的人就施了暗號,口稱賣“水蘿蔔”,其實賣的是魚。這些魚多數來自俊巴漁村,那些拉薩的食魚愛好者們聽到“水蘿蔔”的叫賣聲,就知道美味到來了。
高原上的魚類主要為冷水性魚類,肉質細膩、味道鮮美、富含骨膠原入口即化。傳統的俊巴魚宴運用原始手法烹製菜肴,所用配料均為當地所能採集到的野蒜、野蔥、藏茴香等傳統材料。尤其是清湯魚,只用少許鹽加以調味,保持了魚肉原有的鮮香。
不過,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調味品也被俊巴也被俊巴魚宴吸收利用,現在我所見到的俊巴漁民可以根據魚的品種和特點烹飪出三十多道美味菜肴,如清燉魚、紅燒魚、麻辣魚、油炸魚、生魚醬、魚包子、魚頭湯、幹魚片、蔥花魚、清蒸魚、醬魚炒、豆瓣魚、豆腐魚等。
除食用新鮮魚肉,俊巴人還將魚加工成魚幹、製成魚粉、凍魚皮等留作平時食用。填飽肚子、零食、消遣、補充體力……俊巴的魚宴,可謂無所不能。
禁漁緣自佛不殺生
王命禁魚,畢竟只是個傳說。在西藏,因為佛教忌諱殺生,生命是不可以隨便宰殺食用的,魚也是其中之一;另外藏民族的食魚禁忌與地域也有著密切的關聯。在西藏藏東地區,人們幾乎不食魚,也不能觸摸蛇、蛙等動物,認為魚、蛙這些水生動物是龍神的寵物,若傷害或觸摸會染上疾病。在藏東地區生活的人民不食魚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傳統。
然而,雅魯藏布江流域同藏東三江流域的情況卻大為不同:在拉薩河流域的曲貢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了藏族先民們從事漁獵生產的網墜,還有魚骨;在尼洋河流域與雅魯藏布江交匯處的林芝地區的居木遺址、雲星遺址、紅光和加拉馬等遺址和採集點也都發現了捕魚的網墜。網墜皆用扁平礫石加工而成,分兩式,一式將扁平礫石側打成兩缺口;另一式將扁平礫石四周打成四個缺口。
這一現象說明了西藏腹心地區雅魯藏布江流域包括拉薩河流域的廣闊範圍內的藏族先民曾從事過漁獵生產活動,普遍存在食魚習俗,從曲貢遺址出土的魚骨(未及鑒定)、網墜來看,藏族先民從事漁獵生產活動至今已有3500年~4000多年的歷史了。從現有的遺址挖掘的文獻資料如《拉薩曲貢》、藏史典籍如《西藏通史》、文學類的如《藏劇故事集》等都可以發現青藏高原農耕文明時期早期藏族先民從事漁業活動的印記。直到近代和現代,西藏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拉薩、日客則、山南等地一直有以打魚為生的漁夫和漁村存在,當地居民在一定季節也食魚。今天,衛藏地區的城鎮居民也有一部分人吃魚,而廣大農區和牧區,尤其是藏東地區人們幾乎不吃魚、蝦類食品。
巴萊增巴——俊巴漁村祖師爺
再說這俊巴漁村,在忌捕忌食魚類的西藏,它的存在就顯得尤為特別。俊巴漁村的歷史可追溯到吐蕃時期,形成村落和進行漁業生產大概在西元17世紀末18世紀初第五世達賴喇嘛阿旺嘉措時期,俊巴漁村最初分為“俊孜巴”(“孜巴”意為上村)和“俊雪巴”(“雪巴”意為下村),隨著時代和自然環境的變化,後來“俊孜巴”逐漸遷移,並與“俊雪巴”融合,形成了今日的俊巴漁村。
俊巴漁村打魚食魚有著種種神秘而美麗的傳說。在歷史上的俊巴漁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交通閉塞,耕地稀少,也沒有牧場,打魚食魚成了他們重要的生存方式。打魚為生的俊巴村民,創造了獨具高原特色的“漁文化”,但世世代代以打魚、食魚為生,難道他們就可以觸犯佛教的戒律嗎?難道他們就不怕觸犯神靈嗎?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由於拉薩河內的魚類猛增,魚都長出了翅膀,並且常常飛到天上,遮天蔽日,使得陽光不能照耀大地,嚴重威脅萬物的生存。加之天神在處理天庭事務的時候,這些長著翅膀的魚兒飛到天庭胡鬧,其中一條東巴魚把天神的墨水打翻了,墨水流到了人間,天神見到此景,極為憤怒,命令守護在俊巴村境內“白瑪拉措”湖邊的一位名叫“巴萊增巴”(也叫“娘瓊當郭堅”)的漁人(神的化身)帶領俊巴村民一道去消滅這些長出翅膀的魚,並允許他們從此可以吃魚。
巴萊增巴身材高大、面色威猛,身著魚皮鎧甲、手持金剛杵,他帶領俊巴人不分晝夜,和這些長著翅膀的魚激戰了九天九夜,最後村民們終於凱旋,當天晚上他們吃魚,喝酒慶祝勝利。至此俊巴人就有了吃魚的習慣。
從這個傳說裏,我們可以把俊巴村村民捕魚和食魚的行為理解為是為了保持拉薩河的生態平衡。由於拉薩河水域遼闊、魚產豐富、魚類品種繁多,當地漁民多以分組的形式集體出河捕魚維持生活。據當地人介紹,他們食魚是得到了天神的授意,是不觸犯神靈的,漁夫巴萊增巴也就成為了俊巴人的祖師爺了。
TIPS:
1、 俊巴村位於西藏拉薩曲水縣曲水鎮茶巴朗村。距離拉薩市約50公里,離曲水縣城3公里。從拉薩市區出發,沿318國道往日客則方向前行約46公里到“兩橋一洞”,上拉薩河特大橋之後前行幾百米右轉,再走8公里即可到達俊巴漁村。
2、牛皮船工藝是俊巴漁村牛皮船的“迷你”版。首先用竹片把船架做好,然後將在水裏侵泡過的羊皮包在船架上,用剪刀剪去多餘的羊皮,再用針線將羊皮固定在船架上即可。最後將做好的“羊皮船”在太陽下曬乾,一件精美的工藝品就完成了。